紗卡
(本文涉及謎底,未讀正文勿看)
成人世界的縮影
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各級學校皆然;成人世界有什麼,校園裡同學間往往就會出現相對應的事物。成年人比薪資比權勢,學生們比成績比人際關係;成年人以服裝彰顯品味,學生們以文具用品表現家庭的社經地位;成年人上酒家,學生們泡網咖;成年人玩股票,於是學生們也玩起巧克力遊戲……書名「巧克力遊戲」,貫穿整個故事。前半段有點類似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死前留言」在接連發生兩件命案之後,主角近內泰洋的獨生子省吾自水塔上一躍而下,成為故事裡的第三個犧牲者。警方認定省吾是畏罪自殺,雖然尚未釐清案情所有疑點,但警方認為整樁事件已經可以結案。然而,近內稍早從同學口中聽到的「巧克力遊戲」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牽扯出三條人命?這是校園霸凌嗎?或者這是成人世界的某種活動在校園裡的投射?
到了故事後半段,近內泰洋終於追查出「巧克力遊戲」的真相,這遊戲正是引發命案的主要原因。一開始學生們只是聊賽馬,然後為了展現自己獨到的眼光,也為了好玩,於是拿巧克力當作賭注,這時候,充其量只是個模仿大人的遊戲。過了一陣子,開始有人拿可樂或其他食物下注;是啊,既然巧克力可以是賭注,那麼沒理由其他食物不能當作賭注吧。然後……幹嘛那麼麻煩,還得準備食物當賭注啊?乾脆就賭錢吧,贏家自己去買食物不就得了?於是禁忌的那條紅線,在不知不覺間就被跨越過去了。學生們玩起成人的賭馬,而且賭注比成人還高!大家心知肚明這是違反校規,甚至是違反法律的賭博行為;但是,為什麼拿巧克力當賭注時大家覺得稀鬆平常,而拿現金下注甚至是簽賭卻成了犯罪行為呢?賭注價值的多寡固然是主因之一,但規範行為是否違法,本身就是一件相當複雜困難的事情。然而,模仿成人從事賭馬或其他行為的學生們,他們又怎麼懂得分寸呢?於是在成人世界裡受到制度與法律約束的貪婪慾望,就在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之間,蔓延開來。
比成人更瘋狂的賭局
賭博這件事實在說不上是種理性的行為。姑且不論是意氣之爭下的打賭或是與技術有關的競技性賭局,大多數提供押注的賭局,在賭客下注的那一瞬間,理論上該賭客就已經輸掉若干金錢了——這是數學裡的機率期望值告訴我們的。如果投注者因為理論上的「逢賭必輸」而不進入賭局;那麼賭博行為是沒辦法成立的;於是賭客便憑藉著整個機率過程中的「漲落原理」,拼搏那雖小但確實存在的贏錢機會。漲落原理可以這麼說明:雖然當賭局的樣本數夠多時,長期下來莊家一定會贏錢,但是在隨機過程中的某段時間裡,賭客仍然可能短暫地贏得賭金;但只要他繼續投注,在長遠的未來,這些贏來的錢一定還是會回到莊家的口袋。
經營賭馬的莊家,賽馬協會,面對的是眾多各式各樣的賭客,這等同於大量的樣本數,可以減少隨機過程中的漲落現象。此外,賽馬協會也握有大筆的資金,這也讓他們可以應付突然出現的大漲或大落;只要能夠繼續經營下去,付給投注者的彩金總是會迴流的。但故事裡在校園中扮演莊家,經營賭馬投注的貫井直之,儘管因小聰明讓他開始了這個理論上穩賺不賠的賭馬生意,但冷門組合的突然出現,卻讓資金不足的他捉襟見肘,這也成了整樁事件的爆發點。
岡嶋二人早期創作時常以賽馬為背景,出道作《寶馬血痕》的中心詭計直接與馬匹有關,之後的幾部作品其內容也常常出現賽馬。本篇故事雖然已經將背景轉換至校園,但其中仍然出現賽馬的題材,其獨特風格相當明顯。此外,正如寵物先生在總導讀里提到:岡嶋二人的作品偏向『從劇情出發』,因此不將描寫人性當作小說的重點。這種傾向也呈現在本篇故事裡。主角近內泰洋日常忙於寫作,對於獨生子省吾採取放任式的管教——實際上也可以說是疏於關心。直到省吾捲入事件陷入麻煩,近內此時想修補關係,希望自己可以對兒子伸出援手,可惜為時已晚。最後只能在憑弔兒子的同時,懷抱著不甘心;為了替兒子洗刷冤屈,鍥而不捨地追查出事件真相。但是除了近內泰洋以外,其他人物角色其實著墨不多。包括真兇喜多川父子,父親為了掩飾兒子的罪行,設計出一連串嫁禍滅口的陰險詭計;但是除此之外,這對父子在書里的互動其實不多。
