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 經濟狀況

党項族在唐末、五代時期,奴隸制有了很大發展。西夏景宗李元昊建國稱帝,從奴隸制轉化為早期封建制,即領主封建制。11、12世紀之交崇宗統治時期,轉變為更加成熟的地主封建制。

土地佔有狀況

夏國的土地佔有制,大體上有以下幾種形式。

國有或皇室所有

皇帝代表國家直接掌握規模龐大的「御庄」和其他廣大的閑田曠土,具有國有性質。河渠、水利也主要掌握在國家手中。

貴族和官僚所有

党項貴族首領都佔有大量土地,它一部分來源於原部族所有的土地,一部分是皇帝的賜予。貴族官僚們也多乘勢豪奪。一些漢人士子、吐蕃首領與回鶻上層人物被夏國授予官職,也因此獲得一定份額的土地。愈到後來,官僚佔地的數量就愈大。

寺院所有

夏國崇佛,境內寺廟林立。上層僧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起著特殊的作用,成為統治者有力的助手。寺廟從夏廷得到豐厚的布施,擁有大量土地,並開設質房,發放高利貸。

農牧民小土地所有

在夏、宋鄰接的沿邊地帶居住的「蕃部」和「屬羌」,常有將土地買賣及抵押的事實。夏國存在有個體小農牧民以至中小的庶民地主或牧主。西夏仁宗時修訂的《天盛年改定新律》規定:生荒地歸開墾者所有,其本人和族人可永遠佔有,並有權出賣。這證明農牧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是得到法律承認的。

農業和畜牧業

党項人原來主要從事畜牧業。李繼遷提倡墾殖,興修水利,使境內農業生產有所發展。李德明統治時期,國內相對安定,農業出現興盛局面。夏國的主要農產區,除東部的橫山,西部的天都、馬銜山一帶外,還有興慶府、西平府,甘、涼諸州之地。這些地區土宜種植,特別是興慶府、西平府地區有良好的水利條件,歷代所開鑿的大小水渠甚多。景宗李元昊又興修了從今青銅峽至平羅的水利工程,世稱「昊王渠」或「李王渠」。因此,這一帶成為夏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基地。河西、隴右地區歷來是著名的牧區,但也有相當發達的農業。甘、涼兩州利用祁連山的融雪水灌溉。夏國在許多地區都有所謂「御倉」的設置,大量收儲糧食。

夏國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產品種,基本上與漢族地區相同。糧食作物有麥、大麥、蕎麥、青稞、糜粟、稻、豌豆、黑豆、蓽豆等。蔬菜有芥菜、香菜、蔓菁、蘿蔔、茄子、胡蘿蔔、蔥、蒜、韭菜等。水果、藥材也有栽培。耕作農具有鏵犁、鐮、鋤、鍬、碌碡、子耬、耙、扻(坎)等。牛耕已普遍採用。從事農耕的多是漢人,但也有一部分從事畜牧的党項人開始轉事農耕。

党項、吐蕃和回鶻人則以畜牧業為主,橫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帶是良好的牧場。牲畜品種以羊、馬、牛、駝為主,還有驢、騾、豬等。國家設有群牧司以管理畜牧,官營的畜牧業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

手工業

手工業主要由官府控制工匠生產。夏國設有文思院、工藝院以及金工司、絹織院、鐵工院、木工院、造紙院、磚瓦院、出車院等機構,管理各種手工業生產,為王家服務。

毛紡織業

夏國毛皮原料豐富,毛紡織業發達。產品有氆氌、毛布、氈、毯等,它們是党項人製作帳幕、衣服、被單、帽、鞋、襪等的原料,也是對外交易的重要物資。

冶鐵和金屬製造業

景宗在夏州東境曾置冶鐵務,管領鐵礦的開採和冶煉。現存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畫中有鍛鐵圖,圖中二人持錘鍛鐵,一人在豎式的風箱後鼓風。1976年在夏王陵區出土的鎏金銅牛,形體碩大,重達一百八十八千克,形態逼真,顯示了當時高超的冶鑄工藝水平。

