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三百毫米巨炮

甭管是北方六國聯盟,又或者是南方的卡西王國、丹拿王國乃至南方大陸的奧利薩帝國,他們雖然對統一後的大恆帝國忌憚無比,但是也沒膽子說來一個先下手為強。

只能是被動的加強軍備,試圖打消大恆人的入侵念頭。

至於大恆帝國本身這邊,雖然民間乃至不少軍方將領們都叫嚷著統一就要擴張,但是實際上帝國上層暫時沒這打算。

畢竟帝國最近幾十年都處於內亂之中,現在好不容易統一了自然是需要恢複民生的,不可能說匆匆忙忙的發起對外戰爭。

再者,其實也沒太好的擴張方向,中部大陸的好地方基本都被大恆人給佔領了。

北方六國聯盟,那破地方是硬骨頭不好打。

南方兩國也是高山和熱帶雨林,除了掌控無盡海峽外,其實佔領這地方也沒太大意義,大恆人自己都看不上這地方,至於直接侵略奧利薩帝國,人家奧利薩帝國好歹也是強國之一,可不好打。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

早年推動帝國對外擴張的主要動力是搶佔土地,核心原動力乃是帝國大量存在的農民階層!

帝國的中小農場主們,對土地的需求非常的強烈,這才是推動帝國持續對外擴張掠奪土地的核心動力。

但是,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工商業的利益已經是逐步超過了農業收益,最近一二十年很多大國的擴張,已經不是以直接的土地擴張為主,而是以商業擴張為主。

簡單來說就是不再繼續掠奪土地,而是利用強大的武力撬開其他國家的國門,讓其他國家成為自己的工業原料供應地以及工業產品傾銷地。

其中的典型就是最近幾十年的克魯爾王國,他們的擴張模式並不是說直接攻佔多少土地,實際上他們在擴張模式,更多的是採取攻佔並扶持傀儡國,獲得殖民地,打開其他國家的市場為主,進而掠奪大量的經濟利益。

也就是說,隨著生產力的變化,世界局勢也在出現變化。

這一點,從大恆帝國內部採取貿易保護制度就可以看的出來,統一後的大恆帝國依舊採取了嚴厲的貿易保護制度,對出口到大恆帝國的工業產品,尤其是民用消費品採取了超高關稅,扼制其他國家的民用消費品進入大恆市場。

讓大恆內部的民用工業有一個發展空間。

所以哪怕是大恆帝國內部的民用工業技術很落後,但是依舊能夠活下來,並且規模不小的緣故。

大恆的內部市場,其他國家是別指望了,估計他們也沒膽子敢撬開大恆帝國的國門,哪怕是當今世界頭號強國克魯爾王國也沒這個膽子!

而出口上,大恆帝國的工業產品沒啥市場,技術含量太低,價格也不便宜,哪怕是打開了他國的國門也是不太可能競爭的過他國產品的。

至於農畜產品,這玩意倒是不需要競爭,他國都求著大恆帝國賣給他們糧食呢,但是大恆自己不樂意廉價賣糧食啊……

因此在後續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恆帝國的國際貿易估計都是很小的。

而這也導致了,在工商層面上,帝國缺乏對外擴張的動力。

諸多因素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雖然口頭上叫的歡,但實際上帝國上層短時間內並沒有對外擴張的打算。

等哪天工商業發展起來了,能夠出口競爭了,到時候再用大軍支持工商業產品走出國門吧!

至於現在,還是先老老實實種田發育一波再說。

乾聖二年六月份,經過了半年左右的鋪墊後,帝國正式宣布了『全面經濟發展計畫』!

這個全面展計畫,覆蓋明面非常廣。

包括大農業發展計畫、交通在內的各類建設、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工業發展、紡織等輕工業發展、金融證券行業等發展。

覆蓋了方方面面。

這是一個總綱計畫!

而核心有三大項!

