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李直秘,涼了!

「不愧是當官了,心系朝廷!」

五叔李林說了句讓李逵哭笑不得的誇讚,可對於李林來說,李逵的問題就很不好回答了。他能肯定自己下手有分寸,但不能給別人保證啊!黑燈瞎火的場面,用大棒子打人腦袋,死個把人也正常。

李林回頭低聲問:「沒動刀吧?」

阮小二當然沒有動刀,他跟著李林後頭,手裡頭拿著棍子,怎麼可能動刀?回頭看看,諸位叔叔的刀都沒出鞘,搖了搖頭道:「外頭的人應該沒有動,裡頭就不知道了?」

攻陷刑部大牢的榮譽,對於李林來說不過是他老了之後吹牛的資本,但要是因為這事禍害了李逵,他就說不過去了。

好不容易將所有被打暈的獄卒、衙役等收攏了起來鎖在一個屋子裡,李林一個個試過去,驚喜道:「都喘氣著呢。」

李逵這才稍稍心定了一些,問三叔公在哪裡?

「他老人家帶著兄弟們控制了一隊巡街的禁軍,在外頭的街上巡邏!」

李逵捂著腦門真想撞牆。他就納悶了,明明已經讓高俅去家裡通知了,怎麼一回頭就成了如今的局面?攻陷刑部大牢,這種事要是讓人知道了,李逵這官還做得成嗎?

他雖說在京城的官小,跟在皇帝身邊也沒有大事。就算是跟著蘇頌去造大鐘,帶著太史局的人製作落地自鳴鐘,都讓他頗感無趣。他就不是做這等婆婆媽媽的事的人,大丈夫,行走天下,征戰沙場,方能顯英雄本色。

要不是做武將在大宋實在沒什麼前途,李逵當初就投軍去了。

還用籌謀這麼多年,走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之路?

但如今他把向太后得罪了,這貶謫的聖旨已經頂在了腦門上,出京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只要李逵出京,他京官的身份,加上皇帝心裡頭過意不去的補償,怎麼說也該給個通判的官噹噹吧?

知州要是不管事的話,通判就是州裡頭的大老爺,風光的很。

李逵幻想著自己馬上就要去地方上作威作福……不對,是為百姓伸張正義了,卻讓老頭子三叔公給毀了。

這讓他去找誰說理去?

辨別過都喘著氣,只是被打暈而已。李逵立刻讓李林去找三叔公,別刑部大牢沒出問題,卻死了巡街的禁軍,這就得不償失了。

好在,三叔公來進了刑部大牢之後,給李逵打包票道:「放心,都沒下狠手。禁軍不過是被綁了關在了拐角的院子里。」

不過老頭似乎也覺察到自己似乎做錯了事,低聲詢問李逵:「你真沒事?」

「三爺爺,不是讓高俅來家裡帶口信了嗎?我真沒事,過幾天就能出去。阮小二這小子也不問清楚,就回家說我被關押去了大牢,大伙兒可能都想差了。」李逵懊惱不已,這爛攤子,想要收場可真不容易。

老頭搖頭晃腦了好一陣,訕笑道:「我不是琢磨著要相信自家人嗎?」

得了!

李逵全明白了,三叔公顯然是沒有信高俅的話,卻信了阮小二的話。至於阮小二說什麼,李逵大概齊能猜到。

他被押解出皇宮的時候,等候在德勝門的阮小二肯定看到了。然後跟著去了刑部大牢,也許還有想著花錢去刑部大牢探監的打算,卻被刑部的獄卒給攔住了。當然,也有可能這貨為了省錢,用沒影子的車軲轆話想要讓刑部的獄卒們開恩,最後被無情的趕走……

這已經不是猜測了,而是李逵的斷定。他瞪眼看向了阮小二,後者一縮腦袋道:「少爺,我也想進刑部大牢,還使了錢,可他們不讓我進啊!」

「使了錢?你花多少錢?」

「一弔。」

「才一弔?」

阮小二憤恨道「關鍵是拿錢不辦事。」說起這些,阮小二是一肚子火氣:「就見個人,一吊錢已經不少了。開個門的功夫,總不至於要一貫吧?可這裡的人好沒道理,不僅不讓我進大牢里探望少爺,還踢了我一腳。我覺察到事情不對勁……」

「別說了,不是事情不對勁,是錢給少了。」李逵終於明白阮小二為什麼會認為李逵要倒大霉了,這小子也不瞅瞅這是什麼地方?一吊錢能讓你探監,怎麼可能?就算是老家的沂水縣的大牢給獄卒一吊錢的好處,也進不去。

當初蘇軾被關押起來,蘇轍可是散盡家產才維持了蘇軾在牢中的飲食三餐。

可見,大宋最貴的住房不是什麼客棧的上房,而是大牢。等級越高的大牢,收費標準越貴。而且坑人的是,不包括伙食,被褥衣物自備,還有獄卒,衙役,牢頭一個個都要餵飽,花錢如同流水一般撒下去,僅僅只能讓在大牢里的犯人過上不至於絕望的生活。

不僅如此,坐牢還有其他的開銷,衙門裡更是少不了的開銷。

可以說,坐牢是能讓家產千貫的殷實家庭,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就變成赤貧之家的最佳途徑。

甚至比吃喝那個啥,都能敗家。

什麼時候,疏通牢房的獄卒廉價到一吊錢就能辦到了?

