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房產市場

拐上經十路,略顯狹窄的道路有些擁擠,車跑不起來,呂冬看向車窗外面,路兩邊的牆上樓上,不少地方塗有鮮紅的油漆,外套圓圈的拆字格外醒目。

這條貫穿泉南東西的主幹道,已然跟不上時代發展,哪怕在這個年代,也開始頻繁堵車。

拓寬重修勢在必行,呂冬也不知道這一次泉南會不會有長遠的整體規劃。

曾經連泉南人都自嘲,這座省會城市就是個大縣城,到2010年以後,更是常年位居全國城市擁堵榜首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複雜,有一項呂冬深有體會。

曾經泉南路步行街南邊一條道路,短短不到半年時間,修完挖開再修,折騰了三四回。

這不是發生在兩千年初缺乏協作的年代,而是2010年以後。

來到環山路路口,杜小兵打轉方向拐過去,呂冬回頭看了一眼。

曾經這個路口有次坑的他不要不要的。

那時這個路口向東的一側,經過了精心設計。

這條路所有十字路口,右轉車道都在最右側,快到路口時,需要從公交車道網狀線過去,偏偏這個路口的右轉車道在公交車道左側,最右側是條直行車道,別說是不熟悉路況的人,即便熟悉的人,也很容易犯錯。

曾經呂冬聽呂春提過一句,說是光這一個路口的拍照,半個月就能完成整個區的任務。

這樣的明星創收路口,隨著信息發達,當然免不了被撤的命運。

但撤下一個,又會崛起無數個。

「秦雅的新工地在哪。」杜小兵這時問道:「還沒到?」

呂冬剛打過電話,說道:「再往南一百多米就到了。」

環山路北邊是大眾日報社宿舍,往南有一片剛建好的小區,秦雅所在的工地,就在這個小區東南邊。

環山路,顧名思義,這邊緊挨著山,整條路就是較為平緩的大上坡。

很快,就看到了工地圍擋,又接近一個小十字路口,立起藍色的大門,呂冬隔著有段距離,就看到秦雅等在門口。

汽車直接停在路邊,呂冬一下車,秦雅就沖這邊招手:「呂冬,在這。」

呂冬招招手,等杜小兵下車,一起過去。

秦雅迎上來跟倆人握手,說道:「你們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呂冬笑著說道:「從附近走,正好過來看看。」

秦雅頭前帶路:「我們進去說,這邊經常走貨車。」

杜小兵跟著他爸倒騰過廠子,對地皮之類的有些了解,問道:「秦姐,這邊地皮不便宜吧?」

秦雅知道杜小兵有個很有錢的姐姐,由此推斷,家裡也不一般,笑著回答:「還好,主要競爭不算激烈。」

泉南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到真正發力的時候。

呂冬進大門四處看,工地裡面施工的人不少,有五六棟樓,蓋起好幾層高,還有兩座高層的主體澆築了十層左右。

「這邊早就開工了。」呂冬好奇問道:「有的樓都快封頂了?」

秦雅回答道:「這邊早就開工了,我只負責宣傳銷售,來的算晚的。」

她指向道路一側,有佔地面積巨大的建築在施工:「售樓中心沒建好,就不帶你們過去了,直接去我辦公室?」

呂冬說道:「行。」

三人進了一間板房,有個助理倒了一杯水送過來。

知道呂冬和杜小兵都是有購買能力的大客戶,秦雅拿出不少宣傳資料,讓他們儘管看。

呂冬邊看邊問道:「秦姐,咱們這邊啥時候開始預售?」

「手續正在辦。」秦雅掃一眼認真看資料的杜小兵,對呂冬說道:「估計年前差不多能辦下來。」

杜小兵問句最關鍵的:「價格怎麼定的?」

秦雅卻答非所問:「我們呢,已經跟教育局談妥了,這邊是真正的學區房。」

呂冬笑起來:「大學城的先進經驗。」

都知根知底,秦雅也笑:「楊主任想的這個策略,堪稱房產銷售的利器,沒有名校學區,學府文苑的房子哪能這麼快賣光。」

杜小兵說句大實話:「我們買了應該不會自己住。」

人難免受到環境和周邊人影響,有呂冬和堂姐杜鵑,杜小兵也覺得投資房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秦雅略微沉吟,說道:「期房開售,價格在1500左右。」

