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建國前的情況

契丹族在建立國家以前,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契丹族長期流傳著古老的傳說:在不能確指的時代,有男子乘白馬自潢河(西拉木倫河)而來,女子乘青牛車自土河(老哈河)而來,相遇為配偶,生八子。他們的子孫組成為八個部落。這個傳說表明:契丹自母系氏族制過渡到父系氏族制時,主要的活動地區即在潢河、土河流域。互為兄弟的八個部落來自共同的男祖先。

歷史文獻上關於契丹族的確實記載,開始於北魏登國四年(389)。北魏時,契丹各部落已開始對外擄掠,並以馬匹、皮毛與北魏交換物品。八個部落各自獨立活動,並未形成聯合。八部落的名稱是悉萬丹、阿大何、具伏弗、郁羽陵、日連、匹黎爾、叱六於、羽真侯。他們經營游牧生活,以車馬為家,逐水草遷徙。

北朝時,契丹一再遭到北魏和北齊的打擊,對外的發展受到阻遏。隋朝時,隋將韋雲起曾發大軍攻打契丹,契丹遭到慘重的失敗,喪失了大批的人口和牲畜。對外作戰的需要促使契丹各部走向聯合,每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有征伐由酋帥聚議,興兵則合符契。唐朝初年,契丹八部開始組成部落聯盟。聯盟長由大賀氏選充,有勝兵四萬。契丹別部孫氏(審密)與大賀氏聯盟通婚姻。此外,還有一些契丹部落受唐朝統轄,不在聯盟之內。唐太宗貞觀時,大賀氏聯盟依附於唐朝。唐朝在契丹住地設松漠都督府,加號大賀氏聯盟長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各部落長稱刺史,唐朝以營州都督控制松漠。

武則天統治時期,契丹大賀氏聯盟長李盡忠(唐所賜姓名)與別部孫萬榮,殺唐營州都督趙文翙,佔據營州(遼寧大小凌河流域,治柳城,今朝陽)一帶反唐。武則天派遣二十八名大將出擊契丹。李盡忠在作戰中敗死。孫萬榮代領部眾南下,武后發大軍出戰,大敗,孫萬榮攻掠幽州(今北京)。唐朝再發大軍出擊,並聯絡契丹鄰族奚兵夾擊契丹,孫萬榮敗死。契丹大賀氏聯盟遭到沉重打擊。這時,突厥又在北方建立強大的國家。契丹背唐,依附於突厥,約二十年。

唐玄宗時,突厥逐漸衰落,契丹聯盟長失活再度附唐。唐朝仍加號松漠都督,又號靜析軍大使。大約從突厥統治時期,聯盟中統領兵馬的軍事首長的地位益加顯要,唐朝加號為靜析軍副大使。軍事首長可突於一再操縱聯盟長的選舉,甚至殺死大賀氏聯盟長。最後推翻了世選的大賀氏,又背唐依附突厥。開元二十二年(734),唐朝聯合契丹大賀氏聯盟以外的乙室活部的部長郁捷,斬可突於。唐封郁捷為松漠都督。二十三年,郁捷又被部落貴族涅里殺死。涅里擊敗突厥,背唐自立,重建起契丹部落聯盟。

涅里重建的部落聯盟,自遙輦氏貴族中推選聯盟長,號稱可汗。涅里任軍事首長,稱夷離堇。新建的聯盟,以乙室活部為基礎,劃分為乙室、迭剌兩部。戰亂中流散的其他部落和氏族,被收集編組成六部,以符合八部的傳統。遙輦氏聯盟其實是乙室、迭剌兩個兄弟部落與其他流散部落氏族的結集。聯盟夷離堇,由迭剌部中選任。天寶四載(745),回紇可汗推翻突厥,建立回紇汗國。此後約一百年間,契丹處於回紇汗國的統治之下,發展是緩慢的。

開成五年(840),回鶻汗國滅亡,唐朝也已處於衰落的時期,契丹由此得到發展的有利條件。唐懿宗咸通(860~873)以後,遙輦氏鮮質可汗時,契丹不斷向外擴張,從鄰近的奚族和北方的烏古、室韋等族以及漢人地區,擄掠居民,以充奴隸。痕德堇可汗時,迭剌部貴族耶律億當選為聯盟的夷離堇。天復二年(902),他攻掠唐朝的河東代北九郡,俘掠生口九萬五千餘。天祐二年(905),耶律億又進攻唐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的領地,俘回各州漢人居民。次年,耶律億取代遙輦氏,充任聯盟長可汗。此後十年間,他又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反抗,在916年,建元神冊,建立了契丹國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