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時期 戰國中後期加工編成的古史傳說

戰國諸子為宣揚自己學說,競相稱說古史。儒、墨、道、法、兵、雜各家及縱橫辯士、詩賦家,都多少不等談到古史人物。除道、法、兵家曾提出過新的古帝外,其餘各家大都據原有的傳說人物編成自己學說。

⑴儒、墨推崇堯、舜、禹的「二帝三王」歷史系統,盛稱堯、舜。儒家說堯和天一樣大,堯、舜、禹是取法天道的道德最高的聖王;墨家說他們是各以其賢能被舉遞相禪讓的聖王。儒家搜集材料編《堯典》《皋陶謨》,並加工《禹貢》,塑造堯、舜、禹的盛德大業,編成「二帝(堯、舜)三王(禹、湯、周文王)」歷史系統。原地位頗低的堯頓成聖王,湯、文王也尊不可言。故儒家出於政治目的編排的二帝三王系統,與古史記載自不相同。

⑵出現了兩種「五帝」說。「二帝三王」歷史系統流傳之後,到戰國後期增益成「五帝三王」的歷史系統。在堯、舜之前增加三帝,提出第一種「五帝」說的是《五帝德》,系摘《帝系》中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第二種「五帝」說由《易·繫辭》和《國策·趙策》提出,為包犧(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⑶道、法、兵家等提出眾多古帝名。《管子》說有「七十九代之君」。《封禪》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莊子》列舉一個十二人古帝系統:容成、大庭、伯皇、中央、栗陸、驪畜、軒轅、赫胥、尊盧、祝融、伏羲、神農,所列伏羲、神農遠在軒轅之後,居古帝系之末。《六韜》列舉柏皇、栗陸、黎連、軒轅、共工、宗盧、祝融、庸成、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共十五氏。而時代不確切的《逸周書》列古帝二十六氏,其名多稀見者,似為戰國晚期所增加。

⑷雜家《呂氏春秋》第三種五帝說及其餘古帝。《呂氏春秋》彙集眾說,故有不同古帝說法。《十二紀》提出第三種五帝說,為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古樂篇》列古帝名次為:朱襄氏、葛天氏、陶唐氏、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成王。《應同篇》把戰國末陰陽家鄒衍所提按五德轉移的古帝循環系統實定為:黃帝(土)—夏(木)—商(金)—周(火)—(水),在夏、商、周前只有一古帝,和《詩》、《書》歷史系統相同,只是改從眾說以禹為夏祖,改以黃帝為三代共祖,回到了最早所傳較可靠的古史系統。

⑸《楚辭》中的古帝。南方《楚辭》中,有楚始祖高陽,還有高辛、堯、舜、鯀、禹、咎繇(皋陶)及夏、商、周一些歷史人物與神話人物,全都出自中原傳說。可見當時南北各族融合程度之深,已確認同出於華夏共同祖先。

⑹有巢、燧人等氏的提出。戰國後期諸子,提出有巢、燧人、伏羲、神農田氏,均在黃帝前。這四位具有象徵性名號的神,代表著中國祖先所經歷的人類早期文明發展的蒙昧時代三個階段和野蠻時代低級階段。

戰國末期,作為民族大融合的反映,出現了一篇《帝系》,把所有主要神話人物和古代各族祖先神靈,都加以歷史化,編排成一個統一的有血緣關係的古史世系。這一世系體現了當時要求大一統的客觀需要。

這一世系原是儒、墨「二帝三王」即唐、虞、夏、商、周五代古史說的反映,但因民族融合,把五代各族分別歸到顓頊、帝嚳兩系,使其具有共同血緣,都成為共祖黃帝的直系子孫,於是變為「五帝三王」的歷史系統。它反映統一的華夏族已經完全形成。

至於西周以來周族姻親姜姓,春秋以來所傳東方重要的太皞、少皞和西方重要的炎帝,在戰國後期都已退出歷史舞台,因而在此世系表中消失。這也正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