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來自西方的食物:中世紀的中國

分裂時期

漢朝以後,中國幾乎分裂達4個世紀。農業在這一時期繼續變化和進步。中亞民族在北方的統治,導致了西亞和南亞作物與觀念的傳入,其中包括新的土地所有權制度。東南部的地方王朝自治,使該地區的重要性令人矚目地迅速增長;財富逐漸盡人皆知,農業高度發展,尤其是在長江下游的大城市附近。從前華南是蠻荒之地,而今其農作物和技術眾所周知,且併入中國體系。儘管國土分裂,政府也全神貫注於農業政策之外的事情,該時期仍是一個在農業與食物方面富於創新的時期。例如,茶好像正值此時為中國人所知。

經由一段磨合過程,某些門閥世族終於控制了中國人的大部分生活。世家大族在政府和地方經濟與政治生活中充當中堅,並繼承中國的文化、哲學及宇宙秩序,由此維持了社會穩定(伊沛霞,1978年)。他們將漢朝儒學的大融會化為實踐,提供了往往是自我中心的專斷統治,但同樣往往又是負責稱職的管理。不必將這兩者對立起來:自我利益的開發激發了個性化,也激發了儒家對家庭和臣民的責任感或新興的佛教慈悲觀念。漢朝輕徭薄稅的觀念,規模大體均等的私有小農莊的理想,通常在原則上受到尊重,但該時期大部分時間裡的現狀是:高賦稅,以及富有莊園與小塊土地的反差。在北方,魏朝(一個突厥語族的王朝)引進了中亞土地共有的觀念,將其與中國古代均分土地的慣例相調和;國家因此而企圖完全控制土地並公平分配給個人,其中男性全勞力又應比婦女和老人授受更多的土地。然而這種觀念好像是從下述情況中引發出來的,即一方面興起了佛寺莊園和精英的莊園(通常免繳賦稅並不受控制) ,另一方面又出現了地區性的無政府狀態,因此在均分土地方面成效甚微。在南方朝廷的統治下,大莊園散布在小莊園和眾多小田產之中。如同中國歷史上常見的那樣,大多數農民似乎是其小田莊的實際所有者,儘管他們納稅很重,且始終受到權貴們合法或非法的剝奪。

這個時代的特徵是崇尚酒。如此崇尚酒文化在世界歷史上很少見。這無疑多屬富於詩意的奔放不羈;我們不必相信詩人們老是酗酒(如他們要我們相信的那樣)。然而,酒卻被確認為大大有益於世,在所有社交聚會中酒是不可缺少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在這個反叛和逃亡四起的時代,利用酒來達到坦然逃避現實的目的也很常見。很多人還利用迷幻藥:蔓陀羅、大麻及很多其他植物的性質獲得了充分認識(李蕙林,1977年)。服藥表面上是為了道家的遁世成仙的理想,但流行風尚的表象背後似乎潛藏著更深層的逃避現實的動機。

很多酒徒是社會名流,因朝廷的算計而冒著相當大的生命危險;他們中有些人為求自保而營造了「醉酒相安」的形象。霍爾茲曼(1976年)傑出而詳盡的阮籍傳記乃是這方面的明證。阮籍是政府的嚴厲激烈批評者和士族名人,他培養出一種酩酊大醉的道家隱士形象,這一做法部分地將他從批判主義的致命後果中解救出來——但實際上,他最終還是被處死了。然而,他顯然被此種生活所吸引,這和他的朋友圈子一樣,那中間有不少人並未為自己的行為找出這類託辭。該時代的其他一些縱酒的詩人地位頗高,以至無需任何擔憂——例如,幾位皇帝更精於飲酒作詩而非治理國家。

書面文獻向我們透露了有關當時食物的情況。陶淵明(365-427年)無疑是該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他作為小農在魏朝統治下的華中度過了一生(海陶瑋,1970年)。由於把大量時間和錢財用於寫詩飲酒,他是一位收支僅能相抵的農夫,生活在貧困的邊緣,有時還被迫求乞和施捨度日。他曾一度被說服去做官,但他辭去了官職,顯然是因其對統治階級揚揚得意的態度而受到了壓力。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或許並非道義上的正當,而是不受政治運作煩擾的無拘無束的退隱生活。他的詩給我們留下了其心愛田莊的全景畫面。

陶淵明過著幾乎是新石器時代的簡樸生活。他的田莊分為田地、果園和菜園。他的農作物有粟,可能還有小麥和大豆、桃、梅、桑、麻、葵,以及一些別的蔬菜。他也栽培自己喜愛的松和菊,大概還有梨、柳和一些別的植物。其耕作物中最後還有竹子。他選擇葵——粗糙而發苦、含纖維而發粘——作為自己鍾愛的蔬菜。大部分粟釀成了淡酒(大多數用英文寫作的學者錯譯成「葡萄酒」)。他養雞,可能還養一些別的牲畜:公元前3000年時的農人可能還會養得更多。陶淵明生活在飢餓的邊緣,部分是因其技術太原始。但他才華橫溢並受過教育。這位普通農夫只能粗菜淡飯,因為他顯然把本可用在農業勞作上的時間大多花在作詩飲酒上了。

