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七國的兼并戰爭和秦的統一

戰爭規模的擴大

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各大國都擁有雄厚的武裝力量,三晉、齊、燕各有帶甲之士數十萬人,秦、楚兩國各有「奮擊百萬」。在作戰時更是大量出動,秦、趙長平一役,趙出兵四十多萬人;秦為了滅楚,動員兵力達六十萬人之多。春秋時的大戰,有時數日即告結束,戰國時則短者數月,長者可以「曠日持久數歲」。作戰雙方都要求消滅對方實力,因此一次戰役中被殺的士兵多達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野以戰,殺人盈野」,已成為常見的現象。戰爭中消耗的物力也十分驚人。《孫子兵法》說「興師十萬,日費千金」。《戰國策》說一次大戰,僅以損失的兵甲、車馬而言,「十年之田不能償也」。

各國為了克敵制勝,還競相改進武器裝備。韓、楚兩國都以武器製作精良而著稱於當時。兵器方面的最大變化是鐵兵器開始出現。如《史記》有「楚之鐵劍利」的話,《荀子》也說楚的宛(今河南南陽)地所出的戟和鐵矛極為鋒利。河北易縣出土有戰國末年燕國的鋼戟和鋼劍。另外,當時還有鐵甲和鐵盔。武器中的新品種有弩,弩是在弓上安裝木臂和銅製的郭,即利用簡單的機械將箭從弓上射出,使箭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像韓國所造的勁弩,可把箭射到六百步以外。作戰用的器械也多種多樣,如有攻城用的雲梯、衝車,水戰用的鉤拒。有關的情況,在《墨子》的《備城門》等篇中都有記述。

作戰方法和兵種,也隨著戰爭規模擴大而發生變化。長期以來以車戰為主的作戰方法,漸退居於不太受地形條件限制的步戰之下。在北方民族的影響下,騎兵作為新兵種開始推廣。《戰國策》說七國各有騎數千匹或萬匹。為了便於騎戰,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命令「將軍」「大夫」「戍吏」都要穿胡服,即歷史上有名的「胡服騎射」。在《孫臏兵法》中,曾提出「用騎有十利」的看法。騎兵的許多長處,非其他兵種所能及,當時兵家對此已深有認識。

為了加強防禦,各國不惜動用大量人力來修建長城。齊的長城西起於平陰防門(今山東平陰),南面到海邊的琅邪。魏為了保護其河西,曾在今陝西洛水以東築長城。趙國在漳水、滏水流域修造過長城,趙武靈王又在陰山下修長城。燕國在大破東胡以後修造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懷來),東止於襄平(今遼寧遼陽)。燕、趙修筑北邊長城,目的在於防禦北方各族入侵,後來秦、漢長城即在其舊基址上加固而成。

魏的盛衰

魏是戰國初年中原的一個強國。文侯、武侯兩世,魏因經過政治改革而國力強盛,東面屢敗齊人,又滅中山國,西面則派李悝、吳起守西河,一再挫敗秦人的進攻。

到惠王時,魏更加強大,從此更加緊侵伐宋、衛、韓、趙等國。公元前354年,魏攻趙,次年,魏攻陷趙的邯鄲,齊救趙敗魏於桂陵(今山東曹縣),後魏將邯鄲歸還給趙。公元前344年,惠王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南)開會,「率十二諸侯,朝天子於孟津」,並於是年開始稱王,成為七國君主中最先稱王者。他在禮制方面處處模仿天子,企圖使中原各國都能聽從魏的號令。

惠王稱王是魏國強盛的頂峰,但很快就開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41年,魏軍在馬陵之戰中,為齊伏兵所敗,損失十萬兵,主將太子申、龐涓都戰死,實力大為削弱。魏在西面又受挫於秦,失去少梁(今陝西韓城),河西屏障被秦突破。公元前340年,秦商鞅率兵伐魏,虜魏將公子卬。惠王被迫從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於大梁(今河南開封)。由於魏一再在軍事上失利,不能繼續稱雄於中原,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今山東滕州)相會,互尊為王,承認魏、齊的對等地位,以共分霸業,並緩和魏、齊的矛盾。

由於秦的崛起,秦東向發展,魏首當其衝,成為秦進攻的主要對象。故惠王以後,魏日益削弱。

秦的對外進攻和疆土的擴大

秦經過商鞅變法,國勢蒸蒸日上,不斷攻打韓、魏,以擴大秦的疆域。公元前333~前328年,秦接連擊敗魏軍,魏被迫割地求和,失去其全部河西之地。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開始稱王。秦強大之後對三晉威脅很大,公元前318年,魏公孫衍起來聯趙、韓、燕、楚「合縱」攻秦,結果被秦打敗,將帥被秦俘獲。公元前316~前313年,秦先後攻佔趙的中都(今山西平遙)、西陽(即中陽,今山西中陽),藺(今山西呂梁離石區西)。大敗韓軍於岸門(今河南許昌)。對三晉的攻伐都取得了勝利。

