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熱門菜

村裡開過會,討論了一番,負責旅遊公司的李燕燕認為有可行性,但具體要不要投資,還得做一番市場調研再說。

市場調研分為兩部分,一是去外地有相關業務的地方實地考察,二是在呂家村進行調查問卷。

現在才二月上旬,種樹的話三月中旬也不晚。

野草一類的根本不用管,只要不種莊稼,等到夏天很多草能長半人高。

金蟬的事更是要沉得住氣,籽要在夏天種下去,一般三年左右甚至更長時間,幼蟲才能破土而出,蛻殼成蟬。

美食街這邊,蟲子漸漸形成特色,所有店裡面,包括呂氏餐飲的四家店在內,生意最好的就是隸屬於食品公司的蟲趣。

另外,還有很多店也做蟲子生意,類似這種買賣形成規模以後,更能吸引人。

從去年夏天開始,泉南周邊的幾個地市,金蟬和螞蚱的價格就一直在漲。

山上逮蠍子的人也多了,就連很多樹上的蟲繭,都有人採摘,癢辣子罐同樣能賣的上價。

這些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呂家村的人對這些配套產業沒興趣,其他村頭腦活泛的人,卻看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路。

比如呂冬和宋娜聽說過的,縣裡有人推廣蠍子養殖。

比如七叔說的,曹家村利用果園規模化優勢,搞起了樹下的金蟬配套。

南邊有的村裡,據說建起了大棚,打算專門養殖蝗蟲。

他們都來跟呂家村這邊聯繫過,確定哪一種更受市場歡迎。

就呂家村美食街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最受歡迎的螞蚱是中華劍角蝗和蹬倒山。

中華劍角蝗相當好吃,這玩意在青照叫雙木夾,往北一些地方叫扁擔鉤。

山水牛的味道,其實比螞蚱更多,但這玩意養殖是個難題。

癢辣子罐更不用說,目前只能靠野外採摘。

相比之下,金蟬比較好弄,分布範圍也光,想要認真收的話也不難。

不過,這兩年野生的也比前兩年少了,呂冬倒是聽人說起過,金蟬有個十七年大爆發周期之類的。

但在中國這都不叫事,作為可食用昆蟲中的一道熱門菜,人們不止自個抓了吃,還能拿來賣錢。

這玩意後來想要自個抓點吃都難了,說不定抓上十天半月甚至更久才能湊夠一盤菜。

野雞現在也有養殖的,沒有也好說,跟野兔子一樣,可以讓七叔去下套子抓一些回來,放在大片地里散養著。

野兔子這東西,要是不管的話,很快就能繁殖成災。

這些最好也要找到穩定的供貨商,真要當做項目運營,有多少都不夠抓不夠吃的。

過了正月初十,呂家村民俗旅遊區再次熱鬧起來,周邊過來遊玩的人絡繹不絕,得益於整個青照文旅計畫的大建設和青照大環境的變化,呂家村這邊受益良多。

呂家村這邊的主路,全是寬敞的雙向四車道,距離泉島高速公路下路口和青照火車站不過20分鐘車程,從泉南、平城、臨淄和萊城過來都很方便。

大型的花燈組,夜間的煙花,下午的大戲台民俗表演,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不說別的,所有這些裡面,沒有一樣需要購買門票,如果不想花錢,過來了甚至一分錢都不用花。

這當然只是理論上的。

人一進入這種環境,不消費不可能。

有了人,自然就有了別的。

呂家村這邊管理的很嚴,口碑一直很好。

不過,人多就意味著有麻煩,縣裡對呂家村足夠重視,寧秀所在民俗區設立警務室,平時有一個民警帶著兩個聯防在這裡值班,遇上類似十五這種活動,過來的人會更多。

不光是因為呂家村,這附近還有女郎山度假村,還有富華遊樂園、海洋極地世界、香草園、鮮花港和安置房區五個在建的大工程,人員流動比較大,一旦遇到什麼問題,警務室這邊就能儘快解決。

呂家村集團公司也成立了一支安保隊伍,由李紅星負責。

周邊近處的那些混球,都知道呂家村的名頭,知道這是座山雕和呂魁勝的老巢,根本不來這邊。

青照這麼多人,能撈錢的地方多了,幹嘛來呂家村找不自在?

