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無怨無悔

「你們縣領導的決心很大,魄力也很大!」

泉島高速路青照服務站里,趙振想到這些天在青照的所見所聞,對過來送他的呂冬說道:「個人感覺,你們這邊大有可為。」

呂冬笑著說道:「所以說,這是在青照最好的投資機會。」

不是面對招商局的人,趙振說話直接很多:「我明年再過來。」

呂冬聽得出這不是客套話,也知道趙振是想等泉水復涌之後再決定是否投資,哪怕他手裡資金遠超一般人,在銀行有著極為妥帖的關係,也不想冒不必要的風險。

「行。」呂冬沒法勉強:「我就等趙總的好消息。」

趙振在青照這段時間,仔細了解過呂冬跟呂家村,想了一下,專門說道:「呂總,比起青照,我更想投資你們呂家村。」

呂冬笑,說道:「那趙總你可得快點做決定,食品公司和建築公司算得上成熟的企業,短期內不會接受外來投資。」

趙振的意思很明確:「你們呂家村不是也要做旅遊開發?我們可以攜手合作。」他考慮的更遠:「你們縣要打造一個文旅環路,我有一個構想,未來如果我投資遊樂項目,能不能放在呂家村附近?」

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走政息的事太多太多,如果呂家村能拿到全國文明村,真正確定自家的地位,投資放在呂家村可以籠罩的範圍內,或許更加保險。

呂冬大致能猜到趙振的意圖:「趙總,你要在呂家村附近投資,我們當然歡迎。」

趙振笑著說道:「我們明年再見。」

一切還要看呂家村的發展。

呂冬跟他握手:「再見,趙總。」

趙振出服務站休息廳,上了一輛賓士轎車,很快乘車離去。

呂冬離開服務站,開上桑塔納返回大學城。

服務站在大學城和呂家村西邊,距離兩邊不算遠,都在十里路範圍之內。

回到大學城,呂冬看時間差不多,先去一趟管委會,參加一個由楊烈文親自主持的新聞會。

大學城管委會正式對外公布重點扶持企業名單,呂氏餐飲公司榜上有名。

進入這份名單的企業,比如呂氏餐飲公司,會在原本的基礎上,進一步在資金、土地、稅收和政策等方面,獲得大量的資源傾斜。

毫不誇張的說,獲得重點扶持的企業,哪怕是個不起眼的小公司,都能夠迅速發展起來,何況是呂氏餐飲這種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企業。

呂冬領了證書,跟其他幾家企業的負責人,一起站在前台上合影。

新聞會後,楊烈文又專門叫呂冬去辦公室,聊了一會。

「不要因為做出成績就自滿。」楊烈文算是親眼看著呂冬從呂家村的普通少年郎做到一個產值數千萬公司的掌舵人,也不掩飾對呂冬的欣賞,特地說道:「呂冬,你成熟了,我也不想多說,就送你一句話。」

呂冬知道楊烈文是好心,說道:「領導,我聽著。」

楊烈文微微點頭:「再接再厲,不忘初心。」

呂冬真心實意說道:「我始終不忘!」

楊烈文看著呂冬,忽然想到第一次見到呂冬時的情景,從滔滔洪水中爬出來的少年郎,精壯赤|裸的上身掛著一條又一條螞蟥,看過去觸目驚心。

才兩年半的時間,那個抗洪救災的少年郎,已然變成身家千萬的成功商人。

雖然少年郎沒了當年的淳樸,但更加難得的是,少年郎始終在做著正確的事,在做一個好人。

楊烈文深知金錢的腐蝕力量有多大,拍了拍呂冬胳膊:「不管多難,都要堅持下去。」

「明白。」呂冬知道這條路有多難,但就像父親為了這片摯愛的土地一樣,無怨無悔。

「行了,我就不耽誤你時間了,忙去吧。」

看著離開的呂冬,楊烈文站在辦公室里,摘下眼鏡輕輕擦拭。

如果呂冬獨自發展,不將手中背後的力量分散,想必呂氏餐飲規模會更大,發展會更快,但呂冬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路,拉動整個村子一起發展。

