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高度發展的宋代經濟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時代,宋代是經濟發展迅猛的時期,無論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農業

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由於人口的增加,墾田面積的擴大,鐵制工具製作進步,耕作技術的提高,產量倍增,以及經濟作物的擴大,多種經營的展開,從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為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口和墾田的增加

封建時代的生產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因而人口的增長和減少,對社會生產具有直接影響。宋代人口就其總趨勢看,一直是增長著的。

經過唐末、五代以來的長期戰亂,宋太宗趙炅末年(997),全國戶口統計僅有四百一十三萬二千五百七十六戶。宋真宗趙恆末年(1021),增加到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戶,一千九百九十三萬零三百二十口。宋仁宗趙禎末年(1063),增加到一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三百一十七戶,二千六百四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一口。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增加到一千二百九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一戶,二千九百零九萬二千一百八十五口。宋徽宗趙佶大觀四年(1110),更增加到二千零八十八萬二千二百五十八戶,四千六百七十三萬四千七百八十四口。宋代戶口統計一般只計男丁,戶口數字中的口數乃指男丁的人數。按每戶實際平均五口計算,宋徽宗時全國人口約為一億,這是前代所未達到的。北宋國土小於漢、唐,但人口則多於漢、唐,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口分布密度都高於漢、唐,這是宋代農業生產遠遠超過漢、唐的一個重要條件。

南宋國土比北宋約減少五分之二,而農業生產發達地區都在南宋境內。南宋初,除四川、廣南等地外,東南一帶遭受嚴重的兵燹破壞,如在建炎末,產米最豐富的平江府(今江蘇蘇州)在金軍屠殺和官兵荼毒之餘,加上瘟疫,死亡五十萬人,僅剩十分之一二的人口。明州(今浙江寧波)、洪州(今江西南昌)等地都遭受金軍屠城的慘禍。但是,由於北方勞動人民大批南遷,和南方農民共同辛勤勞動,使南宋的農業生產,較快地得到恢複和發展。

宋高宗趙構末年(1161),南宋全國戶口統計為一千一百三十六萬四千三百七十七戶,二千四百二十萬二千三百口,此後戶口數或升或降,至宋寧宗末年(1223),全國戶口統計為一千二百六十七萬零八百戶,二千八百三十二萬口。依每戶實際平均五口計算,南宋自孝宗至寧宗時,人口約有六千萬左右。南宋與金朝、元朝接壤的淮南路、京西南路、荊湖北路等,戶口比北宋減少,但在腹地的某些路,人口仍有所增長。如自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至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兩浙路自一百九十七萬五千戶增至二百二十二萬零三百戶,江西路自一百五十五萬一千八百五十八戶增至二百二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三戶,湖南路自九十五萬二千三百九十八戶增至一百二十五萬一千二百戶,福建路自一百零六萬一千七百五十九戶增至一百五十九萬九千二百一十四戶,成都府路自八十八萬二千五百一十九戶增至一百一十三萬九千七百九十戶。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墾田面積也不斷擴大。宋代平原地帶已大部墾闢,如浙西平江府一帶,「四郊無曠土,隨高下悉為田」。「江(江南路)、浙(兩浙路)之田,不以肥瘠,民爭尺寸」。「兩川地狹生齒繁,無尺寸曠土」。在山陵地區,尤其是南方各路,還到處「墾山為田」,開墾了大批梯田。「梯田」一詞即起源於宋代。宋代梯田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如福建路大部分耕田都是梯田。建康府(今江蘇南京)的上元和江寧縣,寧國府的宣城縣(今屬安徽),山田約佔耕田的半數。由於廣大農民的積極墾闢,宋代墾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據官方統計,宋太宗至道二年(996)為三億一千二百五十二萬五千一百二十五畝,而至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即達五億二千四百七十五萬八千四百三十二畝,二十五年間增長了百分之六十八。由於品官形勢之家的隱田漏稅,宋仁宗時登錄在國家版籍上的僅二億二千八百萬餘畝,以後雖有所回升,到宋神宗趙頊時,僅達四億六千一百六十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七畝。根據宋神宗時人口增長情況,以及宋代農戶生產能力估計,北宋時墾田可達七億至七億五千萬畝,超過漢唐時期的墾田數。