她儘可能拉客戶:「泉南發展日新月異,房產市場逐步活躍,其實回頭看看,這些年貨幣貶值多厲害?房子呢,相比現金,一直都很保值。」

「北邊大眾日報社宿舍,集資建房的時候,才三百塊一平,現在沒一千五不賣。」

呂冬直接說道:「秦姐,我找你買房子不是一次兩次了,咱們老相識,不說那些虛的,你給我留一批二樓的房子,最好帶配套房和車位,等你這邊辦好預售手續,就通知我。」

秦雅跟呂冬打過多次交道,知道只要價格合適,呂冬絕對不會放鴿子,當即說道:「沒問題,這邊價格沒真正定下來,我們到時候再仔細談。」

馬上就到年底,哪怕預留足夠的發展資金,呂冬有股份的兩家公司,也會有不菲的分紅,錢放在手裡,只能等著貶值。

留下一部分錢,其餘的投資出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後面,秦雅又帶著呂冬和杜小兵到工地上實地參觀了一圈。

眼瞅著時間不早,秦雅非要做東請客。

環山路繼續往南走,從一條小道上過去不算遠,在千佛山南門斜對附近,就是魚翅皇宮大酒店。

秦雅想在那裡請客。

價格沒真正確定下來,購房也存在X因素,呂冬委婉推掉了秦雅的好意。

倆人開車往回走,期間杜小兵給杜鵑打了一個電話。

作為一個頻頻出手買房屯房的商人,杜鵑相當了解泉南的房產市場,她直言秦雅給的價格比較實在。

杜鵑似乎也對環山路的房子很感興趣,等到經十路改造拓寬,周邊環境會得到極大改善。

她告訴呂冬和杜小兵,等他們真正去看房子的時候,叫上她一起。

呂冬自然應了下來。

「我聽杜鵑說,溫城人到處組團在大城市掃房子。」杜小兵開著車,胡亂提著建議:「依我看,你,我,我姐,宋娜,衛國,再加上大伊萬,我們也可以組個團去掃房子。」

呂冬笑:「等咱們資金充裕了,去京城,深城,魔都,去這些大城市掃房子。」

小地方不好說,大城市不會崩,上面也不允許崩。

你開發商敢降價,信不信業主發瘋?信不信我給你開張天價罰單?

呂冬曾經買房時,有段時間時刻關注房產市場,當時北河那邊房價漲上去不久,眼看著要往下跌,這種小縣城一旦跌起來,那就是暴跌。

不等開發商發慌,當地就出台舉措,不管是舊村改造,還是拆遷,既不採取房產安置,也不給現金補償,而是統一給房票,簡單來說就是補償四十萬,就給張四十萬的票據,可以在開發商那裡買房子頂四十萬用。

一套舉措下來,不但穩住房價,還緩慢上漲。

拿了房票的人,在開發商那裡嚴重受限,沒有多少自由選擇的權力,因為這票據除了買房子,沒任何用處。

於是,那些頂樓,高層一二樓等很難賣的位置,有了固定消費群體。

雖然這些不可能長久,但關鍵時刻用上,能玩出花來。

有句俗話說的好,買的永遠不如賣的精。

所以,呂冬相信,閑余資金投資房產,比不了解的股市和金融啥的保險多了。

股市那玩意,明白人都能給整糊塗,別說他這種不明白人。

就他,這掉進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回去的時候,呂冬和杜小兵又去大學城幾個在建和在售的小區轉了轉。

還遇到王棟,八點在線南邊的鋪子已經租好,正進行初步裝修,上機器布局啥的都需要時間,這都陽曆十二月份了,完成時估計大學都放寒假了。

這個店乾脆等過完年再正式營業。

臨回呂家村前,呂冬對杜小兵說道:「老杜,明天我二爺爺過壽,我就不來了,泉南那邊你盯著點。」

杜小兵說道:「你忙你的就行。」

呂冬開車回到老街,停好車先到二爺爺家去看了下,正好今天請假為這事忙活的七叔也在,簡單的問了問。

明天就街上關係近的人,不會請外面的人。

出去的時候,呂健仁跟呂冬一起走,問道:「我聽你媽說,小黑蛋準備來咱這邊走走?」

呂冬微微點頭:「我去她那邊了,也得叫她過來走走。」

呂建仁笑:「你們這就算走開了,定好哪天?」

「還沒。」呂冬來到街上:「廠里最近事太多,我媽還沒定好時間。」

呂建仁擺擺手,朝北走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