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明朝的對外關係

明朝與南洋各國的關係

在明朝,中國和亞洲各國特別是南洋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繫和政治接觸比以前更加頻繁。中國與南洋各國的聯繫主要靠海上的交通。

當時人稱南洋為東西洋,以婆羅洲的汶萊為界,日本、呂宋為東洋,馬來亞、蘇門答臘及其以西以南為西洋。明朝商人把瓷器、絲綢、鐵器和金屬貨幣帶到南洋,收買當地的胡椒、穀米和棉花,發展了中國和南洋的商業關係,明朝的湖絲、瓷器和糖品、果品最受南洋各國歡迎。留居南洋的中國人,不僅從中國帶去了鐵鋤、鐵犁、製糖、採礦的工具,以及茶種和培植胡椒的方法,並且和南洋居民一起開發農場和礦場。中國人不斷向南洋遷移,對南洋的開發作出了積極貢獻。

明代的中國是當時亞洲的一個強大的國家,它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對亞洲各國都有較深的影響。明朝政府在永樂、宣德時曾派遣大批使臣到亞、非各地,表示願與各國交好,當時的朝鮮、日本,以及呂宋、暹羅(今泰國)、汶萊(今越南南部)、占城、滿剌加(今馬六甲)、爪哇、浡泥(今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等國都與明朝保持政治和外交關係,並通過朝貢形式來華貿易。永樂二十一年,各國使臣到南京一次就達一千二百多人,滿剌加、浡泥兩國的國王和王后也都抵南京,受到明成祖的款待,並派人護送歸國。明朝政府又在廣州、泉州、寧波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事務。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到宣宗宣德八年(1433)前後二十八年間,中國著名的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前後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

明朝和南洋各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聯繫雖然日漸增多,但是在朝貢形式下的貿易活動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朝政府嚴格限制各國使臣來華的日期、人數和船數,並須呈驗「勘合」和「金葉表文」,才能入境,明朝政府屢次頒布禁止人民私自下海的命令。使明朝和南洋各國之間的商業活動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東南沿海地區人民的抗倭鬥爭

明朝初年,中日兩國的經濟文化聯繫曾經有過正常的發展,相互間的貿易十分興盛。日本向中國輸出硫黃、銅、刀劍、扇、漆器,中國向日本輸出大量銅錢以及絲、棉、絹帛、瓷器、書籍等物,宣德時,隨貢舶來華的日本商船所攜私物較明初增加十倍。景帝時,中國銅錢一度成為日本佔優勢的貨幣。不久,中國采煉金銀的技術也傳入日本,日本開始製造金銀幣。這種接觸,對中日雙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在這同一時期,日本九州島等地的一部分諸侯組織一些武士、浪人和商人,經常在中國沿海進行掠奪和騷擾,搶劫商船,殺掠沿海居民,侵犯中國的領土,他們乘坐的不是貢舶、商舶而是「寇舶」,史稱倭寇。倭寇的侵略不但阻礙了中日的正常貿易,而且給中國人民帶來嚴重的災害。

貢舶

明初海外各國貢使所乘的船舶,也指明清時期官府的對外貿易。明朝規定,外國貢使來到中國,除攜帶貢品外,准許附帶貨物進行貿易,但不允許非朝貢國家的船舶來華互市。明政府對海外各國來華朝貢的貢期、貢道、船舶數和朝貢人數都有具體規定。為辨別貢舶的真偽,洪武十六年(1383),禮部制定勘合制度,對暹羅(今泰國)等朝貢國發放勘合文冊。貢舶到達港口後,先由市舶司檢驗「勘合」,相符者方許入京朝貢。貢舶帶來的商貨,可由貢使帶入京師,在會同館開市,並在明政府監督下交易;也可以在市舶司所在地互市。隆慶以後,貢舶貿易漸趨衰落。各國來華互市的船舶,漸稱市舶。入清以後,市舶成為外國商船的專稱。

明世宗嘉靖年間,日本進入戰國時期。這時,日本分裂為更多的諸侯國,各諸侯都爭來通商,有限制的朝貢貿易已完全不能滿足其要求。他們通商不遂,就用武力搶掠,還把被掠獲的中國和日本人民當作奴隸賣給葡萄牙人。由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商品經濟的發展,富豪地主、大商人下海經商的也日益增多,其中有的人多與倭寇勾結,狼狽為奸,徽商汪直即倚仗倭人,自稱島主。此時明朝內政腐朽,海防鬆弛,於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達到高潮。

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以朱紈為浙江巡撫,兼督備倭。朱紈重挫倭寇,並嚴厲實行海禁,對通番者堅決鎮壓。但因其做法侵犯了閩、浙大姓的利益,被削巡撫權,而抑葯自殺。此後,倭寇更加猖獗。他們所到之處焚燒房屋,擄掠婦女和財物,致使吳越中村落市井半為廢墟。

