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好日子

每年過年之前,呂家村老街上的人,都習慣了一堆人過來看望胡春蘭和呂冬,也知道那是呂建軍的戰友們。

呂家村當兵的人本就多,1998年夏天更是親眼見證過戰士們頂在洪水第一線,作為飄搖在洪水邊緣的村莊,這裡的人理解血染的風采。

今年,來的人更多,還有女眷跟著一起過來。

在泉南工作的於占龍和馬元超,媳婦跟著一塊來了。

婦聯上的馬主任,本就與呂建軍認識,以前的時候也來過。

馬元超的夫人,也就馬明的母親張莉卻是第一次來呂家村看看。

一眾人都在堂屋裡說話,張莉卻找到出來灌暖瓶的呂冬。

「馬明本來要跟著一起過來,同學那邊出點狀況,耽誤了。」張莉穿著呢子大衣,四十多歲的人,卻保養的極好,給人一種風華正茂的感覺。她聲音不高,語調平淡:「蒙城的事我聽說了,謝謝你。」

呂冬說道:「張姨……」

張莉抬手制止呂冬的客氣話:「呂冬,你要哪天到島城,可以找我。」

話不多說,遞給呂冬一張名片,轉身回了堂屋。

跟馬元超不同,張莉跟這邊來往極少,自然談不上什麼交情。

至於呂冬這邊,以前聽老馬戰友說起過不少,是個不爭氣的混賬玩意。

誰知道,這兩年變化極大。

其實張莉也不大關心這些。

今年之所以專程過來一趟,主要因為呂冬救了她兒子。

張莉在島城那邊工作,職位也不算低,仔細問過蒙城的事,得知那群村匪惡霸有槍的時候,後怕的心尖都在打顫,她就這麼一個兒子,真要有個好歹……

不管呂冬出於什麼心態,那種情況下能不顧安危去救馬明,張莉都領這份情。

仔細打聽過問過,張莉自有判斷,呂冬從頭到尾的處理,除了營救馬明時,其他時候都儘可能規避所有風險,比自個那充滿書獃子氣的兒子,高明何止一點半點。

感覺馬明跟呂冬多來往,也沒什麼壞處。

老於和老魏看人眼光一向不差。

跟去年差不多,眾人在家裡待了一會,呂振林就過來了,邀請眾人一起參觀村辦廠子。

呂家村的發展變化肉眼可見,一個古老的村莊,展現出勃勃生機。

眾人沒有多待,下午不到四點就走了,其中不少人又單獨拉著呂冬說了一會話。

車隊離開,呂冬和胡春蘭一直送到街頭上。

春節,萬家團聚的日子,村裡在外打工的,也紛紛回來。

後天的兩天,呂冬參加了好幾場聚會,同一條街上的兄弟們之間的,小學同學組織的等等。

還跟呂建仁一起去拉了趟煙花爆竹回來,村委三十晚上要在小學校的操場上大放煙花,既是慶祝過去一年的成績,也寓意明年繼續紅紅火火。

三十晚上,呂冬和胡春蘭照例在大伯家裡吃晚飯,相比於去年的年夜飯,少了呂夏,多了方燕。

席間,李敏和胡春蘭免不了問呂夏和方燕啥時候要孩子,甚至成為了貫穿整個晚飯期間的主要話題。

催婚,催生,催二胎,這都是老一輩的過年通用套餐。

在農村人眼裡,呂春和方燕本就結婚時年齡就偏大,都二十七八的人了,再不要孩子,也太奇怪了。

呂春的同齡人,孩子上小學的都一大把了。

眼見大哥嫂子疲於招架,呂冬主動接話,跟大伯和大哥喝一杯酒,問方燕:「嫂子,你單位過完年就全都搬過來了吧?」

「五一之前全都搬完。」方燕也不想繼續催生的話題,她和呂春的事業都處於上升期,暫時沒打算要孩子,主要是耽誤不起那個時間,趕緊說另一個事:「我聽到個關於大學城和青照縣的小道消息,說上面確定東擴戰略,準備讓青照動一動。」

男人對這種話題一向感興趣,村裡的人湊到一塊,都能聊上國家大事,為某個政策爭得面紅耳赤,何況在座的呂冬、呂春和呂建國都可能會產生直接關聯。

就連胡春蘭,也不管方燕暫時不要孩子的事了,畢竟青照這邊有變動,也可能會對食品公司帶來一些影響。

只有李敏,對於兒媳婦有些不滿,好在也沒多說。

婆媳之間的關係,向來是門大學問。

方燕在報社上班,已經做到中層,跟著的某位女性領導又有能力有背景,難免聽到些小道消息:「我聽總編提過,上面有流言傳出來,說是部分領導有意讓大學城跟泉南東部區域劃分到一起,併入泉南市,成為單獨的一個區。」

