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夏代的主要活動區域及其遺迹

夏部族處於原始氏族社會階段的主要活動區域和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地帶,大致西起今河南省西部(豫西)與山西省南部(晉南),東至河南省與山東省交界處,北入河北省,南接湖北省。這一區域的中心是中嶽嵩山及其周圍的伊、洛水流域,濟水流域,以及潁水與汝水上游地區。嵩山古名崇山。先秦與漢代及以後的人們,在考證和追述夏人的活動區域時,多將其與崇山及周圍地區相聯繫。如稱夏禹為「崇禹」;禹的父親鯀稱為「崇伯鯀」。在現今河南豫西地區還有一些關於夏代都城遺址或其他遺址所在地望的文獻記載與傳說。如有「禹都陽城」(今登封告成鎮附近),「啟都陽翟」(今禹州境內),太康、羿、桀所居之斟(今鞏義境內),「帝杼居原」(今濟源境內),等等。其中多數是可信的。故有關夏代文獻記載與傳說的地望,應是研究夏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近年來,為探索夏文化,在河南豫西地區進行了一些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在東周和漢代陽城之西約半千米處的「王城崗」(今登封告成鎮附近),發掘出兩座東西並列的龍山文化中晚期夯土城垣遺址。在城內已發掘出和城牆同時期的大型房屋夯土基礎,以及基礎下面填埋有殉人的奠基坑、窖穴與城門等遺迹。根據兩個城垣的部分城牆曾被龍山文化晚期窖穴挖破的地層關係,證明這兩個城的修築時代,應是略早於龍山文化晚期的龍山文化中晚期;另從城內奠基坑和窖穴中出土木炭的碳14測定年代看,約在公元前23至前20世紀之間的夏代早期紀年之內。而且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中晚期城址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正與文獻記載及傳說中的夏代陽城所在地望吻合。此外,凡是與夏代都城遺址所在地望有關的地方,都發現有豫西龍山文化中期、晚期和二里頭文化早期遺址,恐非偶然巧合。河南境內的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和二里頭文化早期遺址,很可能與夏文化有關。

另據文獻記載和傳說,山西晉南的汾、澮水流域,也是夏族祖先活動過的重要區域之一。夏王朝建國後也曾遷都於此。因而後人在考證中,多把汾水以東的今翼城附近稱為「夏墟」。據《世本》,「夏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晉南與夏代傳說有關的地方,也調查發現和發掘了許多處龍山文化中晚期和相當於二裡頭文化的遺址。因此,山西南部地區的龍山文化中晚期,也應與夏文化密切相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