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社會經濟的巨大變革

從春秋晚期到戰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和生產工具、技術的改進以及生產者勞動積極性的提高有密切關係。

生產工具方面所出現的革命性變革,主要是鐵器的出現和廣泛使用。春秋末年已經有了鐵器,但不普及。進入戰國後,無論農業還是手工業,都已離不開鐵工具。在《孟子》書里已提到鐵耕。《管子》則以為:農夫必須有鐵制的耒、耜、銚,女工必須有針和刀,制車工必須有斤、鋸、錐、鑿。否則他們就不能成其事。據現在所知,河南、陝西、山西、山東、河北、遼寧、湖南、湖北等省都出土過戰國鐵工具,可見當時使用鐵器的區域異常廣闊。而且鐵工具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如有鋤、臿、鐮、銍等農具,也有斧、錛、鑿、刀等手工工具,在同一種工具中又有大小或不同式樣的差異。在青銅器時代,銅工具往往和木、石、骨、蚌製成的工具並存。到戰國時,不僅木、石工具漸漸消失,就是青銅工具也日益減少。銳利而堅固的鐵工具大量地使用於農業和手工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戰國時井田制瓦解,田地不再由各家共耕,魏國有「行田」之制,即將土地分成小塊,每家農民可受地百畝。其他各國也如此,除百畝之田,還有小塊宅圃之地。小農對田地雖無所有權而只有使用權,但耕作是由五口之家的小農所獨力完成,國家每年按其產量徵收十一之稅,故耕作可以多收多得,農民對種田有很大的積極性。另外,社會上出現了具有獨立經濟地位的手工業者和商人,其中有些人因經營得法而發財致富。總之,戰國時期,因為農業、手工業中個體經營的加強,促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經濟很快繁榮起來。

農業

戰國時期,農具和耕作技術都有改進和提高。農具仍以耒、臿為主,但不同於過去者是在木製的耒、臿上套上了鐵口,其他如鋤、鏟、鐮等也都是鐵制的。在長江流域仍以青銅工具為多,但類型也多於以往。各地都大大改變了長期以來以木、石、骨、蚌來製作工具的局面。雲夢秦律中有「田牛」和「其以牛田」的記載,表明耕作中已使用牛,有關牛耕的具體情況在文獻中記載極少,表明牛耕並不普遍。

鐵農具使用的結果,既增強了開荒的能力,使可耕地面積增多,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農產品,又可深耕。《孟子》《韓非子》有「深耕易耨」,「耕者且深,耨者熟耘」的說法,是當時普遍推行深耕的確證。《莊子》說:「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耰是除草和鬆土,若使耰和深耕配合起來,種出的穀物,不僅顆粒飽滿,而且更結實。《呂氏春秋》說深耕的另一好處是:「大草不生,又無螟蜮。」即可減輕草害和蟲害。由於深耕的好處甚多,所以受到人們普遍重視。

施肥也有很大發展。《荀子》說:「多糞肥田,是夫眾庶之事。」並認為田肥,就可多收谷實。「糞」,是指以水漚草或焚草為灰。當時農民於夏末芟刈雜草,俟其干後縱火以焚之,經過大雨,使田地既不長草,又起到施肥的作用。又有施種肥之法。據《周禮》記載,用不同獸骨之汁浸泡各種種子,能使作物生長得更好。

人們對人工灌溉也很重視。《莊子》中說當時有一種名為桔槔的工具,利用槓桿原理以汲水,對於小面積的灌溉頗為方便。田間則普遍修建灌溉的溝渠和水閘或堤防,以便蓄水和排水,保證農田不受旱澇之災。另外還有大規模的人工河道或其他水利工程。魏在惠王時,曾開大溝,引黃河之水入圃田澤(今河南中牟西),又引圃田之水到大梁。魏襄王時,鄴(今河北臨漳)令史起,開渠引漳水灌溉鄴一帶的田地,使鹽鹼地變為良田。秦昭王時,蜀郡將李冰在今四川修都江堰,解除了岷江的水害,並使成都大平原獲得灌溉和航運之利。戰國末年,秦用韓水工鄭國,在關中開渠以溝通涇、洛二水,即有名的鄭國渠,渠兩岸的「澤鹵之地」四萬餘頃,變成「收皆畝一鍾」的良田,關中成為沃野,秦因此更加富足。這類大規模的工程,改變了某些地區的經濟面貌。

隨著農業經驗的豐富,出現了一些有關農學的著作,如《管子》的《地員篇》就記錄了許多有關辨認土壤的知識,並指出應根據土壤的情況種植適當的作物。《呂氏春秋》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是戰國末農學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書中對整地保墒、間種、行種以及通風日照對作物生長的作用,適時收割的重要性等,都有精當的論述。可見當時農業正朝著精耕細作的方向發展。