兵器製造業

夏國統治者十分重視兵器製造。景宗曾在其官廳東廂後設有鍛造作坊。兵器的種類有弓箭、槍、劍、鍬、、斤、斧、刀等,工巧質優。鎧甲片採用冷鍛工藝製造,堅滑晶瑩,非一般箭弩所能射透。夏國鑄造的劍有「天下第一」的美譽。但因金屬資源貧乏,無法自給,常遣使赴宋購買兵器;或者將購到的鐵就地打造,再運回本國。

陶瓷業

寧夏靈武發現的夏國瓷器,器壁很薄,瓷胎呈灰白色,胎質欠細膩,有的成型不規整,釉為白色,但不穩定,器表下部及圈足部分都不掛釉,器底有砂痕,其質量顯然不能與宋瓷相比。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發現的醬褐色釉剔花瓶,瓶身上刻有牡丹花紋畫式,其形制與花式凝重大方,是夏國瓷器的精品。

雕版印刷業

夏國從宋、金輸入大量漢文典籍。金平陽的印本在夏國銷行。夏國刻印書籍,以佛經為多。現存的印本書籍有崇宗正德六年(1132)刻行的《音同》,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刊行的《番漢合時掌中珠》,桓宗天慶七年(1200)雕印的《密咒圓因往生集》等。乾祐二十年,仁宗就大度民寺作大法會,一次就散施刻印的夏、漢文《觀彌勒上升兜率天經》十萬卷,漢文《金剛普賢行願經》《觀音經》等五萬卷。佛經之外,還刻印詩、文、小說、諺語、文字、音韻、法律、醫術、日曆、卜筮、咒文等書籍,以及大量以西夏文翻譯的漢籍,包括儒家經籍、諸子、史傳、兵書、醫書以及版畫,等等。政府設有「刻字司」,作為官家的出版機構。

商業和貿易

夏國前期,主要是與宋朝進行貿易;後期則與金國。夏與宋、金間的貿易,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在雙方邊境設立榷場,進行大宗貨物交易

宋朝利用開閉榷場貿易,對夏國進行牽制,以期達到安邊綏遠的政治效果。

和市

在沿邊開設小規模榷場,主要用於滿足雙方邊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宋朝在河東路、陝西路的久良津、吳堡、銀星、金湯、白豹、蝦麻、折姜等地都辟有和市。如1002年,李繼遷所部在赤沙川、橐駝口各置「會」貿易。「會」是一種定期的集市。

通過貢使進行貿易

夏國的使節每年按規定到開封輸貢,宋朝政府除優予回賜外,還聽任使者在京自便貿易。這種貿易往往規模甚大,獲得甚豐。夏與遼也通過貢使進行貿易。上京臨潢驛、中京來賓館都設有接待夏使的處所。夏使入境,允許沿途私相貿易。後期夏、金的貿易中,夏使進入金境便同富商交易,到達中都後留都亭貿易。

夏國從宋、金取得的商品主要為繒、帛、羅、綺、香葯、瓷器、漆器、姜、桂等。茶葉是夏國最感興趣的商品。它除了供夏人消費之外,還用來與西北鄰部交易,牟取厚利。夏國也圖多方貿取鐵製品,但遼、金都嚴禁鐵器外流。夏國的輸出品有羊、馬、牛、駱駝、鹽、玉、氈毯、甘草、蜜、蠟、麝香、毛褐、羱羚角、硇砂、柴胡、蓯蓉、大黃、紅花、翎毛等。其中以牲畜、毛皮製品和毛紡織品為大宗。鹽州一帶所產的青鹽,品質純凈,略帶青綠色。早在夏國建國之前,當地人民從鹽湖中取得鹽粒,運往關中,供應內地人民的需要,再購回糧食等生產必需物品。其後,夏國壟斷鹽產,成為重要的財政收入,強求宋朝政府收購,以換取物資。宋朝為了保障解鹽(解州所產)的專賣利益,總是加以拒絕,並嚴禁私販入境。但因為青鹽價低而質優,走私之風無法禁絕,且私販的數量相當巨大。藥材中,夏國所產的大黃最負盛名,商人遠販到各地。夏國地處中國與中亞地區往來的要道。它從回鶻或中亞商人那裡抽取實物或承買轉賣,從中獲取厚利。為了便利交通,夏國修築驛道,通貫全境。東西二十五驛,南北十驛,從興慶府東北行十二驛可至契丹。驛道的興修便利了商業的發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