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史前史與歷史的發端

周口店和中國前農業社會的人們

「北京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以前稱作Sinanthropus Pekinensis)最初是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那滿是石灰岩的洞穴里被發現的。自那時起,人們又發現了中國早期原始人的其他標本(賓福德與何傳坤,1985年;張光直,1977 a、1986年;賈蘭坡,1975年、1980年)。周口店的發掘物被斷代為大約公元前500,000年,其中的朴樹(hackberry)果實可能表明早期原始人對可食性植物產品的興趣,也可能是偶然落在那裡。洞穴里有很多骨頭,特別是那些鹿骨。雖然有些骨頭似乎代表著人的食物,但大部分卻是由鬣狗和狼帶進來的,它們比原始人在洞穴里呆的時間更久。另外,大堆的小動物骨頭,尤其是地鼠這類嚙齒動物的骨頭,顯然是狼留下的。這些骨頭被砸碎,並且往往被燒過,這顯示出人類使用火的早期證據,儘管人類無疑在很久以前就已使用了火。周口店的大部分火堆好像最初並非人跡,但至少有一些火堆可能是人類用火。

民間文學故事相傳「北京人」有嗜食人肉的習慣,這是不正確的;在周口店沒有發現同類相吃的證據。賓福德及其合作者們(賓福德與何傳坤,1985年;賓福德與斯通,1986 a、1986 b)指出,頭蓋骨的損壞,以前曾被認為是嗜食人肉的習俗,實則是食肉動物(很可能是鬣狗)所為。

在周口店以及中國和東南亞的其他地方,有極其豐富的石器:穿孔礫石和砍削器。更新世時期東亞的石器通常被形容為簡單、粗糙和原始,但它們幾乎與同時代的其他石器一樣複雜。製造者顯然精於處理堅硬石塊,因此各種用途的石器似乎恰到好處。石器除了在狩獵中有顯著的重要性外,在砍伐和刨挖竹子、蔓草和樹木這類植物材料時也一定很有用。

有些發掘物在時空上分布很廣,填補了從「北京人」到現在之間的空白。在別的遺址中,類似「尼安德特人」的個人,被斷代為從10多萬年前至5萬年前,已在廣州附近的馬壩發掘出來。到公元前50000年,在靠近中亞的地方,尼安德特人已發展起頗為複雜的文化:他們蓋起了房屋,掌握了複雜的石器技術,並實行了相當講究的墓葬。在蘇聯的特希克-塔什,此地離中國西部不遠,發掘出了一名尼安德特人小夥子,在他周圍擺放著熊的頭骨,身上覆蓋著紅赭石;在伊朗的沙達尼爾洞穴,拉爾夫·索爾基發現了墓葬,裡面的死者用藥草遮蓋或裝飾。這大概是復活生命或保存遺體的葬儀之殘跡。於是到了5萬年前,在中國的鄰近地區,無疑也在中國,人們正開始將植物和動物不單純當作食物看待。

通常以為男人(注意性別)在農業出現以前基本上是獵人。這不正確。人類是雜食動物,正如我們的營養需求、行為模式和人類文化學中普遍記載的生活方式所證實的那樣。與動物王國的大多數成員相比,人類具有相當奇怪的飲食要求,總的來說我們是和別的靈長動物共有這些要求。與大多數動物不同,我們不能製造維生素C,但必須消費它。我們需要異乎尋常的大量蛋白質,且不能像有些哺乳動物那樣合成許多氨基酸。我們是大動物,因此有大腦袋要支撐;於是我們需要食用大量的卡路里。在維生素丸問世以前,人類可以確保健康的惟一方法是吞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人類諸群體曾經依賴幾乎是單一內容的食物如肉(愛斯基摩人的)、穀物(中國人的)和水果等而生存——差不多每一個可能的特殊品種均在某處有發現——但總是以人丁不旺、饑饉不斷或有損健康為代價。基本食肉動物已罕見和邊緣化,因為更新世時養活它們的龐大物種已經滅絕,而且有可能在更新世時就已罕見和邊緣化,還因為更新世時期的植物與動物一樣豐富,故而肯定不會被能夠利用它們的群體忽視。陸地動物的肉除了提供過多的飽和脂肪以及別的化學品外,還能提供少量的維生素C,因為人類必須依靠它而生存。可是人類卻不能消化長鏈碳水化合物(纖維素、木質素等) ,也不能對付在成熟植物組織中的鞣酸以及別的普通化學品。我們被限制於柔軟食品脂肪、糖、澱粉類食物和蛋白質,即種子、果實、嫩葉幼芽、塊根和動物。這類食物在開墾不久的地區最大限度地出現,並漸漸回覆到成熟的植物群落。剛被火燒過或被水淹過的地區尤其豐饒;生長一兩年後便燒一下是很理想的。所有的人類群體都知道火,並且大多都利用它來開發土地,以符合食物生產或類似的目的。因此似乎極有可能的是,當我們適應了第三紀上新世和中新世時期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乾旱後,我們就把高度智慧、極端靈活的行為舉止及社會制度與廣泛的營養需要結合起來了,並且變成了火的追隨者和用火先驅。