公元前312年,秦、楚大戰于丹陽(今河南淅川一帶),楚大敗,楚的軍將死者七十餘人。楚懷王又派兵襲秦藍田,又敗於秦。秦從此取得楚漢中地的一部分,置漢中郡,而楚失去西北的門戶。秦又不斷攻打義渠之戎,西向而拓地。公元前316年,蜀有內亂,秦惠文王派司馬錯一舉而滅蜀,於是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齊伐燕和燕破齊

魏、齊相王以後,齊成為關東的最強者。燕王噲晚年,噲讓國於大臣子之,太子平聚眾攻子之,引起內亂。公元前314年,齊宣王派田章率兵攻燕,僅五十天就滅燕。齊軍對燕人肆意蹂躪,引起燕人反抗,終於趕走齊兵,但燕也因此而殘破。趙武靈王護送燕公子職回國繼位,是為燕昭王,燕國復定。

齊湣王時,武力很強,對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公元前301年,齊、秦率韓、魏攻楚,敗楚於重丘(今河南泌陽一帶),殺楚將唐昧。公元前296年,齊又聯合三晉和宋等國「合縱」以攻秦,秦不利,故退出一部分侵佔別國的土地而求和。齊和燕又戰於「桓之曲」,燕損兵十萬。湣王因屢勝而更加驕傲自滿。公元前288年,齊和秦曾一度互相稱帝,齊湣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和秦成為天下的兩強。公元前286年,齊又滅「五千乘之勁宋」,使得「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但齊因連年興師用眾,造成「稸積散」「民憔悴、士罷弊」。特別在滅宋以後,齊實際上已成為強弩之末。

燕昭王即位之後,禮賢下士,樂毅等人都奔赴於燕,經過二十八年而「燕國殷富」。公元前284年,燕聯合三晉、秦楚而大舉伐齊,齊無力抵禦,燕將樂毅很快攻下齊都臨淄,湣王出走,不久被殺。齊除莒、即墨以外的七十餘城都為燕所佔領,並成為燕的郡縣。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卒,子惠王立,惠王以騎劫代樂毅,齊將田單舉兵反攻,殺騎劫,大破燕兵,收復了所有的失地,迎齊襄王入臨淄。齊雖能取得勝利,但國力未能因此而重振。

楚的削弱

春秋時楚和晉為兩強,進入戰國後楚已大不如以前,但因其地廣人眾,在關東六國中仍是比較強大的一國。魏公孫衍「合縱」攻秦,楚懷王曾被推為縱長。懷王時楚又滅越,楚的疆域擴大到今江浙和魯南一帶。自從秦、齊兩國強盛起來之後,楚不斷和秦、齊進行鬥爭,但都遭到失敗,最後楚懷王被秦誘至秦國而死於秦。

到楚頃襄王時,頃襄王「淫逸奢靡,不顧國政」,又不修城池,不設守備。公元前280年,秦攻下楚的漢北地及上庸(今湖北竹山),司馬錯又從蜀而攻楚的黔中郡(今湖南西部)。次年,秦將白起更是引兵深入,攻下*(今湖北宜城)、鄧(今湖北襄陽附近)和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次年攻佔了郢都,秦軍繼續南進,一直打到今洞庭湖邊上。楚的軍隊潰散而不戰,楚頃襄王逃竄於陳(今河南淮陽)。秦在所佔領的楚地設立黔中郡和南郡,從此,「楚遂削弱,為秦所輕」。

趙向北發展和長平之戰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當時在趙北面或西北方面的林胡、樓煩等北方民族,是趙國的強敵。武靈王乃向北進攻,「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武靈王晚年,傳位於子惠文王,自號為「主父」,「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西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下修長城。故在戰國晚期趙成為實力僅次於秦、齊的軍事強國。

公元前270年,秦、趙戰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趙將趙奢大敗秦兵。公元前263年,秦攻佔韓的南陽(今河南沁陽一帶),使韓和其上黨郡隔絕。郡守馮亭便以上黨降趙。秦和趙為爭奪上黨郡而發生了有名的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趙軍被困於長平(今山西高平),因絕糧而全軍降秦,秦坑殺趙卒四十餘萬人。次年,秦軍乘勝進圍邯鄲,攻打兩年多而城未下。後因魏信陵君及其他國家派兵救趙,秦才解兵而去。趙經過長平之戰和邯鄲被圍,實力大為削弱。

秦滅六國

秦從孝公、惠文王時開始向東進攻,取得不少勝利。到昭王時,滅六國的基礎已經奠定。昭王任用足智多謀的魏冉為相,《史記》以為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都是魏冉的功勞。後來又任用范雎,雎對外主張遠交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