第一大項就是交通建設,旨在建立全國鐵路幹線網路、疏通部分內河河段、發展建設部分港口。

第二大項就是推動農畜業發展以及相關的加工產業,包括推動應用蒸汽機拖拉機的大農業、發展釀酒、罐頭等各類食品加工業。

第三大項就是工業計畫,選擇扶持或新建第一批三百家重點企業進行扶持,推動技術革新,規模擴大,提升其競爭力。

整個計畫的目標就是對針對大恆糧食眾多,發展糧食加工業。

同時後續逐步改變農作物種植結構,適當的擴經濟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比如擴大棉花種植,加工成布匹再出口,豈不是美滋滋。

而更重要的乃是工業發展,整個計畫提出要對集中重要的基礎工業產品,如鋼鐵、煤炭擴大產能,帝國內的煤礦和鐵礦等礦產資源豐富著呢,其中優質礦並不少,完全有基礎發展大規模的重工業,再說了,如果煤炭和鋼鐵產品的產能無法爆髮式增長的話,也不可能滿足已經拉開大擴張序幕的鐵路建設計畫啊。

還有石油產業,再全國範圍內仔細勘測,看看能不能找多幾個大型油田出來,現在的青山油田雖然產能逐步增加,但是現在產量還是低了些,供應國內都不夠,更別說出口創匯了。

同時圍繞著大農業計畫以及大工業計畫的,乃是交通建設,畢竟有了成熟的鐵路網以及河運網路,才能夠維持發展大農業和工業。

在林子然的親自製導下,帝國正式制定了全面經濟發展計畫,並迅速展開。

這個全面經濟計畫的施行,其實也就意味著大恆的過段時間內根本就不會對外進行擴張。

但是,等大恆帝國的全面經濟計畫施行成功,工商業發展起來,國內的市場已經是無法滿足的時候,為了爭奪國外市場,那麼就不可避免會和其他國家產生距離的競爭了,一旦有了利益衝突,有了競爭,那麼距離戰爭也就不遠了。

八月份的時候,林子然帶領群臣視察京師東城郊區的京州機器局復產建設工作。

從去年開始就進行重建復產的京州機器局,歸屬了新設立的京州武器公司管轄。

實際上不僅僅是京州機器局,已經重建完畢復產的紫勝州第一機器局也是被從大恆武器公司剝離了出來。

為了避免同屬一家公司,內部缺乏競爭,從而導致不思進取,林子然在年初的時候,就正式把大恆武器公司一分為三。

分別設立了以南州機器局、福元軍械廠、羅海造船廠為核心的南州武器公司。

以京州機器局、京州造船廠為核心的京州武器公司。

以紫勝州第一機器局、慶德兵工廠為核心的中部武器公司。

這三家武器公司都是相互獨立的綜合性大型武器研發、生產企業,各自都擁有造船廠、火炮廠、步槍廠、彈藥廠等專業工廠。

同時明確軍方武器裝備採用招標模式,同時對三大武器公司進行招標,旨在讓三大武器公司相互競爭,從而研發生產出來更好的武器。

不僅僅是在武器行業,林子然對之前的統一管理的鋼鐵、化工、機械等行業也是進行了拆分,之前統一戰爭時期為了更方便的統籌生產,都是不管不顧,一股腦的把相關行業都是納入一個行業總公司進行管理。

但是很快就發現這種模式不太靠譜,尤其是在統一戰爭結束後,隨著國防生產委員會被撤銷後,各行業總公司的辦事效率瞬間就低了下來,而且出現了不思進取的現象,所以林子然第一時間就是對他們進行了改革。

武器公司都還算好的,只是被拆分為三家,而其他行業被拆分的就比較嚴重了,鋼鐵行業被大規模拆分,以某一家大型鋼鐵廠為核心設立了二十六家鋼鐵公司。

礦務行業也是如此。

同時對上述企業執行商業化管理,去行政化,不再由官員擔任上述企業的管理人員,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只控股,確保資產不流失,至於怎麼經營則是讓他們各顯神通。

這一系列的改革,其實也是屬於全面經濟發展計畫里的內容,只不過是提前一步施行了而已。

這一次視察京州機器局,也是為了看改革後的京州機器局,在復產方面做的成績。

不得不說,京州機器局能夠重建的這麼快,也是因為改革的因素,上述的京州武器公司為了競爭軍方整編的大批新訂單,尤其是步槍以及火炮的訂單,可是快馬加鞭進行重建復產。

如此才能夠不到一年內,就完成了初步的重建,並開始小規模試生產。

林子然並不是第一次來京州機器局,之前剛來京師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看過京州機器局了,不過那個時候京州機器局還處於重建當中,很多廠房甚至都還保留著當初被炸毀的痕迹。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所看到的京州機器局已經是一片完好的廠房。

進入其中的一座巨大的分工廠里,負責人向林子然介紹了他們試生產的羅安四型步槍。

這款步槍去年就已經是被確定為陸海軍新一代制式步槍,有多個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