最早的農業

或許人類歷史中最重大的一步是決定種植和培育食物。不過幾百萬年以來,人類為其需要和慾望找到了充足的食物。從種子、插條或萌櫱枝中長出植物的事實為大多數狩獵者和採集人所了解;沒有一個生活在荒野之中的人會對此長期一無所知。因此,農業不必像做決定一樣被創造或發現。很多人以為是人口壓力迫使中國人發展精細農業,而真實情況要更為複雜〔下列敘述主要引自:安志敏(音譯) ,1982年; J·岡納·安德森,1934年、1943年;白馥蘭,1984年;張光直,1977 a、1986年;鄭德坤,1959年;何炳棣,1975年;高廣仁(音譯) ,1978年;米查姆,1975年、1977年;皮爾遜,1981年;香格勞,1978年;沃森,1969年、1971年〕。

農業最早不是在東亞、而是在近東以及鄰近的東南歐發軔,在那裡,狗在公元前14000年被馴養;小麥、大麥、綿羊和山羊在公元前10000年以前被栽培或馴化;接著牛、豬、鷹嘴豆、小扁豆以及可能還有一些別的食物,在公元前6000-5000年被馴化或栽培(栽培或馴化是指野生種群的遺傳變化;栽培或馴化的種群是人類有意或偶然選擇的產物。有關早期農業的敘述,見本德,1975年;哈倫,1975年;里德,1977年;佐哈里,1973年)。不久以後,耕作在北美洲出現,那裡已知最早的栽培物是墨西哥的辣椒和南瓜,而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南美洲,秘魯的利馬豆則被開發。時間上的這種巧合十分有趣,正像豆科種子在所有地區的早期栽培一樣(豆在墨西哥比大豆在中國栽培得早)。農業在新、舊大陸均被獨立地發明出來了。

同時,東亞也發明了陶器。數十年來,人類學家認定陶器是與農業一起出現的,它與磨光石器一樣,構成了新石器時代的某個部分。最早的陶器確實與最早的農業在同一時間出現——但在世界的中間地帶,在日本,最早的繩紋陶器卻被斷代為公元前10000年以前。而在中國和東南亞北部,很像繩紋陶器的陶器則出現在公元前8000-7000年以前(張光直,1987年)。

中國最早的已知農業是在北方,特別是在黃土地帶以及毗鄰地區。從農業的源起到早期的文明,活動的中心似乎一直在陝西的渭河流域以及從渭河流經中原的黃河流域地區。然而,中國的其餘地方從未落後太多,至少另一個重要的中心已知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別的中心則被猜測為南方的某些地區。

公元前6500-5000年,裴李崗及相關文化存在於黃土地帶,並伴有栽培的粟(Setaria italica)、稷(Panicum miliaceum) ,馴養的豬、狗和雞(張光直,1986年)。除了狗(很久以來就是人類的伴侶) ,或許還有雞以外,顯然全都是當地的栽培物和馴化物,而雞則非常有可能是從南方傳入的。到了公元前5000年,從滿洲到越南,別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繁榮起來,而且仰韶文化將美麗非凡的彩陶和大型村落帶入了黃土地的畫面。就算整個華北當時的文化落到了後面,但也不會非常落後。總的畫面是各個地區穩定發展,並伴有大量相互影響,卻並無移民或被外來民族取代的跡象。

我將把半坡村當做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村莊來論述,因為它在所能找到的文獻中被描述得最多,而我又參觀過。半坡大概在公元前6000年擁有了農耕,儘管其農業是從始於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階段起才更出名。半坡位於陝西省省會西安附近。意味深長的是,在中國最早的諸王朝中,有很多重要城市也都靠近西安,那裡是偉大的長安城所在地,為唐朝中國的首都。它的位置幾乎正好處於該國的中心(雖然常被說成是位於西部,因其處在中國古代核心部分之西)。西安海拔約1,200英尺,坐落在開闊的渭河流域,該河流經秦嶺北側及其北面高低起伏、乾旱少雨的黃土地帶。由此,它恰好處在中國生態大分水嶺的寒冷乾旱一側,卻又位於一個溫暖的地區,夏季非常炎熱。這裡雨量很小,年均降水略低於20英寸;但丘陵雨水較多,因此高大的秦嶺很濕潤。西安位於雨水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