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遼的建國和它的發展

遼太祖所建立的國家是契丹奴隸主階級用以統治奴隸的機器。9世紀後期,契丹人犯罪罰作奴隸的現象已在發展,並且規定了「籍沒之法」(免除民籍,罰作奴隸)。連年對外作戰的勝利,又俘掠了至少有十幾萬人之多的外族奴隸。貴族和奴隸兩個對立階級的形成以及大量外族分子的湧入,都使得古老的氏族部落組織無法再進行管理。遼太祖在漢人官員的幫助下,參照漢族國家的模式,建立起初具規模的國家機器。他自稱天皇帝,並廢除選舉制,確立皇權世襲制,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皇帝有自己的侍衛軍。契丹國家按地區統治各族居民,並制定了法律。神冊三年(918),遼太祖在潢河以北建造了皇都(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漢人康默記、賈去疑等監工營建。新建的皇都(後更名上京臨潢府)成為契丹國家的統治中心。五年,遼太祖從侄耶律魯不古和耶律突呂不仿漢字偏旁,製成契丹大字。以後遼太祖弟耶律迭剌又參考回鶻的造字法製成契丹小字。

遼太祖建立國家後,繼續向南深入漢地擄掠,在西北和東北展開大規模的征伐。向西征討原屬突厥和回鶻統治下的各游牧部落,北至鄂爾渾河畔,西至甘州。天贊四年(925),甘州回鶻可汗向契丹國遣使貢獻。這年冬天,遼太祖又向東攻打渤海國。次年,佔領扶余,進圍渤海國都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南東京城)。渤海國王大諲出降。遼太祖滅渤海後,在這裡建東丹國,封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統治渤海地區。天顯元年(926)七月,遼太祖自忽汗城還軍,在扶余(今吉林農安境)病死。

遼太祖建國前後,俘虜了大批漢人,並佔領了封建制的漢地。渤海國在唐代也完全接受了漢文明並實行封建制的統治。契丹貴族中由此出現兩種不同的政治主張。遼太祖的長子耶律倍嚮往漢族的封建文明,次子耶律德光則主張實行契丹的奴隸制統治。遼太祖死後,耶律德光得到遼太祖的皇后述律皇后的支持,被立為皇帝(遼太宗)。耶律倍遭到排斥,逃奔後唐。

遼五京

遼上京、中京、東京、南京、西京的總稱。遼太祖神冊三年(918)建國修建皇都。會同元年(938),遼太宗名皇都為上京,設臨潢府。遼太祖滅渤海後,建東丹國。天顯三年(928),遼太宗遷渤海居民於東平郡,升號南京。會同元年,得後晉所獻燕雲十六州地,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原南京改稱東京遼陽府。上京、東京、南京於同年設立,合稱三京。統和二十五年(1007),遼聖宗在奚王牙帳建立新都,號中京大定府,與原三京合稱為四京。重熙十三年(1044),遼興宗升大同軍為西京大同府。遼興宗以後,始有五京。五京是各地區的統治中心,各領有軍州府縣,故又稱五京道。五京長官均稱留守,由契丹皇族或後族重臣擔任。

遼太宗耶律德光繼位後,領兵南下擄掠。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冊封他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史稱後晉。晉國成為遼的屬邦。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地奉獻給契丹。會同五年(942),石敬瑭死,子重貴(晉出帝)繼位,不向契丹稱臣,遼太宗發大軍攻晉,從河北直抵晉都開封。晉出帝投降。大同元年(947)正月,遼太宗領兵入開封城。遼太宗滅晉後,正式建立國號為大遼國。

遼太宗並沒有在漢地建立統治,而是按照奴隸制的傳統,把晉國的宮女、宦官、百工等作為奴隸擄走,連同晉宮的財寶,運回上京臨潢府。遼兵滅晉過程中,四處擄掠人口和財物,稱為「打草谷」。各地人民紛起反抗,遼兵遭到沉重打擊。遼太宗慨嘆說:「不知中原的人,難治如此!」在返回上京的路上,病死在欒城(今屬河北)。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稱帝,建立後漢,進駐開封。

兒皇帝

五代時,後唐節度使石敬瑭在連年征戰中實力不斷增強,遂起反唐之心,於是秘密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石敬瑭建立後晉稱帝後,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承諾每年給契丹布帛三十萬匹。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鐵蹄之下。以後燕雲十六州成為遼南下掠奪中原的基地,使北方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貽害長達四百年。石敬瑭對於契丹百依百順,非常謹慎,每次書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別,稱太宗為「父皇帝」,自稱「臣」,為「兒皇帝」。至此後世也將「兒皇帝」作為叛臣的代稱。

遼太宗死後,遼貴族耶律安摶等在回軍途中,擁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世宗)即皇帝位,遼述律皇太后在上京另立遼太祖第三子耶律李胡為帝。遼世宗領兵返上京,述律後與耶律李胡被迫降服。應曆元年(951),遼世宗領兵南下攻打後周(漢樞密使郭威篡漢建立周國)。行軍路上,遼貴族耶律察割謀殺了世宗。隨軍南行的遼太宗子耶律璟殺耶律察割,繼帝位(穆宗)。