當倭寇入侵時,東南沿海的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城鄉人民紛紛組織武裝,保衛家鄉。三十四年四月,一支由漢、壯、苗、瑤等民族組成的軍隊在總督南畿浙閩軍務張經和總兵俞大猷、參將盧鏜等指揮下,於王江涇鎮斬殺倭寇一千九百多名,大獲全勝。三十六年,倭掠福建長樂,城崩二十餘丈,居民數千人拚死防守,終於擊退倭寇。在同一時期,沿海一帶的漁民、鹽民、商民也都駕船出海迎戰。崇明縣沿海沙島上的居民,紛起組成抗倭武裝,稱為「沙兵」。金華、汀、漳、惠州的流民也積极參加鬥爭,成為抗倭的一支主力。時值嚴嵩專權,其黨羽把持防倭要職,對內陷害抗倭將領,對外公然通倭,接受倭寇的賄賂,阻礙了抗倭鬥爭的發展。

嘉靖末年,明朝御倭將領俞大猷、戚繼光、劉顯等人在粵、閩、浙等地的御倭戰鬥中,領導軍民,屢次擊敗倭寇。老將俞大猷在海上抗擊倭寇達二十餘年,所領「俞家軍」名聞當世。戚繼光所率的由礦工和農民組成的「戚家軍」最為英勇。他們大小八十餘戰,戰無不勝,前後殺倭萬餘人,基本上蕩平了倭寇之患。穆宗隆慶元年(1567),明朝政府重開廣州和漳州為通商口岸,對外進行貿易,商業也日益繁榮起來。

萬曆時的援朝戰爭

在戚繼光肅清倭寇的同時,日本國內也發生了重大政治變化。日本的「關白」豐臣秀吉戰勝其他諸侯,統一了日本,日本的封建經濟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商業的發展尤為迅速。豐臣秀吉為滿足封建主和商人的貪慾,積極對外擴張,萬曆二十年(1592),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企圖以朝鮮為根據地,侵略中國。同年五月,日軍十五萬從釜山登陸後,僅二十天便攻陷王京漢城,佔領平壤,國王李昖逃往義州,遣使向明朝求援,明朝鑒於朝鮮「為我藩籬必爭之地」,決定出兵援朝抗日。年底,明朝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率兵四萬餘援朝。明軍與朝鮮軍民配合作戰,於次年正月進圍平壤,打敗日本最精銳的小西行長的軍隊,收復平壤,繼而又克複開城,共擊斃日軍萬餘,迫使日軍放棄王京,退據釜山,漢江以南千餘里之地復歸朝鮮所有。

豐臣秀吉敗後,假意與明朝講和,誘明撤兵,孤立朝鮮,以待機發動新的軍事侵略戰爭。明朝主和派亦主張對日本「封貢」,求得暫時的和平。二十五年二月,和議破裂,日軍再度入侵朝鮮,明朝政府再派邢玠率兵援朝。在朝中軍隊的奮擊和朝鮮人民的支持下,連續在稷山、珍島、蔚山、泗州等地獲得勝利,打破了敵人侵佔全部朝鮮的迷夢。二十六年七月,豐臣秀吉死。同年冬,中朝海軍在朝鮮南海與日軍決戰,日軍幾乎全部被殲。豐臣秀吉發動的第二次侵朝戰爭失敗。

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東來

16世紀時,歐洲的一部分國家,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殖民主義者對東方的掠奪,始於葡萄牙和西班牙,其次是荷蘭。

葡萄牙於武宗正德六年(1511)攻佔了當時南洋貿易集中地滿剌加,隨即侵犯中國東南海域,劫奪商旅,掠賣人口,販運違禁物品,甚至武裝襲擊廣東沿海地區。十二年,葡人強佔珠江口的屯門島,築室屯寨,又以通商名義,派使至北京,但被驅逐。嘉靖二年(1523),明朝軍民在廣東新會海面擊敗葡船,繳獲其佛郎機炮。此後,明朝政府即嚴禁與葡人貿易,並封鎖了全部通商口岸。葡萄牙人在廣東被逐後,又北竄浙江、福建,與倭寇勾結,強佔雙嶼(今浙江象山港外)和浯嶼(今金門),在雙嶼修房屋,設官吏,居留葡人達一千二百人之多。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中國軍民先後收復雙嶼、浯嶼,給入侵者以沉重打擊。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又改變手法,買通明朝海道副使汪柏,佯言商船遭風暴,請求准其在壕鏡澳(今澳門)居住,並曬晾貨物。三十六年,更以租借為名,霸佔不去。他們在此地建築炮台、城垛,眾至萬人,久居不走,以作為侵略中國的據點。

追隨葡萄牙人來到東方的西班牙人於隆慶五年(1572)侵佔呂宋島,開始派艦隊騷擾中國海面,並在呂宋多次屠殺華僑,引起華僑的堅決反抗。

萬曆二十九年(1601),荷蘭殖民主義者繼葡、西之後派艦隊來東方,於三十二年侵入澎湖嶼(今澎湖列島),被擊敗後,又轉而侵佔台灣。天啟四年(1624)和六年,荷蘭和西班牙分別侵佔台灣島的南北各半。此後,這兩個侵略者在台灣北部展開激烈的爭奪戰。崇禎十五年(1642),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