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黑乎乎的那個

晚上十點多,胡春蘭從街上回來,看到呂冬屋裡亮著燈,提醒道:「早點睡。」

呂冬回道:「我忙完手頭這點事。」

屋裡,他靠在床頭,信紙墊本書上,正在給劉招娣回信。

劉招娣這次寫來的信仍然不長,只有一張信紙,主要說了下她在大學學習生活的事,問了下呂冬做生意的情況。

信里所說,劉招娣憑藉高考時的高分數,找到份教育培訓的兼職,賺錢雖然不多,加上補助卻也夠生活所需。

至於明年學費,就要慢慢想辦法了。

想要獨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青花那邊也不是要啥沒啥的大學城。

拿著筆,在手裡轉了半天,呂冬只寫了個抬頭,上次給劉招娣回信就發現了,給老同學回信,比寫作文難。

呂冬要求倒不高,不求語句通順,能表達清楚意思就行。

又想了一會,才開始落筆。

「我這邊都挺好,買賣做的順利,賺了不少錢,偶爾遇到點小麻煩,也都輕鬆解決了。」

先寫劉招娣最為關心的一件事。

「改名的事,我幫你問過了,咱這邊現在改名不難,拿著身份證和戶口本去鎮上派出所改就行,還需要一點工本手續費。」

寫到這裡,呂冬忽然想起個事來,他和劉招娣都忽略的事!

「你去上學,戶口應該遷走了!改名不是在籍貫所在地,而是在戶籍所在地改,你戶籍在學校,去學校和戶口所在單位問下具體情況,說不定在學校就能改了。」

如果能在學校改了,還簡單些,否則回來又是一堆麻煩事。

呂冬寫完這些,有點不知道再寫啥才好。

「啥時候放寒假?放假直接回來?還是在學校待一段時間?老家這邊變化不大,一切都慢悠悠的,變化唯一快的就是大學城,很多高樓都在打地基了,明年會是另一副模樣。」

「我在大學城買了個小店鋪,打算明年開個店,能賺錢的話,再開分店,說不定哪天開到你學校邊上去。」

「聽說首都冬天比咱這氣溫低,這就快冬天了,注意多穿點衣服,一個人在外面,要對自個好一點。」

呂冬實在沒啥可寫了,乾脆結束。

「好了,就寫到這裡,明天一早還得出攤,我得早點睡。」

找出上次寄信買的信封和郵票,呂冬裝好信,貼上郵票,中心路口就有郵筒……

但想了下,還得跑一趟縣城。

因為又該去存錢了。

這大學城,啥時候才能有個銀行。

呂冬找來提包,因為麻辣燙攤子和滷肉燒餅價位的關係,裡面大多是零錢,胡春蘭已經用橡皮筋,每百張困成一摞。

家裡鬧過一次賊,除了必要的流動資金,只要湊夠個整數,胡春蘭就催著呂冬趕緊去銀行存上。

第二天早上起來,地上一層白茫茫的寒霜,感覺溫度又下降了。

吃過早飯,胡春蘭找出防寒服,娘倆穿的嚴嚴實實,這才一起騎車去大學城。

這天,大早晨起摩托車已經覺得冷了。

到了十月底,氣溫進一步降低,一早一晚尤其明顯。

早晨人相對較少,呂冬這邊麻辣燙只賣中午和晚上,忙完之後,交待喬衛國一聲,呂冬騎上摩托車去縣城。

先去銀行存錢,這次沒遇到那個女業務員,有個男工作人員接待的呂冬,免不了又找人幫忙點錢。

總計一萬塊錢。

呂冬銀行卡里,存款數目增加到了1萬5。

隨著麻辣燙攤子火爆,最近這幾天,每天流水都在2000塊錢以上,如果學府文苑年底開賣商鋪第二期,再湊個首付問題不大。

一期賣不完的話,再買一期也不難。

當然,麻辣燙生意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

這東西,吃完抹嘴就走,翻台頻率太快了。

而且到了冬天,吃的人可能會繼續增加。

存完錢,照例在銀行待會,準備離開時,遇到幫他辦理過房貸的業務經理,過去打了個招呼。

別的地方如何,呂冬不知道,但青照這個小地方,房貸審核卡的很嚴。

有些事,不圖方便,但求人別給使絆子。

縣城屁大點的地方,人手裡有點權力,難免會有種跟天肩並肩的感覺。

出銀行,郵局就在邊上,信塞進郵筒,呂冬在縣城轉著買東西,天氣馬上就冷,騎車需要增添衣物。

問了幾個勞保用品店,又挑著試試,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呂冬從站前街經過,看了眼程立峰肉食店,門面招牌已經換了,變成個賣蛋糕桃酥的。