農業的發達,使產量有所提高。據李悝的估計,魏國一百畝田平常年景可收一百五十石,如遇大豐收可達三百石或六百石。《孟子》說:「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田,上者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呂氏春秋》也說「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而不可以損」。這些話表明,當時五口之家耕田百畝,其收成除供其家庭消費外,還能養活多少不等的非農業人口,為社會提供較過去更多的一些剩餘產品,從而加強了農業和手工業、勞心和勞力之間的分工。這是戰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重要物質條件。

手工業

冶鐵是一種新興的金屬冶鑄業。最初大約始於春秋末,到戰國時有了很大的進展。《山海經》中提到「天下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在敘述某山的各種資源時,常有「其陽多銅,其陰多鐵」的話。反映出人們對鐵礦資源情況的了解已很充分。《管子》還說「上有赭者,下有鐵」,可見當時人已掌握通過辨認礦苗來找礦的方法。

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地出土了大量的戰國鐵器。其中以農具、手工工具為最多,也有兵器和其他器物。還發現有鑄造鐵器所用的鐵質或泥質的范。根據對出土鐵器化驗結果得知,當時從塊煉法煉製出一種質地較軟的鐵,但也能將其加工冶煉成堅硬的生鐵。由於生鐵性脆,時人乃用柔化技術使其變成韌性鑄鐵。冶工還掌握了將塊煉法得到的鐵滲炭成鋼的技藝。在戰國幾百年間,能從較原始的塊煉法進入到冶鑄生鐵和煉鐵為鋼的冶鑄方法,技術進步之快,在世界冶金史上少有,表明中國冶鐵技術在當時世界上已居於領先地位。

冶銅業在戰國手工業中仍佔據頗為重要的地位。湖北大冶的銅綠山,發現一處屬於西周到漢代的銅礦遺址,礦井深達五十米,井下有縱橫交錯的巷道,為了防止坍塌,巷道中都架設木製的支架。礦工用青銅或鐵制的工具開採礦石,用木轆轤作為提取礦石的工具。據今人的估計,當時在連續幾個世紀中,開採的礦石可達十萬噸左右。從這一遺址的情況來看,當時開採銅礦已具有較大的規模,開採技術也較為先進。

銅除了鑄造禮器、樂器之外,還要鑄作錢幣、符節、璽印、量器等物,社會對銅的需求量很大,故銅器物製造水平仍有提高。據《周禮·考工記》,當時有所謂「鐘鼎、斧斤、戈戟、大刃、削殺矢、鑒燧」這樣的「六齊」。「齊」指銅、錫的比例。「六齊」即按六類不同器物而定出不同的銅、錫比例。為了更好裝飾銅器表面,在銅器表面刻出細槽,再將金、銀絲嵌入,形成美觀的圖案花紋。器物銘文也可採用此法。這就是所謂的錯金銀,銅器經過這種加工之後,具有更大的藝術魅力。

絲麻織物的生產也頗為發達。東方的齊國就以多「文采布帛」而著名當時。一些古墓出土的麻織品中,有很細的麻布,每平方厘米有經線二十八支,緯線二十四支。在湖北江陵馬山的楚墓中出土一批數量很多的絲織品,保存較好,尤屬罕見,其中包括絹、羅、紗、錦等不同品種,以絹的數量為最多。絹每平方厘米有經線五十支,緯線三十支。最細密的,經線達一百五十八支,緯線達七十支。絹被染成紅、黑、紫、黃、褐等顏色。羅、紗是屬於質地稀薄的絲織物。這批織物中最珍貴的錦,是用提花機織出的質地較厚的絲織品,上面有五彩的動物或人物花紋,表明當時已有構造複雜的紡織機,織匠則掌握了難度較高的紡織技巧。出土品中還有不少的刺繡。繡的方法分平綉、鎖綉兩種,綉於羅或絹上,綉出色彩絢麗的龍、鳳、虎等圖案花紋。從上述遺物看出,戰國時絲織品生產方面,無論是紡織、染色或是提花、手綉,都達到較高的技術水平。

戰國手工業,一部分為官府經營,一部分屬民營。官府手工業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周,戰國時不過繼其餘緒而已,但在經營的門類、規模以及技巧方面都有新的發展。像新出現的冶鐵業,也是官府工業中所不可缺少者。當時官府除生產和國計民生關係密切的鹽、鐵、錢幣之外,還旁及於漆器、陶器、紡織和金銀玉石等領域。

民營手工業約開始於春秋末,進入戰國後獲得很大發展。鹽、鐵等重要門類中,有不少民營作坊。如魏的猗頓以經營河東池鹽而著名。經營冶鐵者尤多,如魏的孔氏,趙的卓氏、郭縱,都以冶鐵而致富,史稱孔氏「家致富數千金」,郭縱可以和「王者埒富」。也有經營其他礦產者,如秦的巴寡婦清,其先世就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