呂建國皺眉:「青照能同意?多大的區域,多少人口?還有產業。青照去年百強縣往前躍進十多名,大學城是關鍵。」

呂冬接話道:「如果上面想推動,青照這邊攔不住。」

曾經就是這個樣子,但要再等很長一段時間。

方燕又說道:「據說對青照也有想法,說是要撤縣劃區。」

呂春問道:「上面領導的意見統一?」

「不統一。」方燕聽總編提過幾句:「目前應該是停留在部分人的腦袋裡和嘴上……」

呂冬想了想,說道:「短時間內應該實現不了,光是上面統一想法,就是耗時耗力的事情,而且劃區這種事,省里只能推動。」他指了指北邊:「真要實現,最終還要等那邊批下來。」

呂春又說道:「有傳言,就說明上面有人在推動這件事。」

呂冬點頭:「真要能實現,對大學城利大於弊,大學城能跟泉南連成一片,我這生意就好做了。」

眾人討論起未來青照的發展,關於生不生不生孩子的事,自然就扔到了一邊。

呂春悄悄給呂冬豎起跟大拇指,今天晚上算是應付過去了。

一頓晚飯吃完,大隊喇叭裡面開始有歌聲響起。

「哎,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吆,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

歌聲中,大批村民走出家門,前往小學校寬敞的操場上。

村裡要在操場的大戲台上放煙花。

呂冬去到村委,和已經趕過來的呂建仁、李林、呂濤等人裝好車,開著廂貨進了小學校。

因為呂家村要大放煙花的消息早就傳了出去,不止是呂家村的人,隔河相望的馬家村和距離近的劉灣、張灣也有大批人過來。

晚上七點,天色已然黑透,隨著大喇叭里的音樂結束,擺在戲台上的禮花衝上天空,炸出耀眼光芒。

二十發禮花之後,呂冬帶著一眾年輕的,又點燃二十掛滿地紅,火光閃爍不停,大戲台上鋪滿厚厚的紅地毯。

這個歡慶的日子裡,鐵樹銀花在呂家村盡情綻放。

李文越抱著個花王從下面上來,交給李林,對呂冬說道:「招娣來了,在下面車那裡。」

呂冬把火機給呂濤,說道:「聽你林哥的。」

他和李文越從側面跳下大戲台去,來到廂貨車邊上,劉琳琳和劉再招姐妹倆就站在車頭那邊。

人太多,加上頭頂禮花響,呂冬招呼姐妹倆一起往外走點。

呂冬問道:「你咋來了?」

劉再招搶先說道:「你村裡放煙花,過來看看。」

李文越指了指戲台周圍:「外村來了好多人。」

劉琳琳說道:「出來透透氣。」

呂冬點點頭,問道:「沒事?」

「沒事。」劉琳琳文文靜靜的笑:「大過年的,沒有事。」

李文越暗嘆口氣,老同學家裡啥情況,他也知道。

劉琳琳看看周圍,對呂冬和李文越說道:「我昨天北邊沿著河堤看了,你們村變化真大。」

呂冬說道:「上面政策好,我三爺爺敢闖。」

劉再招突然接話道:「人家都說呂家村有個好書記,所以越過越好,劉灣越來越窮。」

涉及劉琳琳姐妹的老爹劉明泉,呂冬和李文越不好接話。

以青照農村的情況,可能有想法的人很多,但要帶領一個村集體致富,真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頭人。

劉琳琳不想在同學面前討論自家老爹,轉而問道:「呂冬,你做餐飲業,知不知道縣城哪家飯店開業早點?」

呂冬沒回答,問:「你想請客?」

「我想老同學們吃頓飯,你們沒少幫我。」劉琳琳輕聲說道:「我不想在家裡,外面的飯點過年都關門。」

李文越笑著說道:「咱們多少年的同學朋友,用不著請客。」

劉琳琳說道:「不是光請你們倆。」

呂冬想了想,說道:「你打算初幾請?」

劉琳琳顯然想過:「初五之前,我打算初六走……」

李文越問道:「不是說要過了十五?」

劉琳琳說道:「我打工的那邊,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