遼穆宗統治時期,脅迫民戶做奴隸,擴大奴隸佔有,並加強了對奴隸的鎮壓。貴族中也多次出現謀反事件,都被鎮壓。保寧元年(969)二月穆宗出獵時,近侍奴隸小哥等六人,殺穆宗。小哥等逃入民間,在五年之後被捕獲處死。

遼穆宗死後,遼朝的契丹和漢族官員,擁立世宗子耶律賢(景宗)繼位。遼景宗在位時,擁立他的南院樞密使、統領漢軍的高勛,使人謀殺統領契丹兵馬的北院樞密使蕭思溫。高勛因此被處死。此後,南院樞密使由南京幽都府(今北京)留守、薊州玉田人韓匡嗣代領。乾亨元年(979),宋太宗趙炅領兵北上,消滅了遼朝支持的北漢(後周代漢後,劉知遠弟劉崇在太原建北漢國),進而攻打遼南京。韓匡嗣子韓德讓代父守南京,與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擊敗宋兵,以功升任南院樞密使,權勢日盛。

乾亨四年九月,遼景宗病死,子遼聖宗耶律隆緒繼位,年僅十二歲。承天皇太后執政,寵信韓德讓(後賜姓名耶律隆運)。統和四年(986)六月,宋太宗派兵北伐。承天皇太后與遼聖宗至南京督戰,宋兵大敗。十七年,聖宗領兵南下,次年正月至瀛州(今河北河間),大敗宋軍。二十二年,再度南下,與宋軍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訂立澶淵之盟。兩國各守舊界,此後不再有大的戰事。

遼朝西境的韃靼,這時有了較快的發展,已開始形成部落聯盟。遼聖宗在古可敦城設鎮州(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達桑東北古回鶻城),鎮壓北方諸部。統和二十九年,對韃靼採取分部統治的辦法,遼向各部落分別派遣節度使統治。韃靼諸部殺遼節度使,起兵反抗。遼發大軍鎮壓,韃靼兵敗降遼,每年向遼進貢馬駝和皮張。

韃靼以西的甘州回鶻不再向遼朝貢。統和二十六年,遼兵進討甘州回鶻,直抵肅州(今甘肅酒泉)。世居高昌的西州回鶻阿廝蘭汗也在遼聖宗時派遣使臣來遼貢獻。

遼聖宗發動了東侵高麗的戰爭。統和十年十二月,遼兵東侵,次年,高麗請和。遼冊封高麗國王。二十八年,高麗國王穆宗被貴族康兆謀殺,遼聖宗親率大兵東侵,直抵高麗都城開京。此後,遼與高麗連年作戰。開泰九年(1020),高麗國王顯宗請和,向遼納貢。

遼聖宗在向周鄰諸國擴展勢力的同時,在遼國內實行了削弱奴隸制的措施,確立了封建制的統治。一些俘掠奴隸取得平民的地位。聖宗時,還修訂法律,主人不得任意殺死奴隸。契丹人與漢人犯法同等治罪。聖宗又在上京以南的奚族舊地建新都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大名城)。中京城由燕薊地區的良工巧匠建造,依仿漢人城市規模。這一時期,以玉田(今屬河北)韓氏為代表的漢人地主勢力有了很大的增長。漢族的封建文明也逐漸為契丹貴族所接受。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學習漢族的統治方法,又能吟詩作曲。漢文明在遼朝得到進一步的傳播。遼朝在聖宗統治下,形成全盛時期。

承天皇太后死於統和二十七年。此後,遼聖宗親自執政,至景福元年(1031)六月病死,子耶律宗真(興宗)即位。清寧元年(1055)興宗死,子耶律洪基(道宗)繼位。遼道宗統治時期長達四十五年,遼朝進入衰亂時期。

遼興宗、道宗朝,契丹貴族之間不斷相互傾軋。興宗為聖宗元妃蕭耨斤所生,由聖宗齊天后收養。興宗十六歲即位,元妃謀奪政權,自立為皇太后,迫使齊天后自殺,又密謀廢興宗,另立少子耶律重元。耶律重元密告興宗。興宗將皇太后廢黜。

遼道宗即位,尊耶律重元為皇太叔,加號天下兵馬大元帥。清寧九年七月,耶律重元與子耶律涅魯古等謀反,道宗平宿衛軍亂,耶律重元兵敗自殺。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平亂有功,權勢顯赫,與漢人官員北府宰相張孝傑勾結,專擅朝政。大(太)康元年(1075),太子耶律濬十八歲,參與朝政,兼領北、南院樞密使事。耶律乙辛與張孝傑誣陷太子生母宣懿皇后與伶人私通。宣懿後受誣自盡。三年,又誣告太子陰謀廢帝。太子被囚禁在上京,耶律乙辛派人將太子暗殺。耶律乙辛藉此興起大獄,貴族官員多人因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