疏離的親子關係
或許親子間的疏離感,也是作者刻意描寫的現象。書中幾個學生角色,尤其是菅原玲司以及坂部逸子,都是父母忙碌事業而疏於管教或加以溺愛。至於始作俑者貫井直之,作者雖未刻意提及,但貫井的活儲賬戶有巨額出入,其父母卻一無所知,由此也可知道這對父母是失職的。「秋川學園的學生家長都是社會上頗有地位的人物」,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這些學生有足夠的現金可以投入巧克力遊戲,甚至直到他們背負了鉅額賭債,其家長仍然無法察覺。可見這些學生平常的零用錢一定不少?相對的,這表示他們的父母一定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在職場上,同時將零用錢的給予視作疼愛子女的全部。
這在今日的眼光看來,他們都是很糟糕的父母;但如果書里很多家庭都有相類似的傾向,那麼或許在一九八五年完成的本書,確實反映了當時的部分社會現象:為了在經濟上求得溫飽,幾乎就花光了父母親的所有時間與精力,再也無暇給予子女必須的關懷與呵護。其實今日成人世界的競爭壓力,比起當年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對於親子關係的修補與經營,這些年下來整體來說是有進步的。如果家庭的功能可以發揮,那麼對於犯罪的遏止,以及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都有正面的幫助。只是比較諷刺的是,二十五年前還是國中生的那一代,到了今天大多已經為人父母。或許是因為當年感到疏離的互補作用,今日社會出現的,反而是所謂的「怪物家長」。他們對子女呵護備至,不但為子女打理一切,還挺身而出為子女爭取「所有」的權益,捨不得子女受到任何挫折。這當然也會使其子女無法自己茁壯,造成其他的社會問題。這些年來親子關係的轉變以及所衍生的相關問題,是很值得觀察的社會現象。
八〇年代的解謎傑作
最後,我們花點篇幅聊聊本篇故事的謎團與詭計。基本上,作者安排了物理性詭計(錄音機)的應用,而產生了心理性詭計(不在場證明與時間的認定)的效果,不過這只是為了達到第一層次嫁禍的目的。而在第二層次,則又利用了錄音帶時間長短的小詭計,替嫌犯自己做出不在場證明。此外,貫井的身份從債主一夕之間轉變為負債;省吾雖到過命案現場,還取走物證,但實際上並未涉入貫並的命案。真正涉入命案的淺沼英一反遭共犯喜多川勉所害;坂部逸子為了省吾的債務,引發賣身疑雲等等。作者其實在書里安排了很多轉折,高潮迭起,牢牢吸引住讓者的目光。同時整部作品也恪遵解謎小說的不成文規定,不論大事小事,所有謎團在書末結尾皆有合理的說明與解釋,這也正是注重邏輯的岡嶋二人其過人之處。由於詭計安排精巧,即使在為十五年後讀來,仍然讓人興緻盎然。
只是今日以挑剔的眼光來看,劇情安排其實稍嫌不合理:負責辦案的大竹刑警在故事中段很「合作」地吞下喜多川父子的誘餌,儘管整起案件仍有諸多疑點,但警方還是很快下了結論,認定省吾是畏罪自殺的兇手。但是到了故事結尾,當近內自己的推理逼近真相,因而再度聯繫大竹刑警,尋求警方重啟調查時,大竹卻顯得吹毛求疵:因為快接近「劇終」了,所以大竹刑警必須代替讀者,一一檢視整樁事件的所有疑點以及對應的真相解答。這讓大竹刑警的形象顯得前後不一:一方面輕信真兇(壞人)的謊言,稍後又對扮演偵探(好人)的近內非常嚴格。這樣的刑警形象塑造,不算非常成功。這也是解謎式推理的通病之一:為了凸顯偵探的手段,刑警的能力往往受到壓抑,甚至顯得愚昧。
總結來說,由《巧克力遊戲》這部作品,還是可以一窺推理文學的歷史演進過程。尤其進入九〇年代之後,日本推理文壇再掀起一波新的浪潮,終於達到今日百家爭鳴的榮景。活躍於八〇年代的岡嶋二人,確實為這波革命浪潮,提供了充足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