該時代的另一位大詩人謝靈運,是南方一位富有的地主。有一次,他讓手下人在茂密的叢林中開了一條寬道,然後突然出現在別人家的地面上,從而驚嚇了住在遠處的一位鄰居,使之因侵擾和傷害而張皇失措(J.弗羅德沙姆,1967年)。謝靈運的詩表現出像索洛(Thoreau)一樣超然的精神,這種精神與他的生活沒有什麼關係,不像索洛的形象與其顛沛流離的生涯密切相關。不過,這類無情的開發者卻有助於使南方變成一個大菜園。

在304年,嵇含創作了一篇散文,敘述華南(大致為今廣東地區)的經濟植物生態(李蕙林,1979年)。即使其失誤也是由仔細觀察所致。故而他提及大頭菜引種到南方後會變成芥菜,因為他觀察到沒有冬季的地方不會生出肥大的塊根。他還比照他觀察到的另一現象:橘引種到北方後變成低級的枳。這點學問顯然以下述事實為依據,即柔弱的柑桔種在按常規被嫁接到較硬的三葉砧木上以後,在寒冷乾旱的天氣里,插入的樹枝往往會變得虛弱或死去,只留下三葉的下層林木惹人惱怒地分枝繁殖。嵇含描述了不下80種植物,並提到了水筏上種莊稼以及其他有趣技藝。

在5世紀末6世紀初,陶弘景彙編了華南的全部草本植物、化學、鍊金術、醫學、道教及常見秘學知識。這位曾與皇帝親密交往的山間隱士和著述多達數十卷的退隱沉思者,在任何時代都堪稱真正的偉人。他收集了以前各代的草本植物、食譜和植物學學識(包括後漢的《神農本草經》) ,並加入了自己的大量東西,創作了卷帙浩繁的草本植物百科全書,為後世更著名的李時珍(約1593年)的《本草綱目》開了先河。他的分類方法及其無一遺漏的論述——包括廣泛引用較早的權威、被製成一覽表的資料,以及植物藥用性質的很多專門分類——確立了一個沿用至今的標準,體現在1979年出版的《中藥大辭典》(Great Diary of ese Medie)。在陶弘景的著作中,我們第一次看到食物分為「熱性」或「涼性」,這是一種西域的法則,可能與佛教一起傳入中國。這種體液理論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飲食,因為人們試圖在其體內保持冷熱間的和諧平衡,並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乾濕能量間的和諧平衡。

這些草本植物與更大範圍的傳統體系相配合,這一傳統涉及到了醫學所有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對長壽或長生不老的研究〔謝弗,1980年;昂舒爾德,1985年;翁池民(音譯)與吳廉德(音譯) ,1936年〕。與此相應,食物用途也有所擴大,其長期效果相當可觀。尋求長壽的行家戒掉了主食和肉,常吃些非常稀奇古怪的東西。煉丹術、無機營養物和長生不老葯是深入研究的課題,不時引起了重金屬中毒症(李約瑟,1976-1980年)。佛教的巨大影響促使人們採用了佛教的食物和進食方式,包括醫用食物志在內。佛教的僧人跟此後的很多傳教士一樣,發現幫助病人比論證神學的縝密觀點更能使人皈依。

該時期的另一部偉大著作是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這個書名有點含糊不清,且易被譯成別的名字)。賈思勰是魏朝的一位地方太守,顯然很恪守職責。他彙集了所有他覺得有價值的農業知識,利用了所有他能搞到的較早的書,以及農民的經驗、他自己的觀察,和相當多的實驗與野外考察。石聲漢(1962年)最近校訂了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並創作了一份珍貴的摘要,且部分譯成了英文;這部著作的各部分則由李蕙林作了更為準確的翻譯(1969年)。

賈思勰是位了不起的農學家。他的著作很大程度上是北方乾旱區的產物。在這一點上它類似於《汜勝之書》,該書是賈思勰的主要資料來源之一。除了農業方面的建議外,賈思勰的著作還用很長的一節記述發酵製品。酵母用穀物和水做成,其中常加入艾(蒿子、艾蒿) ,而且啤酒中添加蛇麻草的理由幾乎肯定也是同樣的:強烈的防腐效果遏制了細菌和別的問題。蒼耳屬植物的葉子有時也被使用,可能是出於同樣的目的。要麼或許就只是加進了野生酵母或額外的養料。頂部發酵被記述下來:賈思勰提到了在釀酒期間出現於液體表面的「浮蟻」(這個名詞的重要性被其他注釋者漏掉了)。頂部發酵無論如何是可以想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