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別亂來

夜幕降臨後的時光,對於中心路口大多數商家來說是忙碌的,清明節後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有太多學生和不用加夜班的工人,願意出來看看,而中心路口這片區域,從去年呂冬第一個擺上地攤開始,就牢牢確立起大學城第一商圈的地位。

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段時光又是寧靜的。

比如賣樂器畫本的店,比如肥羊火鍋。

燈火通明的火鍋店顧客不多,打通的兩家店鋪,總共就四五桌人在吃飯。

這些人不是學生,馬運來樓上樓下轉一圈,發現大都是工地上的人。

比起縣城,剛開的這家店,生意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馬運來正式接管肥羊火鍋大學城店,沒有立即回縣城,打算在這待幾天,找到火鍋店生意一般的癥結。

肥羊火鍋不是馬運來和楊富貴創立的,而是從別人手裡買下來的。

這家火鍋店生意一直不錯,然後就變成楊富貴和馬運來手裡真正的肥羊。

九十年代初中期,有些生意甚至不用花錢就能拿到手。

縣城的幾個店,都是馬運來管著,生意從楊富貴的海龍大酒店接手前到這,一直不錯。

確切來說,在海龍大酒店正式接管肥羊火鍋以後,生意更好了。

因為沒有競爭對手,以前在周圍開火鍋店的,要麼關店,要麼遠離。

肥羊火鍋店可以說是海龍大酒店做的非常成功的一筆生意,馬運來作為直接負責人,做生意有他的方式和方法。

從那個年代野蠻生長起來的人,習慣了某些簡單有效的法子。

雖然楊富貴存了徹底洗白的心思,但手底下的人和二股東,根本沒做好準備。

走慣了捷徑,有幾個人願意再去走彎彎繞繞的複雜路。

馬運來出了火鍋店,往前走幾步,站在小廣場上四處看。

臨時市場上一片熱鬧,小廣場人來人往,大批學生在市場和店鋪間逛游。

其中,人流量最大的最南段,斜對西南方的店鋪門口,人流量堪比過年時的縣城大集。

馬運來背起手,踱著步,往南走。

緊鄰肥羊火鍋的一家店正在裝修,大晚上燈火通明施工,外面招牌上寫著「漢堡皇」的名字。

再往南是個小超市,萬聖發。

然後就是紅底白字招牌的呂氏麻辣燙,隔遠了看還差點,這走的近了,通過透明玻璃門看過去,裡面除了人還是人。

人多的好像要把店鋪擠爆。

這生意好的,跟火鍋店對比特別明顯。

馬運來看一會,轉身往回走,回到店裡,叫來肥羊火鍋的店長。

「南邊呂氏麻辣燙生意一直這麼好?」馬運來問道。

「打開業生意就好。」店長整天在這裡,了解的很清楚:「據說每天早上十點多開始上人,到晚上九點人就不斷,一到中午和晚上飯點,直接爆滿。」

馬運來坐在個椅子上,手指輕輕敲著木桌子:「我記得他們開業十多天了?應該過了剛開業的火爆期。」

店長說他看到聽到的情況:「從這兩天看,他們那邊情況應該穩住了,最近有傳言,說他們周末營業額上萬,其他時候能穩定在八九千塊錢,利潤也高。」

馬運來敲桌子的手突然停了一下:「這麼個店,就賣些路邊串……」

「不止這麼個店。」店長說著聽來的消息:「據說他們想像咱們這樣,開連鎖店。」

馬運來突然問道:「他們能做大,你覺得關鍵是什麼?」

就跟這年代很多人一樣,認為這世界上某些具備古老傳承的東西,擁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店長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秘方!他們店宣傳百年傳承,百年可能誇張,但幾十年可能有,我買過他們家的吃食,味道確實好,據說是老闆呂冬家裡的獨傳秘方,那湯頭,那醬料,味道沒得說。」

「湯和醬料?」馬運來捕捉到其中的關鍵:「我記得誰提過,他們店裡也有火鍋?」

店長說道:「是的,叫麻辣燙火鍋,就是火鍋涮串,沾醬料吃。」

馬運來輕輕點頭:「看來能用在火鍋上。」

話說火鍋店最重要的是啥?依靠啥出味?不就是湯頭和醬料嗎?