外來的,暫時沒有跑這麼遠的,這邊短時間內小偷小摸的很少。

其實,在呂家村這種地方,缺少了本地人策應和幫著打開局面,外面過來的也很難辦。

十四十五這兩天,呂家村民俗旅遊區里人山人海,宋娜本來想帶著宋爸宋媽一起看花燈和煙花表演的,結果還沒到前門樓子,宋爸宋媽就被烏壓壓的人群嚇回來了。

他們腰腿不好,擠著碰著的說不定就疼的難受。

呂冬乾脆帶著回來,一起上了家裡的樓房頂上,看煙花表演。

這次不是自個放,專門請的專業公司。

效果自然比自個小打小鬧好的多。

呂冬從樓下抱了幾張毯子上來,給宋爸和宋媽:「爸,媽,蓋著腿點,這會有點風。」

宋媽接過來,說道:「你別忙上忙下的了,快坐下歇歇。」

呂冬笑了笑,取過暖瓶來沖茶倒水。

樓頂上支起張桌子,上面還放了瓜子、花生和開心果之類的零食。

呂冬倒茶,宋娜就把茶水端到三個長輩跟前。

忙完,稍微等一會,東邊老村那邊陸續有煙花騰空而起,在夜空中炸開滿天星輝。

看到宋娜捧著茶杯,呂冬往那邊湊了一點,小聲問道:「我給你灌個熱水袋?」

宋娜輕聲說道:「哪有這麼嬌氣。」

看著絢麗的煙花,胡春蘭與老宋兩口子也在說話。

嘭——

一朵巨大的禮花綻放,天空都變成了紅色。

胡春蘭喝了口水,說道:「親家,呂冬和宋娜倆人都到歲數了,咱們去年訂婚時,就說了今年結婚。」

老宋放下瓜子:「對,就今年結婚。」

胡春蘭問道:「要不,咱們日子定到國慶節附近?」

家裡只能定個大致的時間,具體還得找人去看。

老宋沒急著回答,反而先看了一眼宋娜。

雖然大方開朗,畢竟還沒出嫁,宋娜正低著頭裝沒事人。

呂冬腳下面輕輕碰了她一下,宋娜沒辦法,只能看了自個老爹一眼。

非常明顯,宋家早已完成了話語權的轉變,真正當家作主的人變成了宋娜。

老宋笑著說道:「親家母,行!就定在國慶假期,正好大傢伙子都有空,呂冬和妮子朋友多,也能抽開身過來。」

胡春蘭說道:「我找人看日子,看好了咱再商量。」

「行。」老宋又應道。

胡春蘭看向呂冬和宋娜:「你們倆呢?」

呂冬直接說道:「就國慶節假期好了。」

宋娜笑著點了點頭。

這件事基本上就定下來了。

呂冬開始和宋娜低聲說話,結婚前的事情一大堆,雖然結婚不會往採石山莊結,但採石山莊的房子需要裝修。

其他的,婚紗照,首飾,衣服,賓客等等,都需要一一去處理。

如果有時間,呂冬還打算出去度蜜月,得問問宋娜想去哪裡。

另外,還要看看宋娜有沒有別的想要的東西。

宋娜是不缺錢,但他送的,跟她自個買的,不一回事。

煙花燃放持續了一個小時,晚上八點半的時候,宋娜開車拉著宋爸宋媽準備回去,呂冬一直送到南邊村口上。

這兩天扮玩、演出,再加上煙花,民俗區那邊人特別多,這會兒路上到處都是人。

站在東西路的邊上,呂冬提醒宋娜:「路上慢一點,到了給我打個電話。」

宋娜沖他揮了揮手,加油門走了。

拐上往南去的路,宋爸說道:「妮子,你提前就得準備著點了。」

「我知道。」宋娜想了想:「爸,初二的時候,呂冬跟我說,有空去領結婚證。」

宋媽插話道:「去領!去領!明天就去!回去我給你找戶口本子!」

宋娜笑:「媽,哪有這麼著急,我跟呂冬說好了,挑一個日子去領。」

宋媽輕輕拍了下座椅:「呂冬這麼好的,你去哪找?」

這話聽在耳朵里,莫名有點熟悉,宋娜忽然想起來,胡春蘭也經常這樣說呂冬。

宋媽又嘮叨一陣,宋爸忍不住說道:「你就少說兩句,倆孩子都是心裡有數的,有啥不放心的。」

沿著小廣場往回走,呂冬碰上不少熟人,難免說幾句話,聊上一會。

準備回家的時候,都九點多了。

到村頭上,看到高高瘦瘦的呂星抄著羽絨服口袋,從村裡出來。

過年回來這大半個月,看起來似乎胖點了。

「冬子,剛回來?」呂星主動打招呼。

呂冬笑著說道:「送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