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北宋政治

北宋建國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北宋建國和消滅諸割據勢力

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後周世宗柴榮病死,他的幼子柴宗訓繼位。次年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率軍返回開封,奪取皇位,建立了宋朝,改年號為建隆,定都於開封。

宋朝建立時,北邊有勁敵遼朝和在遼朝控制下的北漢,南方有吳越、南唐、荊南、南漢、後蜀等割據政權。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依照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首先集中兵力進攻經濟富庶的南方諸國,準備在此後北向收復燕(今北京)雲(今山西大同)等州。

乾德元年(963),宋太祖出兵荊南,佔領江陵府(今湖北荊州),荊南主高繼沖投降,宋軍繼續向湖南進發,擊敗抵禦的守軍,擒湖南主周保權,平定了湖南。

乾德二年至三年,宋軍自劍門、夔峽兩路進攻後蜀,連敗後蜀軍的反抗,迫使後蜀主孟昶歸降。

開寶三年(970)至四年,宋發兵嶺南,負隅興王府(今廣東廣州)的南漢主劉鋹投降。

開寶七年至八年,宋發兵進攻南唐,戰艦沿江而下,殲滅南唐軍主力,包圍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南唐主李煜投降。

宋太宗趙炅繼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相繼納土歸附,兩浙、福建亦納入宋的版圖。

宋太祖曾兩次發兵進攻北漢,未獲克捷。太平興國四年(979)初,宋太宗親率大軍北征,他採用了圍城打援的戰法,派潘美等率軍四面合圍太原,並擊敗了遼朝援兵,北漢主劉繼元被迫投降。至此,安史之亂以來的兩百多年的藩鎮割據局面基本上結束了。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空前加強

在消滅各封建割據政權的同時,宋太祖、宋太宗還逐步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統治。安史之亂以來,藩鎮之所以能夠與中央皇室對抗,主要在他們「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掌握和控制了地方的各種權力。為改變這種情況,宋太祖採取如下措施:

⑴稍奪其權。為削弱節度使的行政權力,把節度使駐地以外的州郡——「支郡」直屬京師。同時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出任知州、知縣,「列郡各得自達於京師,以京官權知」。這一制度逐步推行後,到宋太宗初年,西北邊境州郡也都換上了文官。宋代雖然保留了節度使的名義,但在北宋初年,事實上已降為某一州郡的長官,後來更徒具空名,而不到節度使駐地赴任。即使如此,宋太祖仍恐州郡長官專權,一面採取三年一易的辦法,使州郡長官頻頻調動,一面又設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權,利用通判與知州之間的相互制約,使一州之政不致為知州把持,防止偏離中央政府的統治軌道。

⑵制其錢穀。宋初於各路設置轉運使,將一路所屬州縣財賦,除「諸州度支經費」外,全部運輸至宋統治中心開封。前此藩鎮以「留州」、「留使」等名目而截留的財物,一律收歸中央。

⑶收其精兵。宋太祖繼承了周世宗的許多做法,派遣使臣到各地,選拔藩鎮轄屬的軍隊,「凡其材力伎藝有過人者,皆收補禁兵,聚之京師,以備宿衛」。藩鎮的兵權也逐步被剝奪凈盡。與此同時,在次第削平南方諸國後,下令拆毀江南、荊湖、川峽諸地的城郭,於是可能被藩鎮用來抗拒中央的城防也被撤除了。

宋太宗趙炅(939~997)

宋代第二代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最初名匡義,太祖時改名光義,自己稱帝後又改名炅。趙炅在位期間(976~997)極大強化了中央集權,不僅大量招考文官任職,而且軍事上確立了強幹弱枝、限制節度使權力等政策,為後來北宋積貧積弱埋下了隱患。但是趙炅愛看書倒是留下了一段佳話:趙炅曾下令編修一部叫作《太平總類》的類書。書編好後,他決定每天看三卷。有人擔心他這樣讀書會太累,就勸他少讀些,他卻說:「我天性就喜歡讀書,讀起書來神清氣爽,怎麼會勞累呢?而且只要打開書卷就會有收穫,時間也不會被浪費。」這也就是成語「開卷有益」的來歷。趙炅最終用了一年的時間讀完了這部巨著,原書名也被改成了《太平御覽》。

