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海外封地

從本質上來說,李逵玩的這套就是後來星球攪屎棍英國玩的那一套前期低配版。

只不過,英國的那套是鼓勵國內的閑人去做海盜,搶來的錢二一添作五,帝國和海盜一起分。

為此,英國需要付出的是幫助『海盜』建造戰艦,製造最先進的『火炮』,為窮凶極惡的『海盜』發財之路做出最大的保障。

運氣差的『海盜』當然永遠沉在了海底,運氣好的『海盜』將一躍成為帝國海軍軍官,甚至是將軍,並且獲得帝國的爵位。甚至有一段時期,英國海軍都是以海盜為業,目標就是歐洲最大的肥羊西班牙的貿易船隊。

等靠著搶劫,獲得足夠的國家財富之後,英國走上了海洋爭霸的道路。

然後一路搶劫殖民地,從而走上了世界霸主的時代。

這條路,對很多歐洲早起現代國家都合適,唯獨不合適大宋。

如今這世界上,海洋上的船隻,最富有的都是大宋的。大宋商人怕被人搶,反而沒什麼其他人可以搶。大宋玩海盜,只能搶自己的,肯定玩不下去。

而英國攪屎棍的一套辦法,大宋也不能用。

英國之所以使用歐洲制衡,世界制衡。

主要是英國人太少了,不到兩千萬的人,管理四億人口的殖民地,還想著制霸地球,想想都覺得難。

可是大宋卻不同,大宋如今人口一億,人口絕對是最多的統一王朝。世界上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大宋人。大宋根本就不需要用英國的手段,只要不斷的遷移出人口,就能將整個全世界都佔滿。

即便做不到佔領全世界,東南亞,大洋洲,美洲……

那些人口稀少的廣袤大地,能抵抗得了勤勞的大宋農夫嗎?

所以,李逵看似用殖民地的一套辦法,實際上是同化之路。真要是大宋百姓不斷的走出去,華夏將所有其他國家的發展之路都給斷掉。

因為沒有一個民族,會強大過華夏。有人的地方,輸出文化,同化當地人之後,徹底抹殺對方的民族印記。沒有人的地盤,直接過去種地造城池。

皇帝趙煦心動了,加上李逵在他邊上還補充了不少他聽著很有道理,卻被忽略的問題。

比如說:

「陛下,如今我大宋供養廂軍兵馬不下六十萬人,每年糧草俸祿更是一筆龐大的支出。而廂軍不同於禁軍,這是朝廷體恤流民,給他們活下去的生計。實際上,還有更多的人,連廂軍都沒混上,卻在天災之中死去。」

「如果將這些人送到靠近華夏附近的地方,給予土地,農具,且保護他們的安全,這些人會不感激朝廷的恩典嗎?以後天災之後的流民,將不再是九死一生,而是有了個去處。」

「其次,陛下,禁軍將領們除了邊患嚴重的地區,其他地方禁軍根本就不堪重用。想要訓練他們,卻沒有戰場可以送。或者送去戰場,敵人太強大,只能送死,不僅耗費無數錢糧,還打擊我大宋國威,如之奈何?」

「如今好了,地方禁軍再不濟,打不了党項人,打不過契丹鐵騎,甚至連吐蕃人都對付不了,總不至於連土人都打不過吧?」

……

皇帝聽的迷糊,同時也有點氣惱。

畢竟,八十萬禁軍可都是保護大宋的屏障,讓李逵這麼一說,彷彿變得一無是處。

而一直站在一邊的李清臣卻緊張了起來,如今北線防禦的禁軍,不就是李逵口中一無是處的禁軍嗎?

寧化軍就不說了,主將都跑了。

雖說在燕州破城之後,自殺了。可寧化軍的戰力,在樞密院本身就被打了折扣。而河北西路的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安利五個軍鎮,看似兵力雄厚。可實際上,戰鬥力怎麼樣誰都說不上來。別人不清楚,難道李清臣還不清楚嗎?

整個北線的反攻,都是飛廉軍和禁衛軍沖在前面,加上仁多保忠的兩萬多蕃兵,這五萬兵馬才是主力。

河北西路的兵馬,開戰一個多月,竟然寸功未立。寸功未立的原因很多,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河北西路的大軍面對遼國精銳,只有挨打的份,根本就別想要佔便宜。

萬一……

「人傑,你是說萬一,萬一遼國新君登基,且穩定了王庭之後,安惇將可能接連丟失燕州等州縣?」

李清臣的樞密使日子很不好過,一方面,要對都事堂時不時的伸手干涉,處處提防。另一方面,邊境的大軍作戰,失敗不可怕,但要是全軍覆沒,整個河北還有屏障嗎?

