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港市區的大多數建築,可沒有議會大樓那麼堅固。
尤其民居房舍,大多是木造建築,時逢春夏之交,平日里就時常發生火災,遭受空襲過後,一片片的社區盡皆化作火海,烈焰與濃煙中隱約可見倉皇奔逃的身影,婦女與孩童的哭嚎聲響徹夜空。
查爾斯·蓋茨從軍三十多年,見慣了腥風血雨的場面,然而空襲過後的王子港街景,還是令他感到慘不忍睹,打心底生出一股寒意。
從黃昏到拂曉,蓋茨將軍親自帶隊奔赴受災最嚴重的城區撲火救人,還把隨軍法師團召集過來,要求他們施法救火。
高階法師展開捲軸,施法操控天氣,憑空創造出一場大雨,一直下到天明,總算控制住了大火蔓延的勢頭。
儘管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蓋茨將軍依舊頑強的堅守王子港。
形勢所迫,蓋茨將軍很不情願地把逆轉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了宿敵身上。
王子港附近的豪斯鎮,還駐守著伊薩克·胡克將軍率領的一支全大陸軍裝備最精良的滿編騎兵師。
如果胡克將軍率領騎兵師從側翼突擊溫斯洛普兵團,蓋茨兵團乘勢反擊,兩支部隊內外夾擊,未嘗沒有機會擊潰敵軍。
蓋茨心裡清楚,胡克巴不得自己死在王子港,如果自己以南方戰區總司令的名義直接向騎兵師下達指令,胡克很有可能不予理睬。
為此他不得不先給已經遷往萊頓港辦公的大陸會議寫了一封信,請求大陸會議主席威廉·尼克爾斯爵士以政府首腦的名義直接命令伊薩克·胡克火速率領騎兵師馳援王子港,配合城中駐軍,對溫斯洛普伯爵的陣地展開兩面夾擊。
查爾斯·蓋茨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度伊薩克·胡克的心思,然而在他想來,胡克再怎麼囂張跋扈也不敢公然違抗大陸會議的命令,最壞的結果無非拖延時間,公報私仇,對駐守王子港的友軍見死不救,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胡克竟然做出一個更加喪心病狂的決定。
大陸會議按照蓋茨將軍的意思下達了指令,卻遲遲沒有得到胡克將軍的回信,再三催促之下,胡克兵團終於在5月9日出現在王子港城外。
蓋茨將軍最初收到消息的時候還很激動,連忙登上指揮部大樓陽台,拿起望遠鏡眺望總算是趕來的援軍,然而映入眼帘的卻是一面面迎風招展的斐真軍旗。
沒錯,胡克將軍統率的騎兵師,竟然打起了斐真王國的旗幟,堂而皇之的加入到圍城的敵軍陣營!
望遠鏡從冰涼的手中滑落下來,親眼目睹胡克兵團倒戈投敵,蓋茨將軍的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胡克將軍為何走到率部投敵這一步?
喬安綜合各種渠道搜集的消息來看,查爾斯·蓋茨顯然難辭其咎。
若非蓋茨剛愎自用,一到王子港就大張旗鼓的打壓胡克及其黨羽,毫不掩飾爭權的意圖,激化了與胡克一黨的矛盾,致使雙方最終走向決裂,或許事態不至於惡化到這般地步。
但是,這件事也不能全怪蓋茨。
喬安沒有直接跟伊薩克·胡克其人打過交道,但是多年前他就知道胡克是「征服教團」在亞爾夫海姆軍方的代言人。
胡克的外甥鮑德溫,曾在豪斯鎮馬場搞邪惡的育種實驗,綁架「鐵蹄部落」的半人馬當實驗體,為此激怒了半人馬一族,突襲豪斯鎮,搗毀了鮑德溫的馬場和地下實驗室。
當時喬安也在豪斯鎮,適逢其會捲入這場風波,事後得知胡克將軍就是鮑德溫種種惡行的幕後指使者,對此人當然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兩年前,喬安重返萊頓港,從康蒂那裡得知「征服教團」的教宗「毀木者」鐸蘭·特雷西斯野心勃勃,糾集了眾多教徒與邪惡陣營的盟友組成兩支大軍,試圖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展開攻勢,征服亞爾夫大叢林中的各族原住民。
由於喬安等人的介入,「征服教團」對妖精泉、深林谷和亞爾岡京谷地發起的攻勢都以慘敗收場,鎩羽而歸。
但是在依芬河北岸,「征服教團」的作戰計畫進展順利,成功征服了當地大大小小數十個土著部落,其中抵抗最激烈的當屬「鐵蹄部落」的半人馬一族,然而付出慘重的犧牲過後,最終還是沒能挽回敗局,半人馬的家園被燒成一片廢墟,倖存者在卓戈王子的率領下,逃往南方叢林深處。
「征服教團」在北方燒殺擄掠的頭號打手,正是伊薩克·胡克及其麾下那支騎兵師。
胡克將軍不經政府授權就私自調動兵馬,公然為邪教組織效勞,這分明就是佔山為王、擁兵自重的軍閥做派!
這樣一個不擇手段的邪教徒兼野心家,怎麼可能真心認同《獨立宣言》倡導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理念,怎麼可能不計個人得失的投身於這場旨在爭取殖民地解放的獨立戰爭?
在喬安看來,蓋茨與胡克的衝突只是一根導火索,加速了胡克的墮落,反之,即便沒有蓋茨這個人,或者說蓋茨一開始就以懷柔手段籠絡胡克,照舊無法改變敵強我弱的現狀,而精於計算個人利益得失、慣於見風使舵的伊薩克·胡克,最終很可能還是會走上投敵叛國的老路。
透過胡克將軍投敵這件事,喬安隱約覺察到一個不祥之兆。
除了「將軍」這一重身份,伊薩克·胡克同時還是征服教團的高層,深得教宗特雷西斯寵信。
胡克將軍敢於違背大陸會議的命令,率部投敵叛國,卻不敢忤逆教宗特雷西斯的意志。
道理很簡單,大陸會議拿他這個賣國賊毫無辦法,然而觸怒傳說中擁有半神之力的「毀木者」,卻真的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反過來講,伊薩克·胡克在做出投敵這個重大決定之前,必定先徵求過教宗的意見,從結果逆推回去,不難得出征服教團的高層至少是默許了胡克投靠斐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