在上述變革之下,全國各地的「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從而極大地加強了中央政府的統治力量。就宋代行政體制看,「收鄉長、鎮將之權悉歸於縣,收縣之權悉歸於州,收州之權悉歸於監司,收監司之權悉歸於朝廷」,「以大系小,絲牽繩連,總合於上」,把中央集權制強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前此那些藩鎮割據勢力被完全剷除。在宋朝統治的三百餘年中造成一個「無腹心之患」的統一的政治局面。

軍隊和官僚機構是維護和運轉中央集權制的兩個重要工具,宋太祖、太宗採取種種防微杜漸的政策和措施,極力使這兩個工具適應專制主義的需要,從而表現了皇帝權力的空前加強。范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從小軍官到殿前都點檢,又從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十分懂得軍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太祖、太宗所制定的軍事政策便具有了極其鮮明的時代特點。

潘美(925~991)

北宋將領。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曾「平嶺表、定江南、征太原、鎮北門」,可謂戰功赫赫。在嗜殺、勇猛的一面外,他也有著令人稱道的另一面,比如他主動收養了後周世宗的幼子,待其像親生兒子一樣。另外《宋史》曾記載,潘美在行軍作戰時,若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並嚴懲違犯軍令者,一些罪過不大的人也會被處死。他的部下李超負責行刑,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會暗中暫緩行刑,等潘美怒氣平息、冷靜下來後再定奪。潘美並不怪罪,也由此避免了不少錯誤。由此可見,潘美是個性格剛烈、胸懷大度的將領,不能和楊家將演義中的那個「潘仁美」畫等號。但由於在北伐遼朝失敗受詔撤軍時,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冒險迎敵,導致楊業全軍覆沒,楊業被俘身亡。為此,潘美被削三任。

有關「杯酒釋兵權」的記載雖富有戲劇性,未必全都屬實,但與趙匡胤一道起家,並作為趙匡胤的義社兄弟的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大將不再掌握軍權,則是極為明確的事實。以後又廢除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禁軍領兵權之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宋初制軍的這些措施都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與此同時,宋初還建立了不同於前朝的樞密院,設樞密使,主管調動全國軍隊,分掌軍政大權。樞密使與三帥各有所司:「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調兵權與領兵權析而為二,各自獨立,相互制約,有利於皇權的控制。

宋太祖總結了歷代的統治經驗,認為「可以為百代之利者,唯養兵也」,因而確定了募兵養兵制度。宋政府每年招募大量兵士,特別是荒年募兵更成為一項定製,其後的嗣君們謹守不變。被迫離開土地的農民以及流浪漢,所謂「失職獷悍之徒」,還有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饑民,這些本來足以危害宋專制統治的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募兵養兵制度,轉化為維護宋專制統治的軍事力量。

歷代統治者都依賴軍隊以加強其專制統治。趙宋王朝對軍隊依賴的程度更超過前代。宋東京開封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實現其「強幹弱枝」、「由中制外」的政策,就只能把重兵屯聚在京畿。於是「舉天下之兵宿於京師」,「屯兵於內,連營畿甸」,「以兵為險」,便成為宋王朝的基本方針。趙匡胤之所以重視募兵養兵制度,這是重要原因。宋初統治者雖然從根本上認為養兵「為百代利」,但又恐怕軍隊也可能因這樣那樣的事故而發生變亂,因而又制定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加以預防,其中主要的有:

⑴兵將分離政策。利用更戍法,將屯駐在開封的禁軍輪番到各地戍守,或移屯就糧,定期更換。名義上使士兵們「習山川勞苦,遠妻孥懷土之戀」,實際上是借著士兵們的經常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以避免對皇權造成威脅。

⑵內外相維政策。宋太祖把全部軍隊分為兩半,一半屯駐京畿,一半戍守各地。宋神宗趙頊對這種做法加以解釋說:「藝祖養兵止二十二萬,京師十萬餘,諸道十萬餘。使京師之兵足以制諸道,則無外亂,合諸道之兵足以當京師,則無內變。內外相制,無偏重之患。」實際上,這種「內外相制」的政策,不僅體現於京師與諸道之間,而且也體現於皇城內外、開封與府畿各縣之間兵力的平衡。在這種政策的作用下,軍事能力無形中削弱了不少。

⑶「守內虛外」政策。宋初統治者目睹五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