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格外香

過來的人呂冬認識,算不上特別熟悉,但跟五爺爺呂振飛出去應酬的時候,在縣裡的酒局上見過,縣住建局的局長,也是五爺爺的曾經的領導。

原來縣裡的建築一公司到三公司,全都屬於住建局旗下的單位。

這人個頭不高,五十來歲的樣子,乍一看上去像個乾瘦的小老頭。

「好久不見,呂總。」這位主動過來打招呼:「聊幾句?」

呂冬跟他握手:「宮局太客氣了,有話儘管說。」

倆人離開人多的地方,在工地對面停車的地方,找了個樹蔭說話。

宮局站住,雙手掐腰,說道:「前段時間,我去你們呂家村參觀過,沒得說,建的真漂亮,我以前去過老五家裡,那時的呂家村與現在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呂冬知道他說的老五是五爺爺,說道:「宮局再到呂家村,一定給我打電話,起碼得讓我盡地主之誼。」

宮局笑著說道:「人都說呂總仗義,確實。」

呂冬跟著他一塊打哈哈,這人明顯有別的話要說。

倆人不咸不淡的商業互吹了幾句,宮局終於說起正題來:「縣裡即將引進香草園和鮮花港項目,這種涉及種植行業的,肯定不能放在縣城裡面,縣城周邊也不合適,將來縣裡要向周邊擴展,領導的意思是放在呂家村周圍,以呂家村為核心,打造新的旅遊資源集中區。」

「這是好事啊。」呂冬當然歡迎兩個項目落戶呂家村周邊:「優勢資源集中在一起,能吸引到數量更多的遊客。」

話說到這裡,宮局露出那麼點意思來:「香草園和鮮花港項目佔地可能會很大,涉及到的不止呂家村,還有周邊的村莊,這些村莊一旦動起來,就是幾千上萬口人重新安家落戶的問題,領導的意思讓咱們住建局拿個方案出來……」

呂冬話說得好聽:「宮局這是被委以重任!」

如果可以,宮局才不想接這種麻煩的差事,五十多的人了,再往上爬根本沒有可能,安安穩穩的熬到退休多好?

他嘴裡當然不會這麼說:「那幾個村,離著呂家村都近,聽說呂家村喬遷新村就是呂總的主意,呂總在農村安置方面有經驗,安置的新村省內的標杆!」

「我哪有啥經驗。」呂冬根本不吃他的捧:「呂家村才多少人,人心又齊,根本不用我做啥。」

不知道這位宮局是啥意思,是不是想私底下先問問呂家村的意見,畢竟最近關於香草園和鮮花港的流言實在太多了。

呂冬說話留了幾分:「宮局,呂家村就是一個村子,規模擺在這裡,我們自家人安排自家人,啥都好說,涉及到外人,就不是一般麻煩了。」

宮局也沒再往深里說:「這倒也是,呂家村終究是咱縣的一個村。」

倆人又說了會房產市場的話題,很快各自分頭離開,呂冬進到工地里,跟王經理和於晶打過招呼,叫上呂坤回公司。

回去的路上,呂冬給縣裡大領導跟前的姚秘書打了個電話,問了問香草園和鮮花港的具體進展。

縣裡招商局正在與投資商談,因為以呂家村為中心,已經有民俗美食遊覽區、度假村、遊樂園和海底世界確定投資建設,來自外省的投資商首選投資地就是呂家村周邊。

雖然縣裡尚未與人正式簽下合約,但談的基本差不多了。

否則,也不會有小道消息到處流傳。

呂家村的土地,包括責任田、自留地、宅基地、場院地和果園等等,目前大部分已經轉入商業建設用地,剩餘一部分還要留作呂家村發展的備用土地。

這些,早就在呂家村建設新村的時候,向縣裡做過詳細報備。

縣裡不可能去動呂家村的土地,就算想要動,對於香草園和鮮花港這兩個用地大戶項目來說,呂家村剩餘的土地根本不夠用。

投資商相中了以呂家村為核心的一片區域的集群效應,縣裡想要留下投資,不可能拒絕就商業上來說,投資商非常合理的要求。

所以,縣裡只能考慮動呂家村周邊的村莊。

到了下午,文旅計畫委員會那邊有電話通知,讓呂冬第二天去縣裡開會。

開會的內容就是與香草園和鮮花港有關。

會上,呂冬跟以前一樣,只要不涉及到呂家村利益相關的事情,基本不怎麼發言。

縣裡已經與投資商草簽了協議,讓文旅計畫委員會聯合寧秀鎮,跟劉灣村和張灣村的支部書記們談談話,先通個氣。

當然,這就是打個預防針。

眾所周知,這種事自上而下推動的話,下面不可能擋得住。

呂冬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沒有說什麼話,他在文旅計畫委員會,首先要保證呂家村的利益,然後才是其他。

