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

鐵農具、牛耕的普遍使用和農業的發展

漢初至文、景的六十多年內,社會經濟逐漸由凋敝狀態中恢複過來並且走向發展,到武帝時,便出現了一種繁榮富庶、國庫充足的景象。據司馬遷說,當時太倉和城鄉倉庫糧食豐積,陳陳相因,以至於腐敗不可食;府庫貨財充斥,錢串都朽斷了。

西漢初年,鐵制農具已推廣到中原以外的很多地區。武帝時冶鐵制器歸國家壟斷,鐵農具的傳播更為迅速。不但在中原地區,而且在今遼寧、甘肅、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更遠的一些地方,都有西漢的鏟、鋤、鐮、鏵等鐵制農具出土。出土鐵犁鏵數量很多,寬窄大小不一。這是各地區因地制宜地發展犁耕技術的結果。最大的鏵寬達四十二厘米,這也許是為開溝作渠等農事需要而鑄造的農具。

漢代兼用馬耕和牛耕,但主要靠用牛。從考古所獲西漢牛犁模型、牛耕壁畫和犁鏵實物等看來,西漢普遍使用所謂二牛抬杠的犁耕法。《漢書·食貨志》中所說的二牛三人的耦犁,也是二牛抬杠。由於扶犁人使用牛轡穿牛鼻導引耕牛,省去了牽牛的人力,出現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這是犁耕法的重大進步。西漢末年,又出現了一牛一人的犁耕法,可能是用於熟地的耕作。武帝以後,隨著大規模徙民邊陲,進行屯田,牛耕技術傳到西北。為了保護耕畜,秦漢法律都規定,偷盜馬和牛,要加重懲罰。犁耕技術傳播的同時,播種用的耬犁也開始使用,西漢晚期,耬犁已傳到遼陽一帶,遼陽的漢末村落遺址和北京清河漢代遺址中,都發現鐵制耬足。

武帝時由於大規模戰爭的消耗,耕馬、耕牛嚴重不足,價格昂貴,北方一度出現以人挽犁的現象。經濟落後的淮南地區,還是蹠耒而耕。江南大部分地區仍處於伐木燔萊、火耕水耨的階段,同北方的農業生產水平相差很遠。

西漢初期,農民已有「深耕穊種,立苗欲疏」的經驗。武帝末年,趙過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是先把土地開成深廣各一尺的溝,叫作甽,甽旁堆成高廣各一尺的壟。下種時把種子播在甽中,可以防風保墒。苗長出後進行耨草,用壟上的土和耨除的草培植苗根。盛夏壟土用盡,甽壟培平,作物的根既深且固,不畏風旱。甽壟的位置每年互相調換,輪流種植,以恢複土壤肥力。代田法在長安附近試驗的結果,每畝產量比縵田(不作甽的田)超過一斛甚至二斛以上,所以很快就被推廣。邊遠各郡也使用了代田法,居延漢簡上有代田記載。趙過除了推行代田法以外,還改進了農具,頗為便巧。

西漢時期,水利事業很發達。武帝時,關中開鑿了許多渠道,形成一個水利網。漕渠自長安引渭水東通黃河,便利了漕運,還能溉地萬餘頃。涇水與渭水之間,修建了白渠,與原有的位於涇洛之間的鄭國渠平行,溉田四千五百頃。當時有歌謠讚美這一渠道說:「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水流灶下,魚跳入釜。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其他如龍首渠、六輔渠、靈軹渠、成國渠等溉田都很多。龍首渠在洛水旁,由於渠岸易崩,它的某些段鑿成若干深井,井與井間有水流通,叫作井渠。這種修渠方法,在沙土地帶特別有用。京畿以外,關東地區也興修了一些水利。如漢初羹頡侯劉信在舒(今安徽廬江西南)修造七門三堰,灌溉田畝。文帝時文翁在蜀郡穿湔江以灌溉繁縣土地。武帝時,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等郡引黃河及川穀之水,汝南、九江等郡引淮水,東海郡引鉅定澤,泰山郡引汶水,都穿渠溉田各萬餘頃。其他各種小的水利工程,更是舉不勝舉。南陽太守召信臣調查郡中水泉,開溝瀆,起堤閘,溉田至三萬頃。西漢時中原種植水稻,主要就是依靠這種水利灌溉。至於鑿井灌溉,北方到處都有,甚至居延邊地,也鑿井開渠,進行屯墾。西漢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是治理黃河。文帝十二年(前168),黃河在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決口;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黃河又自瓠子(今河南濮陽附近)經巨野澤南流,灌入淮泗,泛濫達十六郡。丞相田蚡封地在鄃(今山東高唐東北),地在黃河以北,他為了使自己的封地不受水災,力阻修復故道,所以黃河泛濫越來越嚴重。元封二年(前109),武帝發卒數萬人堵塞決口。武帝曾巡視工地,並命隨從官員自將軍以下,都負薪填決河。經過這次修治,黃河才流歸故道,八十年中未成大災。

