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差距挺大

國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即將來臨,社會團體活動也在增加,呂冬在校友會之後,又參加了大學城商會和青照縣證攜組織的相關活動,兩家也為正式成員們下發過年福利。

這些福利大多是象徵性的,比如枱曆、掛曆、福字和張貼畫之類的,更多是起到宣傳作用。

活在這人情社會,也免不了人情往來,過了小年之後,呂冬從食品公司訂購的貨物到位,青照泉南來回跑。

人情往來是個精細活,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很多關係都得呂冬親自跑。

泉南那邊,呂冬基本都拉上杜小兵。

「這比經營公司還累,頭疼的都快要炸了。」

開車從千盛商廈地下停車場出來,杜小兵拉了下西裝領子,對副駕駛上的呂冬說道:「咱們回去?」

呂冬靠坐椅背上,不用開車的感覺真好:「回去,光美泉南分公司那邊,下午要去公司回禮,咱們倆起碼得有一個在。」

杜小兵頗為感慨:「你送我,我送你。」

呂冬隨口開一句玩笑:「這能拉動內需。」

過年,平時日子過得再緊巴的,也捨得多花錢。

倆人回到大學城,打開汽車後備箱,裡面全是東西。

去泉南的時候,後備箱是滿的,回來的時候,還是滿的。

不過由送的變成了別家的回禮。

呂冬叫來蘇小山,東西全都卸下來,暫時放進倉庫裡面。

杜小兵看看時間,提上些東西:「我去學校一趟。」

呂冬問道:「夠不夠。」

「夠了。」杜小兵正式工作關係在體育學院,大部分時間都在忙公司的事:「過年,意思一下就行。」

呂冬很清楚,老杜在體育學院能這麼自由,時不時展現的鈔能力是關鍵。

杜小兵離開地下停車場,蘇小山推個小拖車過來繼續拉貨,問道:「呂總,咱們福利都到了,啥時候發?」

配送部的員工都很好奇,卻不好意思問,蘇小山資歷老,跟呂冬也熟悉,想到啥就問啥。

這轉眼間,小年都過了,呂冬想了想,說道:「你一會去樓上找徐曼,領一份過年福利明細,今明兩天去各店送貨,把相應的福利都送過去,公司總部的人,下午都直接來倉庫領,你挨著打電話通知。」

蘇小山摸著大光頭笑:「好來!」

像他這樣來到公司半年以上的老員工,每人有二百塊的過年福利,不是一般優厚。

縣裡大部分廠子上班的人,過年別說福利了,工資能發下來就得燒高香。

有過年福利,還有年底雙薪,還想啥?

這麼好的企業,上哪找去?

