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北洋軍閥的統治及混戰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遷後,依據《臨時約法》規定,由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國家的政治體制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人員結構卻有重大調整。原來在政府中起主導作用的、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員,被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人和官僚所代替。憑藉北洋軍的實力掌握中央政權,他們改變了南京臨時政府的民主施政方針,在解決重大政治難題時,常常直接以軍隊為工具,鎮壓人民,排除異己,實行軍事獨裁統治,以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北京臨時政府開始還不是北洋派獨佔的政府,同盟會在中央和地方都有不容忽視的政治和軍事力量。除總統府由袁世凱直接控制外,唐紹儀內閣閣員大致是北洋派和同盟會平分秋色,宋教仁、蔡元培等同盟會員參加了政府工作。在北遷後的參議院,同盟會仍佔優勢。所以這是一個以北洋派佔主導地位的聯合政府,這個政府的不穩定性是十分明顯的。

由於臨時政府的存在,封建專制勢力的政治思想統治已不可能像前清那樣嚴密,而有了某些鬆動。民國元、二年間,全國出現了上百個黨會團體,其中有政治綱領並企圖競爭政權的就有三十多個。同盟會是最激進、最龐大的政黨。1912年8月,它聯合四個小黨改組為國民黨。這個黨雖然有少數人關注議會以外的鬥爭和保存地方實力,但絕大多數領導人都試圖通過議會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為了清除革命勢力,獨攬統治權,他逼迫主張調和南北矛盾的唐紹儀辭職,換上心腹趙秉鈞。接著派人暗殺了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鎮壓了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使資產階級推行政黨政治的計畫破產。孫中山、黃興被迫逃亡國外,繼續堅持反袁鬥爭。袁世凱還聯合梁啟超、湯化龍等組織進步黨,與由同盟會改組的國民黨對抗。1913年10月袁動員軍警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接著便下令解散國會,另行組織政治會議、約法會議和參政院等機構。這些機構的基礎不是人民,而是官僚,議員均由政府指定,選舉只是形式。它們是此後民國史上一切類似機構的濫觴。1914年5月,袁世凱廢除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臨時約法》,公布了《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製為總統制,成立政事堂和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美列強無暇東顧,日本大隈內閣乘機向袁世凱提出企圖獨佔中國的「二十一條」。經過五個月的交涉,1915年5月袁世凱承認了「二十一條」的大部分條款,希圖以此換取日本政府對其帝制自為計畫的支持。同年12月,袁世凱公然稱帝,改稱中華帝國,以「洪憲」為年號。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社會各階層的憤怒,全國群起而攻之。蔡鍔奉梁啟超之命,潛赴雲南,組織護國軍,首先發難。貴州、廣西、廣東、浙江、湖南、四川先後宣布獨立。北洋派也醞釀倒袁。袁世凱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複中華民國,6月6日憂懼而死。

袁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馮國璋為副總統。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握政府實權,極力主張對德國宣戰。1917年,堅決反對參戰的黎元洪解除了段的總理職務。段策動北洋派軍人宣布獨立。駐紮徐州的張勳乘機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擁清廢帝溥儀復辟,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在天津進行幕後策劃的段祺瑞,立即組織討逆軍,攻入北京。於7月12日趕走張勳,重掌北洋政府大權,迎馮國璋代理大總統,並於8月14日對德宣戰。段以「再造共和」自居,拒絕恢複《臨時約法》和國會,1918年2月糾集官僚政客組成新國會(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

為恢複《臨時約法》及國會,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他率領宣布脫離北洋政府的海軍於1917年7月由上海到廣州,聯合兩廣、雲貴地方實力派,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於9月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任海陸軍大元帥,雲南督軍唐繼堯和兩廣巡按使陸榮廷為元帥。護法政府擬由湖南進軍北伐。段祺瑞為了實現武力統一,於10月派兵進入湖南,陸榮廷等為了和北洋軍妥協,操縱非常國會於1918年5月改組並控制了軍政府,迫使孫中山辭去大元帥,離粵赴滬。

