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折 血色安北 附錄 尋骨問龍

當我們腳下的這顆水球在約2.51億年前進入中生代之後不久,恐龍類便從鬼鬼祟祟的小身影快速成長為稱霸世界的優勢物種。其後經歷了三疊紀晚期的萌芽、侏羅紀的繁榮,終於在白堊紀達到了昌盛的頂端。從約1.46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開始,地球歷史便經歷了又一次極強烈的地質變化,泛大陸(聯合古陸)進一步分離及破碎化,各地發生了強烈的海底擴張和頻繁的火山活動,大洋缺氧,海平面升高與溫室氣候形成。

所有這些事件都使得當時的生物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積極面對,以適應不同的環境與氣候,這些外部條件對生物的演化有著明顯的影響。正因為如此,白堊紀成為古生物學家研究動物演化的絕佳窗口。這個時期的世界各地出現了一些極具特色的生物群,比如活躍在亞洲東北部的熱河生物群。在此時期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含鳥類)、翼龍和古哺乳類,乃至昆蟲和被子植物等。到了白堊紀晚期,美國地獄溪組地層則發現了一系列著名的恐龍——霸王龍、三角龍、甲龍、鴨嘴龍等,在恐龍時代之巔立下了一面大旗。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場發生在6550萬年前的無比巧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竟然讓一個如此繁茂的龍時代戛然而止。

嘲風等人從時空裂隙來到白堊紀,此時地球的溫度要比現在溫暖得多,就算在兩極,也長年穩定在15攝氏度左右。在嘲風的時空探險的第一站,突厥部落的活動區域大約是在今日新疆烏爾禾一帶,屬於準噶爾盆地。而他們所要面對的,則是白堊紀中晚期生活在這裡的各種奇異「怪物」。由於故事發生的「人文」年代背景是中國古代,因此不能按現代古生物體系的命名系統來命名小說中出現的生物,換言之,小說中恐龍們的名字都是我仿照古人的思維一一編造的,以下將為讀者們逐一揭曉它們真正的學名和特性。

翹嘴怪鳥便是準噶爾翼龍類(Dsungaripteridae),包括了準噶爾翼龍(Dsungaripterus)、湖翼龍(Noripterus)和槍頜翼龍(Lonathosaurus)等。這裡要強調的是,翼龍(或稱之為飛龍)不是恐龍,只是恐龍的遠親。準噶爾翼龍是「翹嘴怪鳥」中最有代表性的,它的翅膀展開後可達3米,它最明顯的特徵是在頭骨頂部至嘴喙中央有一個低矮的骨質脊冠,以及修長並上翹的頜部,適合從灘涂中挑出貝類或甲殼類。頜部的前端沒有牙齒,後端有類似臼齒的結構,非常適合壓碎貝殼。

出現在古湖邊緣的巨龍群屬於蜥腳類中的巨龍類(Titanosauria),又稱泰坦巨龍類,這個門類囊括了一些地球上最重或者說最龐大的陸地動物,它們將近有30米長,近百噸重。巨龍類在白堊紀的中國廣泛分布,新疆也有相應的化石記錄,但目前尚未完全描述。

凶神惡煞的帆龍屬於棘龍類(Spinosauridae),尚未在新疆發現活動記錄,但在中國廣西扶綏縣、中國河南南陽一帶有過記錄,結合我在新疆發現的大型肉食龍足跡,這種非常有趣的恐龍可能會在當地活動。棘龍類最明顯的特徵當然數其背部的帆狀物,那其實是由其脊椎上的神經棘構成的,這些帆狀物的功能迄今仍然眾說紛紜,主流的觀點認為這是用來調節體溫或同類之間的識別標示。與其他大型掠食性恐龍相比,棘龍類的頭骨顯得扁且窄,加上滿嘴圓錐狀牙齒,使得它的腦袋看起來很像鱷魚。相關的化石證據,比如胃容物,也表明它們確實以魚類以及一些中小型的恐龍甚至翼龍為食。

小型的恐龍角色,狂龍和爪龍分別屬於恐爪龍類(Deinonychosauria)中的傷齒龍類(Troodontidae)和馳龍類(Dromaeosauridae)。恐爪龍類是獸腳類恐龍中最著名的演化支之一,它們從侏羅紀中期一直堅挺到白堊紀末期。恐爪龍類全身覆蓋羽毛,最著名的特徵是後腳第二腳趾有大型、大幅彎曲的鐮刀狀趾爪,江湖俗稱「殺手爪」。當它們行走或奔跑的時候,這個第二趾爪往上後縮、不接觸地面。多年來,古生物學家為這個殺手爪的功能想破了頭。有理論認為第二趾爪是用來刺傷獵物的武器,或可協助攀爬,鉤住大型獵物的身體。也有學者認為,這第二趾爪主要是用來固定住獵物,當它們獵食小型獵物時,會使用腳掌、趾爪將獵物釘在腳下,用體重施壓於獵物,再慢慢享用獵物。從目前的化石證據來看,這類恐龍的食性很複雜,很可能是十足的機會主義者,逮到什麼吃什麼。

