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孔子及其學說思想

春秋晚期,從社會結構到政治體制等方面都在發生變化,文化教育也不會例外。原來各種專業知識多由少數祝史等人員世代傳習,而這種「學在官府」的情況已不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社會要求在官學外還應有私學,以培養、造就更多的學者和官吏人才。孔子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現於當時的。

孔子(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本為宋的貴族,後遷於魯。他從五十歲起,才開始在魯國做過較大的官,不久即失去職位,以後一直到處奔波,去過不少國家,但他的政治理想一直未能實現,最後老死於魯。孔子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用在教育弟子。據說他的學生中較傑出者達七十二人,《史記》說他的弟子名氣較大而有據可查者達三十五人。他在教學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孔子學識淵博,尤熟悉古代流傳下來的《詩》、《書》、《易》等典籍,對周代的禮制頗為讚賞。他自稱是「述而不作」,就是說要對這些文獻作出解釋以傳授給自己的弟子。實際上他在注意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結合現實而有所發展,起到推陳出新的作用。他頌揚周文王和周公,但也受到春秋時管仲、子產的影響。他把歷史上的思想材料,加以提煉,創建了儒家學派。

孔子的主要言論和觀點,都被收入由他弟子所編集的《論語》之中。他以仁作為其哲學體系的核心部分,《論語》中論述仁的地方在百處以上。所謂仁就要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仁者愛人」。他以為一個人若要達到仁的標準,就須「克己復禮」,通過對自己的剋制和約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以求符合禮的要求。他弟子說他一貫之道是忠恕。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就是在處世方面要多為別人著想。總之,孔子把仁看作一切道德的總和以及道德當中的最高準則。

孔子愛人的原則也貫穿於有關治國治民的主張之中。例如他說:「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寬則得眾,惠則足以使民」,「子為政,焉用殺」,等等。這些話表明他反對君主對人民橫徵暴斂和濫施刑殺,而應通過寬惠的手段來得民心,以求得政權的鞏固。他對刑罰的見解是:刑罰失中會使人民手足無措,而治國不能單靠刑罰,採用德治才是最根本的辦法。他認為一個國家足食足兵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必須取信於民。對於用人他也比較重視,認為治國離不開有用的人才。

在天道觀方面,孔子並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確地表示:「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即對鬼神持懷疑態度,所以主張應該敬而遠之。他還認為:「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地位,樹立起儒家重視人事的傳統。

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自己能夠虛心向別人學習,而且學而不厭,對學生則「誨人不倦」。他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態度。他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使接受教育者從少數貴族擴大到一些出身於低賤者的階層。這對春秋末到戰國時期教育較以前大為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於具體歷史條件的限制,在孔子生前,他的政治理想無法付諸實現。但從戰國開始,他所創建的儒家學說,成為天下之顯學而發揮其一定的作用。從西漢到明清,儒學基本上一直處於一尊的地位,孔子被稱為「聖人」或「至聖」,他的名字幾乎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儘管歷代的儒學經過某種改造,和孔子學說的本來面目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像強調德治、重視教化、輕鬼神重人事、積極進取等儒家思想的基本準則,仍在不同程度上發揮其作用和產生影響,而且,久而久之,儒家的有些思想和觀點不斷地滲入到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中。

(吳榮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