外人乍一看上去,是呂冬沾了呂家村的光,只有真正了解內情的人才知道,呂冬在呂家村的發展中,發揮了怎樣關鍵的作用。

來到管委會辦公樓的前廳,呂冬遇到了過來辦事的呂春。

「大哥,最近很忙?」呂冬問道:「整天都看不見你。」

呂春說道:「沒辦法,李興國的案子,縣局抽調太多人手在跟進後續事宜,所里現在嚴重缺人,我都開始跑一線了。」

呂冬低聲問道:「那邊啥情況?」

呂春看看周圍沒人,說道:「涉及到命案了。早年間,李興國剛承包石料廠時,從外面招來部分智力低下的人來工作,其中有幾個類似於流浪漢,這些人後來全都不見了。」

呂冬聽得明白:「陳年舊案,更複雜了。」

「複雜也翻不了身。」呂春不知道呂冬在其中悄悄推了一把,只當他好奇:「上面兩位領導盯著呢,要做成典型。」

呂冬點點頭,又問道:「那個叫孫峰的呢?」

呂春簡單說道:「馬上就走起訴程序,估計到下個月才能判,省大那邊一直在施加壓力,應該會從重處罰,不過也不是啥重罪,頂多也就判一年。」

呂冬想到安紅和漢堡皇,說道:「能得一個公平公道也不容易。」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人也在變。

但人終究是有所堅持。

後面一天,這個案子終於登上了小撒主持的《今日說法》節目,呂冬特意看了看,節目跟雙方溝通的差不多,人名全都使用化名,頭像全部打碼,不會對現實中的人造成太多困擾。

不過,作為背景的漢堡皇和呂氏餐飲公司全都實名出現,也算刷了一波廣告。

現在的《今日說法》收視率很高,根據各個店面的反應,節目播出後的兩天里,漢堡皇在全省各地的店面上座率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安陽開的新店,甚至出現了轟動效應。

生意進一步在省外鋪開之後,呂氏餐飲也會在細細體味台打廣告。

這年頭,細細體味台還是受眾最廣的媒體平台。

作為呂氏餐飲公司進軍太東省外的第一步,呂冬和杜小兵專門去安陽參加了三家店的開業典禮,依託新開的銀座商城,呂氏餐飲下屬的三大餐飲品牌,隨後也會以安陽作為中心,向豫南省北部各城市擴散。

目前呂氏餐飲積蓄了足夠大的力量,先後得到衛橋集團的無息貸款和大學城管委會的重點扶持,新年過後將會全面向省外市場進軍。

主要目標是晉冀魯豫蘇徽等太東周邊的省份。

從豫南回到大學城,杜小兵的父親來到呂氏餐飲公司,呂冬自然熱情接待。

兩人不是第一次見面,以前在泉南接觸過一次。

呂冬很客氣,呂氏餐飲有今天,借了杜小兵家不少方便,連忙將人迎進辦公室:「杜叔,隨便坐。」

杜大海身材很高,梳著個背頭,因為中年發福,有顯眼的將軍肚:「公司辦公地不小,很正規。」

杜小兵嘀咕道:「不正規能做這麼大?」

大概無仇不成父子,杜大海立即對杜小兵瞪眼:「沒有呂冬,你能做這麼大?」

杜小兵不說話了,對於呂冬他是服氣的。

「杜叔,言重了。」呂冬接上一句:「沒有小兵,呂氏餐飲也不會順利發展起來。」

杜大海看眼呂冬,笑眯眯地說道:「最初的時候,聽說你們倆合夥開公司,我就想著,讓小兵鍛煉鍛煉也好,以後接家裡的生意,總能順利一些,沒想到你們兩個人生意越做越大,呂氏餐飲轉眼間就快有一百家門店了。」

呂冬謙虛一句:「跟杜叔的生意比,我們這就是不起眼的小買賣。」

「呵呵……」杜大海笑得像個彌勒佛:「呂冬,像你這麼會說話的年輕人,不多。」

呂冬也笑,杜大海不是杜小兵,說話間自然要留幾分。

從杜大海夫婦堅持讓杜小兵取孫莎這件事上,呂冬就有所猜測。

其實,杜大海對呂氏餐飲不是沒有過別的心思,但很早之前,就聽杜鵑說過一些事,呂冬背後有人,還是他惹不起的那種。

開始時,杜小兵用家裡的關係幫忙,杜大海也沒放在心上,但後來動用一些關係,杜大海也衡量過後,也默認了。

現在他們杜家有呂氏餐飲百分之十的股份,杜小兵跟呂冬交情莫逆,杜家真要有什麼事,呂冬這邊也不會坐視。

聊了幾句呂氏餐飲的事,杜大海轉到正題上:「我聽小兵說了你們青照縣的那個文旅計畫,聽起來很不錯,我挺感興趣。」

呂冬說道:「杜叔,青照現在求賢如渴,杜叔對青照的文旅計畫感興趣,我們縣裡的領導求之不得。」

杜小兵也不是以前沒有見識的老杜了,坐在一邊很少說話,主要是一說話,也容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