既然問到了河北西路,李逵不得不說句公道話:「能夠守住涿州和易州,以易水為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一等一的精銳,河北禁軍還做不到這個程度。不過老師放心,同州方嚮應該不成問題。」

「同州……不是飛廉軍嗎?」

李清臣啞口無言,如果飛廉軍還守不住,那麼大宋恐怕這沒有軍隊可用了。

想到因為軍費,禁衛軍不得不退兵。

李清臣也急了,他怕整個河北攪和成一團亂局,最後糜爛。

真要是被遼國大軍南下了,對於大宋的破壞,哪怕是章楶率領西軍滅了西夏,也無法彌補。對於大宋來說,哪怕是西夏覆滅,西北還有對手。大宋將和遼國直接對上,甚至西北所受到的壓力,要比西夏給大宋的壓力都要強大。

將近四十萬禁軍被北方拖住,這樣的局面,對於大宋來說,幾乎是危在旦夕的境地。尤其是,隨著戰爭的升級,四十萬精銳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兵馬。這對大宋來說,彷彿是陷入泥潭,再也沒有爬上來的機會。

而靠著變法獲得的財政上的暫時紓困,難以持久。這樣下去,對於大宋的財政將會來越來越難。禁衛軍的效果很好,李清臣肯定想要組建第二支,甚至第三支禁衛軍。

但是沒錢,什麼也組建不成。

為今之計,財政上只能選擇開源,用李逵的辦法一點點的整合禁軍,恢複禁軍的戰鬥力。李清臣想到這裡,當即對皇帝建議道:「臣以為李逵的建議能行,還請陛下儘快廷議,通過之後,立刻執行。好組建禁衛第二軍。只要有禁衛軍擴充一倍,臣以為,遼國拿下的威脅將被扼殺。屆時,才是我大宋喘息之際。」

趙煦喃喃道:「已經到了這麼嚴重的地步了嗎?」

「差不多,主要是河北禁軍能夠抵擋遼軍的也就是三四萬人馬。其他的兵馬打順風仗可能還有點用,真要是面對遼國精銳……」

李逵搖了搖頭,無奈道:「不壞事,已經很不錯了。」

在清河原上,李逵和耶律洪基決戰的時候,他並不清楚河北兩路的援軍情況。

等到決戰結束之後,並且和仁多保忠匯合,才知河北西路軍五萬人馬竟然在這節骨眼上準備撤回。這讓李逵已經非常不滿了。

這次他決議撤軍,也是想要讓河北軍明白一個道理,功勞是要用命去搏來的。

不拚命,就想要功勞,門都沒有。

不過李逵也做了些安排,涿州只要控制在手中,加上易縣和易州等地只要控制在宋軍手中,遼軍南下還是一句空話。

趙煦緊了緊眉頭,問李逵:「禁衛軍和飛廉軍撤軍之後,李卿,你認為安惇和王進能夠守住燕州?」

「很難。事實上,禁衛軍在也毫無辦法,炮兵已經沒有炮彈和足夠的火藥,無法野戰。如果將火力強大的禁衛軍放在城內守城,只能是被動挨打。同時,季節對禁衛軍也非常不利。入冬之後,雨雪天氣增加,火藥受潮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大,即便彈藥充沛,這個季節禁衛軍野戰也非常受局限。」

「短時期內遼國南下不太可能。但是明年入秋之後,就難說了。」李逵憂心道:「如果河東西路五萬人馬,能夠及時警醒,退守涿州等地,還能好一些。我就怕,等到遼國反應過來之後,大舉進攻,這五萬人馬想要撤都難了。」

趙煦果然被嚇住了,扭頭看向李清臣:「真的如此嗎?」

李清臣也是無奈,天下的兵馬,有一支算一支,能想李逵這樣的用不到三萬人馬,破了遼軍十多萬大軍的,也就李逵能做到。章楶也做不到。讓安惇和王進這倆廢物,哪怕是耶律洪基不親自領兵,難道他們就能打的過蕭常哥,能對付得了耶律陳家奴嗎?

扯淡!

這倆貨能活著逃回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皇帝等著答案,李清臣不得不據實稟告:「可能比人傑說的還要難一些。」

皇帝趙煦頓時急了,高聲道:「既然如此,還不快撤兵?」

「陛下,還未知遼皇耶律洪基是否已經……?」李逵問。

「還沒有消息。」趙煦也巴不得耶律洪基死,這也算是給他老爹報仇了。

可是耶律洪基要是不死,他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時間非常緊迫,大宋要崛起,必須要開足戰爭機器。增加稅賦,顯然不合適。大宋的稅賦很重,看似大宋對商業稅,鹽稅,還有米價的控制都很有成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