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各國君主權力下替和卿大夫的兼并鬥爭

春秋時從周王室到各個侯國,君權不強者佔大多數。魯、宋、鄭、齊、晉等國的君權日益衰弱,而主宰國家命運的卿大夫為了爭權奪利,又不斷地展開激烈的兼并鬥爭。

魯國在僖公時,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其後代稱季孫氏。季友之兄慶父、叔牙之後為孟孫氏、叔孫氏。這三家皆為桓公之後,故稱三桓。僖公以後到春秋末,魯的政權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時,季孫宿執政,三分公室,魯君實力被削弱。到昭公時,昭公被逐出魯國,流浪在外七年而卒。《左傳》說:「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由於季氏頗得民心,故魯國出現「民不知君」的現象。但隨著三桓勢力的過於強大,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在春秋晚期,南蒯、陽虎、侯犯等先後起來反對季氏和叔孫氏,像陽虎就一度執掌魯的大權,即所謂的「陪臣執國命」。由此又反映出三家也在走向衰微。

宋國的卿大夫和魯一樣,以公族子孫為主,如有戴公之後的華、樂、老、皇四家,後來有桓公之後的魚、盪、鱗、向四家。整個春秋時期,宋國的執政不出於戴、桓兩族,其中尤以戴族為多。各大族的傾軋很激烈,到春秋晚期,桓氏勢力被剷除,剩下戴族的樂、皇幾家。

鄭國的執政以穆公後人為主。穆公有十三子,其中罕、駟、豐、游、印、國、良七家為強族,即所謂的七穆。從春秋中期到晚期,任鄭執政者不出這七家。

齊國在春秋早期由國、高二氏掌握大權,以後又有崔、慶二氏,這四家都是齊的公族。屬於異姓貴族者有姬姓的鮑氏和媯姓的田氏。田完本為陳國的公子,後逃到齊,桓公使其為工正。齊莊公時,田氏漸漸得勢。景公時,田乞為大夫。田氏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其收賦稅於民,以小斗受其粟,予民以大斗」,以此來籠絡人心,抬高田氏在齊國的聲望。景公死後,田氏滅國、高二氏,田乞專齊政。到其子田常時,鮑氏、晏氏也為田氏所除,田氏佔有的土地比齊君的封邑還大。到田盤時,田氏的宗族「盡為齊都邑大夫」。田氏在外則和晉通使,成為齊國的實際統治者,齊宣公則有名無實。後田氏廢康公(宣公子),代替姜氏而統治齊國。

晉國從獻公時起,不許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公子、公孫只好離晉而仕於他國。這就是所謂的「晉無公族」,為春秋時他國所無的現象。排斥公族,導致異姓或國姓中疏遠的卿大夫得勢。文公、襄公時,狐、趙、先、郤、胥等氏頗有權勢,以後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後,卿大夫之間兼并激烈。從厲公時起,郤氏、胥氏、欒氏被剪除,到春秋晚期只剩下最強的趙、魏、韓、范、中行氏。後來趙又滅范、中行氏。春秋末年,智氏最強,趙聯合韓、魏而消滅智氏。晉長期的卿大夫兼并鬥爭到此告一段落,晉國也被這勢均力敵的三家所瓜分。到戰國初年,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晉國乃分成趙、魏、韓三國。

以上幾個國家都因為存在強大的同姓或異姓貴族勢力,致使君權削弱,「權去公室,政在家門」。卿大夫為了爭權奪利,引起內亂頻繁發生。但並非諸侯國皆如此,如楚王的宗族雖強盛,卻未形成像魯、晉那樣實力很大並能控制君主的強家,故楚的君權較許多中原國家為強。秦的情況和楚也有某些相像之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