袁世凱死後,北洋集團失去統帥,內部權利之爭日趨激烈,逐漸形成皖、直、奉三大系,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雖然把持中央政權,從日本得到大量借款,編練參戰軍,顯示出比較雄厚的實力,但他沒有能力控制整個北洋派,追隨段的地方實力派只有安徽、山東、浙江、福建等省。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主要在直隸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江蘇、江西、湖北),這一地區是英國的勢力範圍,直系得到英、美的支持。1919年馮國璋病死,曹錕和吳佩孚繼承了首領地位。奉系首領張作霖則割據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南方則有唐繼堯為首的滇系軍閥和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此外,還有許多割據一省或一地的小軍閥。除南北之間長期對峙的衝突外,軍閥內部為爭奪政權或擴大地盤而連年混戰。為爭奪中央政府控制權的大規模戰爭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1920年7月發生的直皖戰爭。1918年段祺瑞對南方用兵,推行武力統一政策,加劇了直皖兩系的對立,使雙方矛盾公開化。段企圖利用直系軍隊進攻湖南,坐收漁利。而攻入衡陽的吳佩孚則暗中與南方桂系首領陸榮廷談判。1918年8月通電主和,指責皖系親日賣國。次年秋,鑒於皖系擴軍備戰,直系遂聯絡奉系組織八省同盟。陸榮廷等也決定「聯直倒皖」,秘密向吳佩孚提供物資,促其北撤。1920年5月吳自衡陽領兵北上,直達保定。1920年7月,段祺瑞組成「安國軍」與直系軍在直隸北部兵戎相見。奉軍入關助直,皖軍一敗塗地。直奉兩系控制了北京政府。直魯豫巡閱使曹錕坐鎮保定,以勝利者自居,儼然成為北京政府的太上皇。對此,張作霖不甘心,雙方為爭奪地盤和北京政府的支配權,很快產生了矛盾。1922年發生了第一次直奉戰爭,這次戰爭,是以親直的靳雲鵬內閣倒台,親奉的梁士詒組閣為導火線。吳佩孚指斥梁士詒親日賣國,矛頭指向奉系。張作霖指揮奉軍入關,雙方在京津和京漢兩鐵路線展開激戰,後因奉軍一部倒戈,全線崩潰,張作霖敗退關外,宣布東北「自治」。與此同時,兩廣發生粵桂戰爭。滇、黔、川地方軍閥出現內訌,誰也不再打「護法」的旗幟。南北政治對峙雖然存在,但南與南戰,北與北戰,南北都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力量。此時聯省自治的政治思潮應運而生。湖南軍閥首先掛起自治的招牌,制定省憲法,希圖自保的地方軍閥如雲南、四川、貴州紛紛效尤。控制北洋政府的直系軍閥則依恃其龐大的軍隊,高唱「武力統一」和中央集權。

直系戰勝奉系後,獨佔北京政權。它先打著「恢複法統」的旗號,推黎元洪復任總統,把徐世昌趕下台;接著便高價收買國會議員,操縱選舉,於1923年10月抬出賄選大總統曹錕。這次「選舉」使國會聲名狼藉,議員被稱為豬仔。從此在人們的心目中,國會徹底破產,曹、吳派兵南征北討,軍閥混戰更加劇烈。

曹錕賄選後,全國各階層代表人物紛紛表示反對,北方政局也發生變化。浙江督軍盧永祥通電斷絕與北京政府往來,浙、滬一帶成為反直的中心。盧永祥和奉天的張作霖及廣東的孫中山建立了聯繫,形成反直三角同盟。吳佩孚派孫傳芳進入福建,又支持江蘇督軍齊燮元,以威脅盧永祥。1924年9月3日發生齊盧戰爭(又稱江浙戰爭),10月15日盧永祥戰敗。齊盧戰爭爆發時,張作霖趁勢率十七萬奉軍攻入關內。曹錕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吳統率二十五萬直軍迎戰,於是爆發了第二次直奉戰爭。10月中旬正當兩軍在山海關激戰時,與吳佩孚素有矛盾的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從熱河回師,發動政變,軟禁曹錕,吳佩孚在山海關一帶被奉軍戰敗,率殘部自塘沽倉皇南逃。11月,張作霖、馮玉祥推戴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權後,勢力擴張到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及上海,與地方軍閥產生矛盾。軍閥間的混戰狀態仍然沒有結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