往前走不遠,火車站不遠的地方,有個工地正在施工,起來的樓房有五六層高,不出意外的話,這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是青照縣城的第一高樓。

看到這棟建築,呂冬想到楊富貴,距離馬運來找他過去了好幾天,沒啥特別的事發生,希望一直這樣平靜下去。

坦白地講,他不想與青照的這些梟雄人物人直接交集,尤其在自身實力還弱小的時候。

問題是,不去找人,人卻找來……

青照如今的富豪中,北邊化工園樹脂廠的那幾位,經過草莽時代之後,真正跟過去一刀兩斷,屬於相對踏踏實實做實業的,後來更是成為青照的明星企業,國內人造樹脂領域的佼佼者,出產的樹脂類產品,甚至應用在航天領域,一起上過太空。

至於南邊開煤礦的和這位建高樓的,下場都不好。

私人開煤礦的不用說,基本都懂咋回事。

這位建高樓的,是啥原因倒台?

呂冬想了一會,繼續往前走,跟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火車站往往是很亂的地方,隔著路看車站前的小廣場,人行道上有人擺下地攤,好像是象棋殘局。

這屬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玩這個的,最少三四個人一夥,呂冬隔著路看一眼,沿著鐵道北路往東走,來到青照最大的批發市場,買了三件老式軍大衣和倆頭盔。

返回大學城,在市場附近,有輛老中巴停下,車上往下下人,路邊突然出來個十三四歲男孩,穿的破破爛爛,拿著個搪瓷缸子晃蕩。

可能裡面有硬幣,搪瓷缸子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有人看看孩子身上的衣服,忍不住掏錢放進搪瓷缸子里。

男孩似乎不會說話,沖這人微微鞠躬。

接著,又有人給錢。

富有同情心的人不少,小孩一會收穫四五塊。

大學城人多了,做各種營生的人同樣在增加,這片剛剛開發的市場,不斷吸引各種人過來。

呂冬來到市場,停好車,解下後車座上的大包裹,提著進去。

三件軍大衣,給了喬衛國一件:「天冷,一早一晚穿著,別凍著。」

喬衛國接過來,沒跟呂冬客氣:「好。」

胡春蘭接下包裹,對呂冬說道:「今天來了個小孩,不會說話,到處討錢,太可憐了。」

呂冬想到在中巴車前看到的那個,提醒道:「媽,小孩過來,你看好錢。」

「就個孩子……」胡春蘭想到那小孩才十歲出頭。

呂冬帶著幾分提醒:「跳到咱家偷東西的那倆,也沒成年。」

胡春蘭嘆口氣:「外面比村裡亂多了。」

呂冬收好提包,回去準備中午的麻辣燙,像呂家村這樣的村子,在青照其實越來越少,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

呂家村不發展,最終也會被時代淘汰。

未來金錢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大。

大環境如此,只能順勢發展。

中午人還不多的時候,宋娜背著包提著兜,從北邊過來。

看呂冬正在忙,她跟胡春蘭打個招呼,掏出一塊五毛錢,對喬衛國說道:「衛國,給我來個燒餅。」

喬衛國說道:「黑蛋,錢不要。」

胡春蘭聽到了,趕緊過來說道:「小宋,自家做的東西,拿著吃就行,你要給錢,我就得跟你算算賬了,周六周日,你都在幫忙,得給你開工錢。」

宋娜收起錢,不再客氣:「衛國,給我多放點青椒。」

喬衛國做燒餅,看宋娜一眼:「你又白了。」

宋娜回頭看眼呂冬,笑著說道:「比他白了。」

接過燒餅,跟胡春蘭說聲,宋娜去對面,趁著呂冬不忙的空,說道:「我去省大女生宿舍,不跟你說了。」

「行!」呂冬看眼宋娜,說道:「黑蛋,你這就名不副實了。」

宋娜笑笑:「正常情況。」

她揮揮手,出市場過路口,去省大那邊。

背上的包很沉,壓得宋娜微微彎腰,手裡的提兜同樣沉,拉的一根胳膊筆直,宋娜速度卻不慢,邁開穿著運動褲的長腿,很快進了省大校門。

來到一個女生宿舍,剛進宿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