白堊紀早期,新疆烏爾禾古湖的恐龍動物群生活場景。

湖對岸是全身覆蓋羽毛的馳龍類、如小山般的巨龍類。

近處是有著平坦骨板的烏爾禾龍、一隻正在吃螃蟹的準噶爾翼龍。

傷齒龍類的體型嬌小,腦容量比它的近親馳龍類的大,其視覺和聽覺可能更佳。馳龍類是個高度多樣化的演化支,包含大批著名的白堊紀掠食動物,例如地面活動的恐爪龍、伶盜龍、猶他盜龍,以及樹棲的、可滑翔飛行的小盜龍。有學者認為,馳龍類的第二趾爪較大、大腿較短,傷齒龍類則與此相反,這暗示著這兩類恐龍可能有著不同的生態區位。目前古生物學家認為傷齒龍類、馳龍類與鳥類有極為相似的結構,並證實了這些動物都是近親,共同形成近鳥類演化支。是的,今天天上所有的鳥類,都是這支恐龍的親後裔。

猛龍的原型是大型馳龍類,推測體長能達到6.5到7米。目前中國還沒有報道過體型這麼大的馳龍類,但一些尚未描述的大型的馳龍類牙齒或大型的足跡暗示了這個可能性。以美洲的猶他盜龍(Utahraptor)為例,它體型和灰熊差不多,其中一個趾爪長達22厘米,生前還會長有角質層,全長可超24厘米。

瓦當龍屬於劍龍類中的烏爾禾龍(Wuerhosaurus),這種本應該完全消失在侏羅紀的恐龍奇蹟般地在白堊紀留下了一些孑遺分子。烏爾禾龍的背板看起來與一般的劍龍不同,上面並不尖銳,而是看起來很平坦、圓滑的。有學者認為這並不是它生前的狀態,而是遭到了外力的擠壓才變成這樣的。烏爾禾龍大腹便便,尾巴末端有4根長刺,可以防身。

歷史上,吐蕃人的活動區域在青藏一帶。在白堊紀,隨著泛大陸的解體,其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漂移,在白堊紀結束之後的新生代初期才與歐亞大陸發生碰撞,該造山事件使得青藏高原逐漸形成。也就是說,在白堊紀時期的中國西南區域,還未見青藏高原形成的跡象。此時活動在此地的恐龍動物群的面貌與甘肅、山東等地的動物群相似。

根據四川古藺發現的大型恐爪龍類足跡,其足長約30厘米,根據腳部與身長的比例推測,留下足跡的恐龍體長約為4米,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爪龍類,這就是文中鉤爪龍的原型。而吐蕃軍團中另一種小型的恐爪龍類:掠龍,則同樣是根據我在西南地區發現的一些較小的恐爪龍類足跡推斷出來的。這些恐爪龍類的恐龍足跡非常有趣,不同於肉食性恐龍常見的三趾型足跡,由於要保護高高抬起的第二趾爪,這類恐龍的足跡都是兩趾型的。而且,一些足跡記錄表明這類恐龍可能有著群體活動的行為,證據是這些恐龍的行跡彼此平行,很可能是集群前進而同時留下的。這個有趣的發現直接證明了好萊塢科幻片《侏羅紀公園》中伶盜龍群體作戰的正確性呢!

香囊城唐人的活動區域以甘肅蘭州民和盆地和其北部的酒泉地區為主。這些盆地的恐龍動物群記錄包括了恐龍化石和大量的足跡化石。在其中的劉家峽恐龍足跡點,曾經發現過一對碩大無比的蜥腳類恐龍的前後足跡,其中後足跡長1.18米,寬0.9米,一位成年人坐在其中都綽綽有餘。

白堊紀早期,甘肅北部恐龍動物群生活場景。

近處7隻棕黃色的北山龍組成一個小家族,一隻毛色發白的肅州龍也加入其中。

面對氣勢洶洶的雄關龍,它們顯得十分慌張。

碩牙龍的原型是蘭州龍(Lanzhousaurus),蘭州龍包括完整的下頜骨、牙齒、頸椎、脊椎、胸骨、趾骨和肋骨等。這種恐龍的奇特之處在於其巨大的牙齒,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牙齒化石實在是太大了!此前,白堊紀早期的鳥腳類恐龍,如著名的禽龍,它們的牙齒僅有3至4厘米長,可是這次發現的一顆上頜牙齒化石竟然長達14厘米、寬4厘米,拿在手上就像一個香蕉一樣,是目前已經發現的植食性恐龍牙齒中最大的。

黃河龍和大夏龍分別是黃河巨龍(Huaan)和大夏巨龍(Daxiatitan)。黃河巨龍長約20米,是目前國內已知最「胖」的恐龍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黃河巨龍有著寬大的臀部和肩帶。其臀部骨骼的中間部分——薦椎高不足半米,卻寬達1.1米,而1.2米長的肩胛骨最寬處竟可達0.8米。黃河巨龍發現後不久,古生物學家又在蘭州民和盆地找到一個更大的傢伙——大夏巨龍,屬名贈予化石所處的大夏河流域。該化石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