……

一個縣,尤其是作為縣城所在地的鄉鎮,地方小人脈網路複雜,人與人三轉兩倒就能扯上關係,可能有些消息還沒從縣府裡面出來,下面消息靈通的人,就知道了個大概。

甚至,很多人說,在縣城這種地方混,人脈關係比能力更重要。

這話總有幾分道理。

劉明泉早就知道關於自個村裡的傳言,但一直沒有動彈,直到確定投資商真的要跟縣裡簽約。

馬家村那邊動的可能性比較小,別看馬家村離著呂家村更近,兩邊只隔著一條青照河,但這條青照河恰恰做了地理上的一個隔絕。

最大的可能就是呂家村東邊的張灣村和南邊的劉灣村。

劉明泉很清楚這一點,打早就盼著這一天。

得到消息,劉明泉就給張灣村的領頭人打了電話,約他在呂家村西邊的慶海飯店一聚。

當天晚上,兩人到了飯店,要了一個包間,邊喝邊聊事情。

從包間的窗戶往外看,能看到呂家村新村燈火通明的廣場,比起附近的其他村莊,這裡顯得格外熱鬧,彷彿跟周圍的村莊是兩個世界。

劉明泉端起酒杯,跟對面年紀差不多的人碰了碰,周啦喝上一口,夾起一塊醬肘子塞進嘴裡,細細品著味道,好一會才咽下去。

「老劉,你叫我過來,不止為了喝酒吧?」張灣的大隊書記叫張雨,放下筷子,看向劉明泉:「咱倆認識也不是五年十年了,誰不了解誰,有話你就直說。」

劉明泉又夾起一個知了猴塞進嘴裡,說道:「這事就怪了,同樣的吃食,為啥呂家村做出來的就不一樣?」

張雨搖搖頭:「不一直都是這個味?」

劉明泉呵呵笑:「不一樣,不一樣。老張,你看著外面,看著呂家村的新村,看著路上去呂家村廠子里拉貨的貨車,再慢慢品,看是不是味道格外好。」

張雨轉頭看向包間窗戶外面,邊看著燈火通明的呂家村,邊夾起一筷子醬肘子,塞進了嘴裡。

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人,有些可能不是非常聰明,但絕對不會是笨蛋。

張雨只是看了片刻,就明白了劉明泉的意思,看著外面的呂家村,嘴裡的這口肉,吃起來真的格外香。

劉明泉反而放下了筷子:「這一片的幾個村,同氣連枝,你娶我家的閨女,我家嫁到你家去的媳婦,這些年早就數不清了,早就分不清彼此了,對不對?」

張雨卻說道:「呂家村的,很多都是茅坑裡的石頭,尤其當家的那幾個。」

劉明泉立即想到呂振林,還有自家女兒的老同學,說道:「確實是,姓李的還好說點,那幾個姓呂的,一個頂一個的渾。」

張雨端起酒杯:「來,走一個。」

倆人喝了杯酒,劉明泉齜牙咧嘴:「我以前想過不少事,後來發現不合適,一個弄不好,容易倒大霉。」

原本的一些想法,隨著呂冬公司快速發展,劉明泉自個就怵頭了。

畢竟他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敢想的同時,不涉及到兒子的問題上,腦子多少還算清醒。

但現在這個事,就不一樣了。

倆人聊了有一會,就彼此掌握的消息做了交換。

劉明泉說道:「老張,縣裡想要在呂家村附近,建設香草園和鮮花港的消息,你都知道了,就沒點想法?」

張雨沉吟了好一會,才說道:「我能有啥想法,貫徹上級領導指示就是了。」

劉明泉說道:「如果上級叫咱們搬離祖祖輩輩住的這裡呢?」他指向窗戶外面:「咱們搬走,在咱們的地上建造香草園和鮮花港,然後便宜呂家村的人,咱們卻得滾的遠遠的,天底下就沒這樣的理!」

張雨說了另外一個事:「我這邊跟統戰部的袁部長算是親戚,聽他說起過,就算動遷,也不會去很遠的地方,最後還是在這一片安置。」

「咱為啥不去試試另一個可能呢?」劉明泉聲音不自覺的就壓低了:「為啥不能讓咱家的老少爺們,也能沾點光,分點紅利呢?不能便宜都叫呂家村的沾了,咱們啥都撈不著吧?」

張雨明白他的意思:「你想讓呂家村把咱倆村吞了?」

劉明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