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南京國民政府的垮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國內政治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國共兩黨在對日受降及國內政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發生尖銳的衝突。蔣介石把全國劃為十五個受降區,各區受降長官都委派了國民黨系統的戰區司令長官或方面軍司令官,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大都遠在西南、西北,調動需時。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卻大都在華北、華東地區,這一帶正是日軍主要佔領區。為了阻止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受降,蔣介石命令國民黨的部隊照計畫推進,而命令共產黨的軍隊原地「駐防待命」,勿「擅自行動」。由於美國陸海空軍直接幫助運送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國民黨接收了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廣州、長沙、武漢、南昌、太原等大城市及許多戰略要地,收編偽軍數十萬人,並將各大城市敵偽經營的龐大的工商業資產變為所謂「國有」企事業,從而使官僚資本惡性膨脹。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控制了中國經濟的命脈。中國共產黨堅決拒絕蔣介石「駐防待命」的命令,並聲明國民黨不能代表解放區接受日偽投降。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命令各解放區所有抗日武裝,奪取並解除日軍武裝,迫使敵偽無條件投降,並配合進入東北的蘇聯紅軍作戰。各地解放軍收復威海衛、煙台、張家口、邢台、邯鄲、焦作等中小城市近兩百座。對此蔣介石惶恐不安,除以「維持治安」為名命令各地日偽軍抗拒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外,還借口「恢複鐵路交通」派國民黨軍隊進犯解放區,造成嚴重的內戰危機。

當時,飽受戰爭苦難的中國各階層人民迫切需要國內和平,休養生息,強烈反對內戰。國際進步輿論也認為中國應該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蔣介石於1945年8月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會談的中心是政權和軍隊問題。共產黨要求國民黨承認解放區政權和軍隊,以實現國內和平,避免內戰;而蔣介石則堅持所謂「軍令、政令統一」,其目的是要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政權。蔣介石一邊談判一邊派兵進攻華北各地解放區,施加軍事壓力。共產黨採取「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實行自衛反擊,於綏遠、上黨及邯鄲等地接連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蔣介石不得不承認共產黨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是。10月10日發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但在解放區政權和軍隊問題上仍未能達成協議。11月,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辭職,美國政府派馬歇爾為特使來華,調解國共爭端,促成「中國之統一」,其目的是企圖在中國組成一個以蔣介石國民黨為核心的聯合政府。12月,準備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向國民黨當局提出立即無條件停止內戰的建議。經過多次談判,1946年1月5日國共達成《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10日,國共雙方發布停戰令,由張群、周恩來和馬歇爾組成三人小組,負責調處國共軍事衝突,執行停戰令。在停戰令頒布的當天,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在此以前,中國民主同盟等民主黨派人士積極為國內和平奔走,主張通過政治革新,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他們反對國民黨的內戰政策,要求民主,在促進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政協會議圍繞著改組國民政府、施政綱領、軍隊問題、憲法草案及國民大會等五個方面進行討論。鬥爭的焦點是政治民主化和軍隊國家化的問題。經過激烈爭辯,通過了《關於軍事問題的協議》《和平建國綱領》等五項協議,否定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規定全國團結一致建立統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實行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黨派平等合法化,用政治方法解決政治糾紛,以保持國家和平發展,等等。

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校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國民黨為獨佔東北三省,蠻橫地拒絕與共產黨談判有關東北問題。蘇聯軍隊自東北撤退後,由美國飛機、軍艦運送國民黨部隊十餘萬人到達東北,進駐長春、瀋陽等城市。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頻繁進犯,造成「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對於國民黨挑動內戰的種種行徑,共產党進行了堅決鬥爭,一方面堅持與國民黨談判,在馬歇爾的斡旋下,2月完成國共整軍方案,3月達成東北停戰協議,另一方面積極準備自衛戰爭。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從關內各地調集軍隊和幹部約十五萬人到東北,建立了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使國民黨未能達到獨佔東北的目的。同時在各解放區普遍開展練兵運動、減租減息和生產運動,增強了解放區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借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全面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實力對比甚為懸殊,國民黨兵力為四百三十萬,其中正規軍約兩百萬,擁有現代武器裝備,控制著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佔據著大城市和交通幹線,擁有現代工業技術和豐富的資源,在軍事物資和財政上得到美國政府的大量援助。與國民黨相比,中國共產黨在軍事及經濟實力方面都處於劣勢。解放軍只有一百二十多萬人,裝備簡陋,沒有空軍和海軍。解放區只有一億多人口,現代工業甚少,經濟上沒有外援,但在國內外得到道義上的聲援。國民黨依恃其軍事優勢,把一百六十萬軍隊用於內戰第一線,採取全面進攻、速戰速決的方針。計畫一舉全殲中原解放軍之後,攻佔蘇北,打通津浦路和膠濟路,在三至六個月內消滅關內解放軍,然後再解決東北問題。戰爭初期,國民黨軍攻佔了解放區的一些城市,1946年11月11日攻佔張家口時,達到了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的高峰。

佔領張家口後,國民黨當局以為勝利在望,便不顧共產黨、民主同盟等各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的反對,公然踐踏政協決議,在南京召開「行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由於內戰日趨劇烈,1947年1月馬歇爾宣布調解失敗回國,美國退出軍調部;中共駐南京、上海等地軍調處的代表被迫撤回延安。國民黨一意孤行,於同年3月又召開「行憲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在民主憲政的幌子下,繼續實行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

對於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中國共產黨採取了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主的方針,主要目標在於殲滅敵軍有生力量,而不是保守或奪取城市。因此,人民解放軍進行積極防禦作戰,經過中原突圍的勝利、蘇中戰役、定陶戰役、晉北戰役、新開嶺戰役、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等十幾個戰役,挫敗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至1947年2月,解放軍以二十四萬人的損失,殲滅國民黨軍隊七十一萬人。由於兵力不足,蔣介石自1947年3月被迫放棄全面進攻,對晉冀魯豫、晉察冀、東北等戰場轉取守勢,集中兵力對南部戰線的兩翼——山東和陝北,實施重點進攻。到同年夏天,經過青化砭、羊馬河、蟠龍、孟良崮等戰役,陝甘寧和山東兩解放區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6月底,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劉(伯承)、鄧(小平)大軍約十三萬人渡過黃河,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大反攻的序幕。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華北;抗日戰爭勝利後依靠華北,奪取東北。1947年,共產黨向全國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開始全力開闢中原地區。為了配合劉鄧大軍南下,八九月陳賡、謝富治率領另一支晉冀魯豫野戰軍八萬餘人,由晉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十八萬餘人越過隴海路,輾轉於豫皖蘇地區。三支大軍互為犄角,逐鹿中原。這一勝利,衝破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圍攻,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

同時,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國民黨統治區,由於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和美國壟斷資本控制了經濟命脈,民族工商業破產。財政經濟急驟惡化,民不聊生。在京、滬、平、津等大城市裡接連發生以學生為主體的抗暴運動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形成反美、反蔣的第二條戰線,搶米風潮席捲全國。廣大中間階層迅速覺悟。1947年7月,蔣介石發布「戡亂總動員令」,解散了民主同盟。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拋棄了中間路線,擁護中共的主張。國民党進一步分化,一些地方實力派開始與中共聯繫,反對蔣介石的獨裁、內戰政策。

在全面防禦計畫破產後,蔣介石被迫採取分區防禦。為此,1947年底至1948年夏在華北(北平)、東北(瀋陽)、華中(漢口)、華東(徐州)、西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