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環境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之一,其變動範圍從世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通常標高29,141英尺)到最低的地表凹地之一(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約900英尺) ,從南方的熱帶雨林至喜馬拉雅高山上的冰河期冰帽。這種跨度無他國能及。中國得天獨厚的動植物種類也同樣蔚為壯觀。中國西南部山區擁有不同於地球上任何一個溫帶地區的最高級植物。東南亞諸森林——北延至中國,儘管並未在這裡顯示出其最大的豐富性——就更多種多樣了;只有南美洲熱帶地區才擁有遠為不同的植物。當冰河在更新世向南侵襲時,北美洲與歐洲的森林被迫退到加勒比海和地中海,而亞洲與北美洲西部的森林則被趕入荒涼的山區。惟獨在中國,它們才找到了一條寬闊的走廊,得以在此棲身至氣候好轉;而且就連中國北方的許多有利地區也保持了相對的溫暖。於是,在世界其餘地方曾一度廣泛分布的大部分植物,如今僅在中國生存:這類植物包括銀杏和水杉。此外,中國的多山地形也導致了地理上的差異,有助於物種的形成。氣候變化及其後果造成了植被反覆遷徙與斷裂的複雜歷史,賦予中國豐厚的植物遺產。在有人煙的溫帶,任何別的地方都沒有這樣一系列可供利用的潛在食物。中國人極少失去對新食物的興趣,而且他們的位置處於東南亞豐富的珍稀植物與近東古代農業發源地之間,也屬世界上借用模仿的最佳位置〔有關中國地理的全面敘述,見布坎南,1970年;布坎南、菲茨傑拉德與羅南,1981年; T.R.特里吉爾,1980年;段義夫(音譯) ,1969年〕。

與地道的北極和赤道氣候相區別,中國同時也缺少對大農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種氣候類型,即地中海氣候。農業雖然最早在地中海地區出現,但世界上很多早期主要食用作物卻從未在中國有過重要地位。中國地處亞洲的東海岸和內陸,大部分雨水由太平洋往東北刮來的夏季季風帶來。地處中亞的中國最西部地區,季風難以到達,降雨量逐漸減少,雨水大體在冬天降臨。而中國的其餘地區則完全是夏季降雨,別的季節雨水在較潮濕的區域雖然也很可觀,但總雨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出現於較涼爽的半年內。

中國有五大區域:

華北(North a) ,包括旱地耕作區在內,這是中國文明的心臟地帶:黃河平原及其周圍的丘陵。

東北(滿洲) (Northeast a) ,這是一個有亞極帶森林、冬季寒冷的地區,但也是一個有豐饒河谷的地區。

中亞的中國部分(tral Asian a) ,是內蒙古、新疆及鄰近地區的沙漠和半沙漠,乾旱少雨,不能進行灌溉農業,代之以牧民放牧或在綠洲集約灌溉。

華南(South a) ,從秦嶺山脈及其連接部(在長江流域的北側)逶迤向南,包括長江和多丘陵、多山地區,稻米是這裡的主食。

西藏(Tibet) ,從廣義地理學的角度(除西藏自治區外,還包括青海省大部、四川和雲南的小塊地方) ,它指中國西南部遼闊荒涼的高原及山脈。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地方寒冷乾旱,以至於完全不適合居住。

華北,在考古和歷史方面是中國最著名的地區,也是中國文化的搖籃所在,包括最早的農業遺址。這裡是少雨地區,差不多全在氣候溫暖的半年內降雨。冬天寒風凜冽,乾旱多塵。華北的中心是廣闊的黃河沖積平原,黃河蜿蜒流過,被稱作「中國之憂」,由於取道沙漠與半乾旱地區,所以這條長河挾帶的泥沙太多而水量太少。黃河經常改道,每每是由於人為的活動:堤岸被墊高,河床淤積至高出地面,要不就是由於洪水或者頻繁的蓄意軍事行動摧垮堤岸。由此產生的大水不僅沖毀耕地,還在下游流域里造成大片鹽鹼地,直到現在才加以改造(有些位於被部分隔離的海灣,因此鹽鹼格外嚴重)。在這塊大平原周圍,先前顯然存在著高高的、崎嶇不平的丘陵。這些丘陵通常都覆有一層薄土,但在西北即甘肅、陝西、山西及接壤地區,卻被黃土——由風帶來的廣袤沙土沉積物所掩蓋。這種黃土大多在更新世的寒冷乾旱時期從蒙古乾草原刮來,當時這片丘陵甚至比今日還要荒涼。被風吹來的塵土仍在繼續大量飄移。這種黃土很厚(在一些地方達數百英尺) ,非常肥沃,而且蓄水性強。黃土地受垂直衝刷而易於侵蝕,所以其特徵為陡峭的溝壑、平坦的斜坡與山谷,這是形成梯田的基礎,梯田現已成為這一地區的主要景觀。黃土及其衍生的沖積層呈淡黃色,黃河因此得名,黃色也成為中國文獻中的重要色彩。「天玄地黃」,中國王朝統治時期普通學校的啟蒙課本就從這一句開始;褐色在過去或現在都被看成是深淺不同的黃色,而非一種單獨的顏色。