農田水利的發展

北宋時,農民儘可能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因地制宜地開墾農田。長江下游各地,圩田(圍田)大有增加。北宋中期,僅宣州(今安徽宣城)到池州(今屬安徽),就有千區以上的圩田。不少圩田,圩長數十里,圍墾田達數百頃、上千頃。例如永豐圩、萬春圩、陶新圩等,就是這類著名的圩田。圩田能防旱抗澇,使收穫可得到較多保證,成為當時的穩產高產田。絳州(今山西新絳)農民人工引馬壁谷水淤田,使河床淤泥入田,因而原來畝收谷五七斗的鹽鹼地,變成了良田,每畝可收二三石。江淮農民還墾殖數量甚多的沙田。福建、江西等路農民,還「緣山導泉」,在山田種植水稻。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南宋也比較重視水利建設,僅在五十年內,各地就興建或修復了一批較大的水利工程。如:潭州(今湖南長沙)的龜塘,可溉田萬頃;興元府(今陝西漢中)的山河堰,溉田九千三百三十多頃;鎮江府練湖的七十二源,溉田在萬頃以上。江東路不少州縣也盛行圩田。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的耕地,圩田十居八九。浙西路圍田相望,據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統計,達一千四百八十多所。澱山湖四周被圍墾幾十萬畝。兩宋在東南地區興修圩田、圍田之類,實際上即是對低洼地的改造與墾殖。然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豪勢之家霸佔水利、圍湖造田,平時壟斷水利,一遇澇災則以鄰為壑,又對農業生產發生不利的影響。如紹興府著名的鑒湖,灌溉面積幾乎占會稽縣農田的一半,由於豪強富戶不斷侵耕包占,至宋寧宗時,幾乎喪失了灌溉效能。

農具的改進

宋時農具製作不但數量大、質量好,而且品種多。鐵制犁鏵已經多樣化,主要有尖頭、圓頭兩種,適用於耕作不同的土壤。碎土疏土用的鐵耙,安裝在耬車車腳上的鐵鏵,除草用的彎鋤,在北宋中原和華北地區已普遍使用,說明耕作程序增多,農民對精耕細作更加註意。鐵耙、䦆頭、鍘刀、鐮刀等形制也有改進,輕巧耐用。戽水灌田的龍骨翻車,有全用腳踏和用牛拉的兩種,已為南方農民普遍使用。南方山田的大量墾闢,使用了高轉筒車,依靠水力推動,引水上山。其他如插秧用的秧馬、中耕用的雲盪等則是宋代的創造,對農業生產也有一定的作用。

作物品種的交流 畝產量的提高 複種技術的推廣

北宋結束了十國割據局面,消除了南、北方交通的障礙,各地農民得以彼此交流培育農作物的經驗。宋太宗曾命江南、兩浙、荊湖、嶺南、福建等路各州官員,勸諭百姓種植粟、麥、黍、豆,由淮北提供種子,江北各州則學習南方,廣種水稻。此後,河北、河東、京西、京東等路都逐步推廣種稻。淤田辦法推行之後,北方種稻面積更為擴大。籽滿粒大的天竺綠豆在北宋時引進,西瓜從遼代時自中國西部邊疆傳至中國北部契丹統治區,南宋初傳到江南地區,逐漸為各路所普遍種植。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宋真宗時推廣到江南、兩浙以及淮南諸路。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強,並且「不擇地而生」,適於普遍種植,從而擴大了稻的栽種面積。南方農民還培育出許多優良稻種,如蘇州的師婆粳、箭子稻,洛陽的和尚稻等。這類優良品種,僅秈稻就達幾十種之多,糯稻也不下一二十種。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宋代農業在精耕細作方面有進一步的完善。其中尤以兩浙路精耕細作居全國之最。其精耕細作的方式已比較完善,不僅深耕細耙,而且在育秧、灌溉、糞肥、中耕管理、換茬等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因地制宜地種植糧食作物。

由於優良品種的培育和交流,比較普遍地實行精耕細作,提高了農田單位面積產量。北宋兩浙路產量最高,蘇州一般年成每畝產米二至三石。南宋自四川至長江下游,一般都可產米二至三石,還出現了畝產稻穀六七石的高產紀錄。

在宋代複種技術也得到了推廣。自大江以南,稻米普遍分「早禾」和「晚禾」兩種,種植和收穫的時間不同,但一般並非雙季稻。南宋時,由於愛吃面的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佃客繳租,在不少場合下,只納稻,不納麥,促使冬麥和晚稻兩熟製得到大面積推廣,成為長江流域相當普及的耕作制度,改變了南方種麥較少的狀況。實行複種,一般可畝產稻麥三四石。此外,在閩廣一帶已出現雙季稻,然而僅限於膏腴的農田種植,尚不普遍。由於提高畝產量和增加複種指數,宋代耕田的利用率大為提高,這是農業史上的重大變革,宋代以後的糧食生產仍大體沿襲了這個發展方向。

經濟作物的發展 專業化程度的提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