馬運來斟酌片刻,對店長說道:「你關注一下那邊的情況,沒事多打聽一下。」

「好!」店長先應了一聲,接著說道:「國強專門叮囑過,那邊不僅僅有官面背景,還有個股東是老外,讓我們別與那邊起衝突。」

馬運來擺擺手:「不是跟那邊起衝突,了解下情況。」

他有不是沒調查過呂冬,當然不會亂來。

話說回來,當年創辦肥羊火鍋的人,同樣有官面背景,同樣不是普通人。

一般人也不能接連開好幾家火鍋店。

最後,肥羊火鍋這些店,還是落在海龍大酒店的手裡。

楊哥總說時代變了,到底哪變了?跟以前也沒多大區別,不說別的,楊哥又改變過多少?跟他一起設局坑了多少大學城的動遷戶。

正是有了動遷戶的大力支持,他們才有了建設青照第一高樓的底氣。

那些人的錢,是真好賺,窮鬼乍富,根本不知道自個幾斤幾兩,灌上點迷魂湯,錢都乖乖吐出來。

……

呂氏麻辣燙店,杜鵑手下的技術人員過來安裝電腦和監控,倆店全都安裝。

既然裝監控,呂冬乾脆裝的比較齊全,室內室外和樓上樓下全都裝上,餐飲這個行業就是跟人打交道,啥樣的人都能碰上,有監控錄像的話,很多事更容易說得清楚。

這年頭監控電腦不便宜,便宜貨效果極差,呂冬用的自然質量上佳的設備,倆店全都安上,幾萬塊錢支出。

趁著技術人員安裝,呂冬專門問了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有曾經用電腦的一點基礎,加上技術人員的指點,監控出點小問題,自個也能進行調整,不用等人從泉南跑過來。

小廣場上,呂冬站在剛划出的停車位上,抬頭看著二樓樓頂的人裝監控探頭。

這裡的停車位,是他跟秦雅商議之後划出來的,開放商根本不在乎,一口氣畫了七八個,還登記在冊。

以後,這裡就是1號鋪的配套。

還有漢堡皇那邊,等到店開業,也可以劃定車位。

廣場屬於公共設施,但商鋪前面這條寬敞的方格磚路,歸學府文苑所有。

反正到了最後,這些都會成為非常難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呂冬對杜小兵說道:「我們店這片區域都能拍到,等漢堡皇二樓再安上,店外死角很少。」

杜小兵看看監控,說道:「這位置夠高,一般人想上上不去,想夠夠不到,想毀掉監控很難。」

呂冬說句實話:「得注意那些玩彈弓的。」

杜小兵頗感興趣地問道:「呂冬,你是不是經常干?」

呂冬笑笑:「小時候沒啥可玩的,只能自找樂子。」

農村不少小孩玩自製彈弓,從小就打著玩,打得特別准,打鳥或許難點,畢竟人一靠近,鳥就容易飛,不能動的路燈和攝像頭之類的,打起來簡單方便。

他小時候就沒少禍害村裡的路燈。

最好玩的是打蜂子窩,尤其有人從下面經過的時候。

有輛桑塔納開過來,停在旁邊的位置上,呂春帶著倆聯防從車上下來。

「大哥。」杜小兵打招呼。

呂春笑著跟他說幾句,問呂冬:「安裝監控?」

呂冬說道:「總不能人天天在這打地鋪看著。」

呂春點點頭:「是個辦法,就是不便宜。」

呂冬抓住老杜胳膊說道:「沒事,有老杜在,能打折。」

杜小兵隨口開玩笑:「我算髮現了,你拉我做買賣,就是想走便宜渠道。」

「帶你發財好不好!」呂冬跟杜小兵也不客氣。

杜小兵想想這些天的營業額,最低的一天都沒掉下8000,確實是呂冬帶著他發財。

呂冬對呂春說道:「大哥,我有點事。」

杜小兵叫上那倆聯防:「哥幾個,去店裡坐坐,我們是共建單位,來這裡好的沒有,總得喝口水。」

倆聯防也是精神的,立即跟著杜小兵去店裡。

周圍沒人,呂冬問道:「你這個周末去北河?」

「定了,周六。」呂春簡單說道:「方燕跟家裡打好招呼了,到時我去泉南接著她。」

呂冬提醒道:「東西都在家裡,別忘帶上。」

首次登門,還是北河那種習俗的地方,肯定要帶重禮。

人收不收兩說,帶不帶就另一回事了。

呂冬轉入正題:「大哥,有個事,咱們縣裡,可能有個大的地下賭博產業鏈。」

聽到這話,呂春並不意外:「蘇大河他兒子那裡打聽到的?」

呂冬詳細的把蘇小山和胡斌的情況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