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 第11節 鬼詩驚現川蜀路

散人夏壽田,只是一個拔橛子的人,那麼支持袁世凱稱帝最給力的哼哈二將,又是哪兩個呢?

這哼哈二將,又被稱為化龍門下,因為這兩個人,都是出自湖北湯化龍之門。

這第一個,就是民國大玩家陳宦,章太炎堅定不移地認為,陳宦是毀滅民國的人,陳宦自己也不反對這個說法,引章太炎為知己。

陳宦出身苦寒,幼有大志,發奮苦讀,少年時代成名天下,時人將他與吳祿貞、藍天蔚並稱湖北三傑。此後朝廷張榜求賢,陳宦飄然入京,由軍咨府首腦載濤面試,但由於載濤的隨從向陳宦索賄,被陳宦拒絕,結果面試未成功。

此後陳宦閑居於家,至辛亥革命,湯化龍向黎元洪引薦陳宦,結果陳宦卻把黎肥仔誑到了北京,作為獻給袁世凱的厚禮。按說袁世凱應該離這種人遠一點兒,可陳宦的軍事才幹太超凡了,讓袁世凱捨不得。再加上袁世凱用人重才,結果陳宦反過來控制了袁世凱。

由於段祺瑞、馮國璋等人越來越特立獨行,袁世凱對北洋已經徹底失望,於是他打算丟掉北洋不要了,重用兩個人重建新軍。

被袁世凱所重用的這兩個軍事人才,一個是陳宦,另一個是蔡鍔。

當時中國北南,皆在袁世凱掌控之中,唯一的缺口是雲南、貴州和四川。袁世凱考慮的是,讓陳宦坐鎮四川,扼守雲貴,則天下事,可定矣。

陳宦臨行,向袁世凱連叩九個響頭,並膝行向前,狂吻袁世凱的靴子。這個吻靴子也是有講究的,此乃中世紀對羅馬教皇的禮節。

當時陳宦一邊吻袁世凱的靴子,一邊說:大總統,你讓我赴川,我理應去的。可天下將亂,生民彷徨無主,大總統若是再囿於物議,遲遲不下決心的話,我只能抗命,不赴川上任了。

袁世凱搔搔腦殼,問:小陳啊,你到底是啥意思啊?

陳宦道:除非,大總統你拿定了主意稱帝,解救蒼生之倒懸,那時候我才敢赴四川。

陳宦如此的忠心,讓袁世凱感激得哭了,說:那啥,小陳啊,你去找我兒子袁克定,你們倆拜把子稱兄弟吧,以後我拿你啊,當親兒子看待。

陳宦大放號啕:爹……揪腸扯肚的哭聲中,陳宦與袁世凱依依不捨地分手。

這正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執手相看淚眼,更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更縱有千種風情,欲向何人叫爹。話說袁世凱的乾兒子陳宦出京,就見火車站前人山人海,沿途軍警林立,無數社會團體揮舞著小旗,垂淚送陳宦。

袁氏當國,北京城只有三次盛大場面,第一次是孫文入京,第二次是肥仔黎元洪入京。這是第三次,陳宦出京赴川。

此後陳宦經武漢,走宜昌,所過之處,皆是人山人海,禮炮轟鳴,百姓眼含熱淚,官員神色肅穆,迎送陳宦。

行將到來的洪憲帝國,對陳宦寄予了無限厚望。

那陳宦縱然是鐵石木人,也不可能不為這番情意所打動。船行入川,耳聽得鑼鼓喧天,眼見得川中父老歡呼雀躍,陳宦激動之下,淚流滿面,賦詩兩首,其一曰:

三月清明客正歸,昔年風景當依稀。

不堪回首登臨處,黃鶴樓頭舊酒旗。

其二曰:

漢陽城樹早歸鴉,湖爭收帆日已斜。

漁笛一聲愁欲絕,隔江猶唱落梅花。

詩成,眾人皆拍掌叫好。陳宦身邊有個隨從李炳之,此人頗有見識,他細一看這兩首詩,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李炳之說:四川天府之國,陳宦以方面大員受此重任,理應是歡欣鼓舞。可他這兩首詩,表露出來的卻是陰森森一股寒氣。

此乃鬼詩是也。

項城危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