呂冬上樓,剛進入公司,隔壁做相機的朱建榮登門拜訪,還帶來了糧油米面。

「朱總,你太客氣了。」呂冬在辦公室里接待朱建榮:「咱們是鄰居,不用這麼見外。」

朱建榮卻說道:「呂總,過年了,意思一下應該的,這也是幫我解決庫存。」

呂冬這才想起來,為了應對進入新千年可能爆發的世界末日,朱建榮採購貯存大量生活物資。

來人聊了一會,朱建榮走的時候,呂冬讓薛天從會議室拿了些東西,幫著送到朱建榮的公司里。

薛天從隔壁公司回來,到辦公室找呂冬:「呂總,前幾天您說今天發布過年假日時間……」

臨近過年,人心自然不可能像平時那樣安穩,很多人尤其外地的,都想著能早點回家過年。

其實過了小年,各店的生意也漸漸變得冷清。

呂冬略一考慮,說道:「這樣,臘月二十七統一放假,過完年正月初十正式上班,除去個別店面外,其餘都從正月十一開門營業。」

他著重說道:「漢堡皇火車站三十和初一初二初三四天關門,願意多掙錢上班的員工,初四到初七雙倍薪水。」

多付出的這點薪水,對比火車站春運期間的營業收入,不值一提。

這也符合《勞動法》的規定。

薛天全都記了下來。

呂冬又說道:「具體人員和值班之類的,你跟付朝霞直接商量。」

薛天說道:「好的。」

吃過中午飯回來,先是銀座的張明宇來訪,送走張明宇,光美電器的范雲明專程過來一趟。

范雲明來大學城,不止是專門回訪呂氏餐飲公司,還要在大學城做個初步考察,看看光美電器需要等待多長時間才能進軍這片市場。

光美電器需要的是收入穩定的定居居民,在手機和電腦仍然是個人高消費品的情況下,大學城很難成為直接客戶群體。

如今能配上電腦和手機的大學生,屬於少數中的少數。

呂冬專門陪著范雲明在省大創新港、大學城商務中心和南邊的會展中心轉了一圈,這也是大學城目前的商業聚集點。

至於客流量最大的中心路口,光美電器是不用考慮了,一來商鋪普遍偏小一些,二來已經沒有空置的商鋪可租了。

青照是泉南所有的縣裡面,經濟條件最好的一個,如果光美電器想要進軍泉南縣級市場,肯定會優先從青照開始。

因為青照大部分公家企業或者破產,或者改制,或者出售,青照人總體來說過得並不輕鬆。

但青照的GDP總量仍然很高,在多家媒體公布的1999年度百強縣名單裡面,青照排在七十多位,比1999年還前進了五六個名次。

經濟挂帥,自然要以GDP論英雄。

這也是很多企業考察一個市場的重要衡量標準。

呂冬也在考慮泉南周邊的縣,比如說北河,他前段時間就跟方燕去過一趟北河縣城,大致有個初步印象。

晚上,大學城管委會有個會議,召集各單位企業負責人開會,重點強調過年期間的安全問題。

像是防火防盜等事宜,強調再多都不為過。

開完會,呂冬和呂春一起出小禮堂。

「今年二哥確定不回來了?」呂冬邊走邊問道。

呂春輕輕點頭:「據說要外出拉練,不回來了,可能明年暑期回來一趟。」

呂冬說道:「真辛苦。」

呂春笑了笑:「特殊單位,沒辦法,選了這條路,就要承擔責任。」他去過呂冬公司,提醒道:「頭著過年這幾天,晚上一定鎖好門,貴重東西都帶走,別留在公司里。」

呂冬明白:「小偷小摸也想過個好年。」

倆人來到停車場,呂春打開車門:「我先走了,晚上還得值夜班。」

呂冬說道:「你那邊過年有啥需要,來不及去買的,給我打電話,你放心,我跟嫂子結賬。」

呂春回一句:「我問問你嫂子再說。」

越是普通人的假期,呂春做的這一行就越忙,方燕那邊事也多,倆人估計都要忙到大年三十。

呂冬買年貨的時候,特意一次買兩份,大伯那邊也送一份過去。

……

青照縣城,商業街。

剛一過小年,店裡不少員工就心心念念的想著公司啥時候發過年福利,雖然福利標準早就下來了,但東西沒拿到手裡,總有點不踏實。

今年好些人都不大好過,廠子單位連工資都發不下來的,也比比皆是。

直到下午,配送上的大光頭,親自壓著一批貨過來,送進店面的小庫房裡,眾人的心才算真正安定下來。

冬天,小縣城沒有夜生活,顧客散的也早,不到七點半,店裡就沒人了。

店長苗雨招呼店員將捲簾窗拉下來,等到店員打掃完衛生,讓人挨著過來領福利。

「東西很多。」苗雨拿個文件夾,每個人領一份,讓個人在對應的表格裡面簽名:「你們一趟拿不了,多拿幾趟。」

員工們個個興高采烈,能領到工資以外的福利,總是好的。

「公司真不錯,太地道了。」有個小姑娘提著一個大禮盒,說道:「我爸的單位,過年發工資才發到去年八月份,要不是我在這邊掙錢多,今年這年都不知道咋過。」

廚房裡做炸品的一個男的附和:「我家也差不多,我爸在煤礦上班,按說煤礦叫私人承包以後,效益一直挺好,老闆就是壓著工資不給發……」

另一個人接話:「同樣是私人老闆,別的跟呂總比起來,差距挺大。」

下班時間,只要說的話不過分,苗雨這個店長也不會禁止員工說些閑話。

店面的員工領過東西簽完字,暫時沒有走,苗雨又專門說了放假時間。

最後,她說道:「一月份的工資已經發到你們銀行卡里了,你們抽空都去查查,具體明細明天才能到,這個月按照咱們這邊的標準,你們基本工資都是雙薪。」

員工們更高興了,苗雨宣布下班裡,一個個有說有笑的出了店,各自拿著東西回家。

苗雨提上一個禮盒,跟往常一樣,最後一個出店門,拉下捲簾門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