一吊錢才只有七十多文,在京城能辦成啥事?

得虧是獄卒不敢擅離職守,李逵琢磨著自己要被阮小二這貨用一吊錢羞辱了,他非追出去暴打一頓阮小二這狗眼看人低的貨色。堂堂刑部大牢的獄卒,被一吊錢羞辱了,能不動氣嗎?但現在烏龍已經做下了,想要完美收場才是讓李逵最為頭痛的事,他想了想道:「三爺爺,五叔,啥也不用說了,你們就當啥都沒發生……」

李逵剛說話,就被阮小二打斷了:「少爺,不能啊!大娘和大爺都帶上家裡的女眷逃到登州去了……」

「啥!」李逵傻眼了,都到了這個份上了,李逵也忍不住埋怨三叔公,心說:「您老的手段也太雷厲風行了點吧?」

可這事對李逵來說,也並非是壞事。

他搖了搖頭道:「不要緊,反正我娘留在京城也不得勁。恐怕這一次這京城的官是做不成了,她還是去跟我大哥過日子穩妥些。李達雖然性格上太弱,但照顧親娘是不成問題的,孝心也有。」

這話還真在理,李大郎,大名李達。雖說沒什麼本事,進取心也沒有,膽子還小,讓他守住家業也恐怕有點難。可李大郎有一個好處,膽小怕事,也學不會敗家,讓他去照顧張氏,絕對比李逵盡心儘力。

三叔公也認同,長嘆道:「也只能如此了。」他老人家急了,聽到李逵從宮裡被押去大牢就急了,按照戲台上的戲碼,估計李逵這回是凶多吉少。可讓他老人家想不明白的是,李逵似乎並不在乎,也沒惹上要命的官司。

老頭也挺納悶,抬起手臂想要拍李逵的肩,面對八尺大漢,老頭也不勉強了自己佝僂的身軀,長嘆道:「人傑,你這回到底是招惹了誰,為何好端端的去參加太后的壽宴,卻突然被下了大牢?」

「得罪了一個人,一個女人。」

「什麼樣的女人敢給咱爺們上眼藥?」三叔公雖說已經篤定李逵得罪的女人不好惹,畢竟李逵算是皇帝的准連襟了,賢妃的關係也能加分不少。最多就是皇后,但皇后真有那麼大的權勢,敢對朝臣動手?

李逵倒是混然不在意道:「就是太后,我把她的壽宴給攪和了?」

「太后?」三叔公驚叫起來,然後揶揄道:「這應該是皇帝的媽吧?」

「不是親媽,嫡母。」李逵心大,還寬慰三叔公道:「沒事,這事很快就能過去。而且攪和了太后的壽宴,至少皇帝並不會不高興。」

「皇帝也太不孝了!」三叔公說完,捂著嘴,這才想到自己似乎說錯話了。為了掩飾尷尬,佯裝很急切的問李逵:「人傑,你把太后的壽宴攪和到了什麼程度?」

這有點讓李逵難以形容,他回想起之前在大殿上太后的反應,記得這老娘們喊了一句:「先帝!」

可神宗皇帝已經駕崩了,估計向太后喊先帝的心思,多半是想死,但是捨不得。

李逵嘟噥道:「大概是想死,沒死成。」

三叔公也好,五叔李林也罷,都齊刷刷的看向了李逵,絲絲的倒吸涼氣,心說:「人傑,這該是要殺頭了吧?」

三叔公甚至一度認為,得虧是來劫牢了,要是他們不來,李逵豈不是要等著斬立決的判罰下來,拉出去喀嚓了。不過,這些李逵都不擔心,畢竟他氣向太后,但卻有人會感激他:「主要是在皇城的館閣之中,我找到了一份當年宣仁太后的遺詔,賜封皇帝的親媽朱太妃為太后。只是這事最後因為宣仁太后重病不治之後,就不知道被什麼人給藏起來了,讓我在壽宴上拿出來了。雖得罪了太后,對於皇帝來說,應該算是立功了吧!」

說完,他不自信的摸了摸下巴。

假遺詔的事,真不能說。但大慶殿中發生的一切,都是可以說出去的,畢竟過了今晚之後,整個京城都會鬧的沸沸揚揚。向太后迫於壓力,也不敢一直壓著朱太妃,甚至要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默認此事。

這件事,最大的爭議是在朝堂上,是相公們和後宮之間的交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