鐵農具、牛耕的普遍使用,水利的發達,農業技術的進步,使西漢時的農業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昭帝、宣帝以後,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全國經濟發展更為顯著。據西漢末年的統計,當時全國有戶一千二百二十多萬,口五千九百五十多萬(據郡國人口數核算,實得口五千七百四十餘萬);全國墾田數達到八百二十七萬多頃。這就是西漢農業發展規模的一個約略的說明。

手工業的發展

在西漢的手工業中,冶鐵業佔有重要地位。西漢冶鐵技術比戰國時有了重大的發展。西漢後期,吏卒徒開山采銅鐵,每年用人十萬以上,規模是很大的。漢代東至東海,西至隴西,北至遼東,南至犍為,包括某些諸侯王國在內,都有鐵官,這些大體上就是漢武帝以後冶鐵制器的基地。山東、河南等省都發現冶鐵遺址,其中河南鞏義、鄭州的冶鐵遺址規模最大。包括礦坑、工場以及從開採礦石到制出成品的全部生產設備。鞏義鐵生溝遺址發現了礦石加工場所,發現煉爐、熔爐、煅爐共二十座。鄭州古滎遺址的煉鐵爐,是現知漢代煉鐵爐中最大的,其中一座,估計日產生鐵可達一噸。古滎遺址資料表明,當時生鐵冶煉和加工工藝有較大的進步。遺址中煉鐵的燃料,除木材外,還有原煤和煤餅,這是現在所知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煤的遺存。淬火法已開始應用,這大大提高了鐵器的堅韌和鋒利程度。出土鐵器,有農具,也有工具,出土的地點非常多。漢初的鐵兵器,各地常有發現;武帝以後,鐵兵器更多,替代了銅兵器所居的主要地位。西漢中期以後,鐵制的日用器皿也逐漸增多。

西漢的采銅和銅器手工業也很發達。銅主要產在江南的丹陽郡和西南的蜀、越巂、益州等郡。漢初准許私人仿鑄貨幣,所以鑄錢場所分布在一些郡國中。武帝時鑄幣權集中到中央,在上林苑三官鑄錢。西漢貨幣發現極多,鑄幣用的銅料、鑄范以及鑄所遺址也有發現。銅器製造主要屬少府和蜀、廣漢等郡工官,也有很多出於私人作坊。由於鐵器、漆器的興起,銅器在漢代已失去了昔日的獨特地位,但皇室、諸王和大官僚仍然喜愛精美的銅製器皿。銅製器皿的生產規模頗大。銅鏡、銅燈、銅熏爐等物,近年常有出土,最多的是銅鏡,是日用必需品。

絲織業是西漢的重要手工業之一,是北方居民的家庭副業。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區)和襄邑(今河南睢縣)設有規模龐大的官營絲織作坊,產品供皇室使用。元帝時,臨淄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長安的東西織室規模也很大,每年花費各在五千萬錢以上。織縑帛一般用比較簡單的所謂腰機。高級絲織品已採用提花織造,但工藝複雜,產量有限。巨鹿陳寶光妻的綾機用一百二十鑷,能織成各式各樣花紋的綾錦,六十日始能織成一匹,匹值萬錢。長沙馬王堆西漢侯軑夫人墓中,出土大量絲織物,包括完整的服裝和其他雜品。絲織物有絹、縑、綺、錦、紗、羅等種類,花紋色澤豐富多彩。對這些絲織物的科學研究,證明西漢人民在植桑育蠶、繅絲紡紗、織造印染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西漢的絲織物通過饋贈、互市或販賣,大批輸往邊陲各地,遠至中亞各國和大秦。

西漢漆器出自蜀、廣漢以及其他各處工官,漆器加鎏金扣或銀扣,稱為扣器。漆器和扣器都是名貴的手工業品,《鹽鐵論》所舉當時富人使用的銀口黃耳金錯蜀杯就是這類器物。在國內許多地方的漢墓中,出土漆器、扣器很多。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達一百八十多件,多數是木胎,少數是夾紵胎、竹胎,色澤光亮,造型精美。朝鮮平壤的樂浪王盱墓及其他墓葬中,蒙古諾顏烏拉匈奴貴族墓中,也發現了大量的漢代漆器和扣器。漆器製作複雜,分工精細。見於漆器銘文的工名有素工、髹工、上工、銅耳黃塗工、畫工、㳉工、清工、造工等多種,這說明《鹽鐵論》中「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的說法是有根據的。

此外,煮鹽(包括海鹽、池鹽、井鹽)、釀造等業,在西漢時都是重要的手工業行業,生產規模和技術都超過前代。

漢代人民衣著所需的織物,就全國總產量而言,大部分出自男耕女織的家庭手工業,其中,北方農村以絲為主,南方農村以麻為主。家庭手工業品主要供農戶自用,多餘的在市場出賣。至於官府手工業品,除鹽、鐵等在武帝以後由官府壟斷者外,一般說來質量雖精,數量並不多,在全國總產品中不佔很大的比重。

在上述各種手工業中,官營作坊的勞動者主要是吏、卒、刑徒、官奴婢和少數傭工;私營作坊主要是僮僕、傭工,其中很多來自逃亡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