華北的絕大多數人住在沖積平原及其周圍的丘陵、特別是西北的黃土高原和山東的多石丘陵。西部高地有較為高大的山嶽以及起伏不平的乾旱地區。大山和丘陵曾經長滿樹木,但無人知曉黃土地上的森林有多大範圍;對此的估計從幾乎完整的森林到幾乎完整的乾草原都有。前一種推測讓人難以置信,因為該地區乾旱、容易著火,在氣候與地理方面其實非常近似於美國中部大草原和平原,那裡的樹木沿小溪邊長大成林,並散布在岩石較多的較高山地。這種情形在中國肯定也是同樣的。早期的歷史記載告訴我們,沖積平原曾被喜水樹木組成的河畔大森林、沼澤與濕地覆蓋。但我們仍舊不知道範圍有多大。華北現在沒有一平方英寸的天然植被;大部分土地處於集約耕作之下,除了一些雜草外,再沒有「野生」植物。天然森林在幾個世紀以前就被砍光,而樹木只是在寺廟和神殿周圍或作為防風林和種植園才生存下來,因此要重現過去的植被很困難。分析古代花粉將為此提供一個立足點。

華北是中國許多基本食用作物的原產地,包括粟、大豆、白菜(還有油菜籽)和桃在內。這些作物仍在以野生或像雜草般蔓生的形式繁衍著。綿羊是當地產的,並且可能就在這裡被馴化,與它們在近東的早期馴養沒有關係。然而在今日華北的農業中,引進的植物包括小麥、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和芝麻,已佔據了支配地位。

直到近代以前,東北主要還是由說通古斯語的民族及其他非漢民族所居住。它大部分是山區,林中長著雲杉、冷杉、白樺、落葉松、松樹以及別的耐寒樹木。中部由河網交織的廣闊平原、草地與沼澤組成。如今這些都已被開墾,玉米和高粱屬於主要農作物;它們可與馬尼托巴及達科塔的平原相比擬。在中國的大部分歷史中,東北是一個邊緣地區。

中亞的中國部分,包括由於太乾旱而不適於主要依賴雨水澆灌農業的地區(在新疆西北部和內蒙古有很少一點依賴降雨的農業)。這裡的土地主要是沙漠或乾旱的草原,與一望無際的牧草、寸草不長的戈壁相映襯。山中的森林只出現在氣候適宜的地帶,諸如新疆北部的中央高地這類地方。世界上最乾旱、最荒涼的一些地區,經查明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那裡實際上終年無雨。大河水源來自新疆沙漠盆地四周的群山中,黃河也流經該區域的一些地方:這裡實施集約化的灌溉農業。然而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動蕩的局勢導致了這種農業的崩潰。中亞的中國部分(以及現在屬於蒙古與蘇聯的毗鄰地區) ,是蒙古族、突厥語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大本營,游牧民揚鞭策馬,四處征戰,曾佔領了中國的全部或部分,但最終都放棄並撤走,或者被漢人同化。這些民族現在仍然人口眾多,在該區域各大城市的外圍大部分地區及東南部的主要農業區形成了多數。偉大的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從蘭州和玉門經由塔里木盆地(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向北或向南) ,隨後翻過高山到達費爾干納、撒馬爾罕,接著向西延伸(布爾諾伊斯,1963年;謝弗,1963年)。這條路,與別的平行或匯合的路線一起,在中國大部分的歷史中,構成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與南方的貿易從來不很重要。與印度的往來大多取道阿富汗,並在巴爾赫附近併入絲綢之路。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之前,海路一直沒有陸路重要。好幾千年來——自史前時代初起——中國所受的外部影響主要通過這塊散布綠洲的廣袤乾旱之地傳入,或者通過更偏北的西伯利亞乾草原和森林-乾草原傳入。中亞充當了一個龐大的過濾器:只有能順利通過沙漠之路及乾草原的事物,才有希望進入「中央之國」。

華南現在是該國絕大部分人口的家園,食物生產所佔百分比甚至更大。這裡的地形是,不平整的丘陵高地與沖積成的河谷相間,其中最大的沖積河谷是江淮平原(西江流域及其更南端的支流遠遠落在第二位)。在高原,如雲貴高原,多丘陵的盆地,最重要的是溫暖多霧的四川紅色盆地,也都是重要的食物生產基地。惟有紅色盆地向作為食物生產中心的沿江與沿海平原發起挑戰。該區域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量總是充沛,而在西部山區則嫌過多——華南的西南部離印度東部與緬甸西部的丘陵這些地球上雨水最多的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