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諸子的思想與學說

戰國時期在文化教育方面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要是學在官府的傳統被打破,少數貴族已不能再繼續壟斷文化知識。隨著私學的出現,「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社會上湧現出大量的文學遊說之士,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齊國國君為了富國強兵而爭相禮賢下士,甚至連一些貴族、官僚也招賢養士。齊國在臨淄稷門設館,招徠慎到、鄒衍等知名之士,給予優厚的生活待遇,讓他們不任職而議論國事,從戰國初到戰國末,稷下一直是重要的文化學術中心。秦相呂不韋也「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呂氏春秋》一書即由其門客撰寫而成。養士之風的盛行,為文學之士提供了活動的環境和條件。他們可以潛心於學術,著書立說,使文化學術獲得空前發展。

《漢書·藝文志》說:「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說明眾多學派的產生是出於不同的政治需要。各國君主不僅對各家「兼而禮之」,不主一家,還鼓勵和支持各家之間的相互論戰,促進了思想的活躍和學術的繁榮,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顯學除孔、墨兩大家之外,還有道、法、陰陽、名辯諸家,一家之中也不斷分化為更小的學派,如韓非說戰國末「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各家都抱著「以其學易天下」的宗旨,而他們確實「皆有所長,時有所用」,對當時政治、文化的發展變化都作出一定的貢獻。

墨子,名翟,約生於春秋末年,魯人,是墨家的創始人。墨家的出現較儒家略晚,但墨家對儒家的觀點持反對態度,儒、墨成為水火不相容的兩大派。流傳至今的《墨子》一書,其中保留著墨子的思想和主張,也有部分為其後學的作品,書中提到的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兼愛、非攻十種主張,是墨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墨學帶有較強的人民性和進步性,在戰國時為顯學,但從秦漢開始,墨家某些觀點漸被儒家所吸收,其餘則因不合世用而得不到人們的重視,故漸趨於衰落。

孟子,名軻,鄒人,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之門下,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孟子主性善之說。他要求人們通過存心養性,努力使仁、義、禮、智這四種品質擴而大之。在政治方面他提出了關於仁政的學說。仁政的具體內容是要求君主去注意和改善農民的生活處境。他還提出「民貴君輕」的說法。孟子的學說對後代的思想文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仁政和重民思想,對後代開明君主或進步思想家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北宋以後,孟子的著作也成為儒家的經典。長期以來,孟子因僅次於孔子而被稱為「亞聖」,人們也把儒學稱之為「孔孟之道」。

老子,事迹不詳,流傳至今的《老子》,是研究老子思想(即道家思想)的主要依據。書中提出唯物主義的天道自然的觀點,以為天地都是按照客觀規律而運動的。老子在樸素辯證法的指導下,認為世間萬物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對立轉化的聯繫。他在治國方面則強調「無為」。即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要逆理而動。特別注意寬減農民的租稅負擔。《老子》書中的許多哲學原理,對後來中國社會有過深遠的影響。如統治上層常用「無為」來緩和國家與人民的矛盾,而像小勝大、弱勝強之類的思想,又成為下層人民展開反抗鬥爭時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莊子,名周,宋人。他曾做過漆園吏,約與孟子同時或稍晚,是戰國時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流傳至今的《莊子》,涉及了許多有關宇宙萬物的探索和討論。《莊子》把道看作宇宙的本源。道是自然無為,人只能順從它而不能超越它或違背它。故崇尚道實際上就是崇尚自然。《莊子》還提出了避免形而上學看問題的相對主義,即「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彭祖為夭」。但相對主義運用到社會政治方面,則認為儒墨孰是孰非無法回答,從而導致認識上走向不可知論的傾向。由於《莊子》崇尚自然,故而強調人的活動必須和客觀規律相順應。但另一方面,只強調適應自然卻又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趙人。他批判各家,又吸取各家之長,是戰國末儒家之中最有影響的儒學大師。他接受了道家的自然觀。所不同的,是荀子以為人定勝天而不應單純順應自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論點。

荀子在人性問題上的見解,與孟子正相反,他主張人性惡,認為經過後天的教育才能使人為善,以至變成聖人。但孟子的重民思想,也為荀子所繼承。他還進一步發揮了儒家一貫的崇禮主張,在強調禮治的同時,又提出實行法治的重要性,這是他和以往儒家的不同之處。王霸並用,禮治與法治相輔而行,是荀派儒學的一大特色。

韓非,戰國末韓人。和李斯都曾師事荀況。他是戰國末法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韓非子》一書,是其思想之集大成。他以為人類歷史是發展變化的,所以應該根據當時的實際來制定政策,即仁義只適用於古代,而當今就必須依靠暴力和法治。在此基礎上,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各個法家學派的經驗,認為法、術、勢三者必須並重。法固然重要,但君主要有一定的權力和威勢,否則法令難以貫徹下去。除了勢以外,君主還要有一套控馭臣下的權術,否則君主的地位不會鞏固。他又以申不害、商鞅為例,說明只有法或只注重術都是有缺陷的。故韓非成為戰國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荀子的人性惡為韓非所繼承。他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因此治國就離不開刑、賞,而且用刑越嚴越好。他又提出:「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即不允許法家以外各個學派的存在,徹底否定德化和教育的作用,使極端的專制主義貫徹到文化思想領域。以上的一些主張為促進秦統一和速亡都起過一定的作用。但有關法治若干基本準則,在以後的兩千多年中,一直為許多王朝所採用。

出現於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是當時文化發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諸子的學說,是當時人智慧的結晶,對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是中國古代寶貴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榮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