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9章 強盜們的狂歡

「總算是簽了停戰協議。」

英法聯軍攻破大沽,佔領津門,隨後又直逼通州而來,兵臨京城城下,讓滿城貴胄人心惶惶。

怡親王載垣等人受皇命來到通州,與以巴夏禮為首的英法代表團進行談判,最終還是接受了英法聯軍提出來的高額賠款以及其它一系列苛刻條件,達成了停戰協議。

「僧格林沁幾萬兵馬,都擋不住洋人的火槍火炮,還有誰能擋得住?」

載垣想起在談判桌上,坐在對面的那些洋人們仗著槍炮之利而變得狂妄囂張,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算了,都是身外之物,只要停戰就好。」

心裡正想著事,一位貼身隨從忽然在門外稟報:「王爺,穆蔭大人剛剛傳信來說,洋人提出要親遞國書!」

穆蔭與怡親王載垣同為欽差大臣,赴通州與洋人談判。

「什麼?」

載垣原本微眯的雙眼忽然睜開了,整個人一下子就從躺椅上跳了起來,「洋人又在搞什麼鬼?!」

停戰協議已經達成,為什麼忽然又冒出來要「親遞國書」?

當初在談判時,為什麼不提這一點,反而現在提出來?

載垣和穆蔭兩位大臣商議許久,認為「此事關係國體,萬難允許」,之前的會晤中並無此說法,且先前俄美兩國也未開此先例,嚴厲拒絕了英法使團的要求。

但巴夏禮則認為,親遞國書乃國際慣例,沒有必要列入談判內容。

雙方各持己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巴夏禮面見皇帝「跪與不跪」這一點上爭執不下。

欽差大臣全權談判代表載垣說:「按華夏禮制,見皇帝必須跪拜。」

巴夏禮則說:「我不是華夏的臣。」

清政府接到談判通報後指示:「必須按華夏禮節,跪拜如儀,方予許可。」

巴夏禮拒不接受,揚長而去。

清政府則指示僧格林沁將巴夏禮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京城作為人質,並以「叛逆罪」投入大牢。

通州談判自此破裂,9月21日,英法聯軍先後在通州附近的張家灣、八里橋擊潰僧格林沁率領的數萬清軍,兵臨京城城下。

「王爺,走吧!」

坐落於京城朝陽門內大街路北的怡親王府,往日的雍容華貴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雞飛狗跳、人心惶惶,僕人、丫鬟們一個個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驚慌失措,還有即將離開京城的惶恐不安。

坐在書房裡,載垣儘管知道這次只是暫時出京避難,但看著眼前這熟悉的一切,仍然有些傷感。

他轉頭看了一眼心裡雖然焦急臉上卻不露絲毫的貼身隨從,嘆了一口氣,「走吧,剩下的人,就讓他們好好守著王府,若洋人真進了京城,關好門就行了。」

這一次通州談判破裂,洋人軍隊直逼京城,咸豐皇帝要帶著慈禧等嬪妃、皇子以及朝廷大臣一起前往承德避暑山莊躲避戰火,載垣與剛剛被論罪撤職的穆蔭也在同行之列,只留下恭親王奕訁斤留守京城圓明園內,主持議和。

這兩日里,英法聯軍兵臨城下,槍炮聲轟鳴不斷,讓一向被稱讚天資聰穎,頗有才氣的奕訁斤也是急得滿頭大包,不知該如何是好。

咸豐皇帝起駕前往避暑山莊的第二日,英法聯軍照會說,如3天內放還全部談判人員並接受條件,聯軍停止進攻,否則要奪取京城。

奕忻接到照會後,一面假裝強硬地駁斥聯軍統帥額爾金,一面寄希望於巴夏禮說好話,加緊做巴夏禮的工作。

事實上,奕忻並不是不想放還英法使團成員,實際上他此刻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因為,被咸豐皇帝下令以「叛逆罪」投入京城大牢的巴夏禮等一行39人,在監禁期間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到如今能喘氣的只剩下18人了。

這還怎麼放回去?放回去豈不是更糟糕?

在釋放英法使團人員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前提下,9月30日,英法聯軍兵臨京城朝陽門,額爾金原形畢露,聲稱聯軍繼續前進。

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圓明園原有守軍兩千餘人,但他們的表現同樣是一塌糊塗,只是裝模作樣地抵擋了一會兒工夫,便逃散一空。

奕訁斤等人不敢再留在圓明園,帶領隨從前往他處躲避,到了晚上,又帶人逃到了長辛店,當地條件簡陋,連供住宿的房屋都找不到,奕訁斤一行只能露宿在野外,凄慘無比。

法軍士兵闖入圓明園時,沒有遭到守衛士兵的強烈抵抗,反而被一群太監阻擋了前進的步伐。

住在圓明園的五百名太監一邊高喊著「不要褻瀆聖物,不要踏進聖殿」,一邊竭力攔阻士兵進入圓明園。

在這些太監中,有二十多名是「技勇太監」。

所謂「技勇太監」,都是會武功、擁有自衛能力而且容許攜帶武器的太監,然而他們實際戰力連普通清軍都有所不如。

儘管如此,這些技勇太監在「八品首領」任亮的帶領下,仍然拿著簡陋的武器埋伏在賢良門附近,對入侵圓明園的法軍士兵進行了微弱但又堅決的抵抗。

在搏鬥過程中,法軍兩死兩傷,因寡不敵眾,僅僅幾分鐘的時間,二十多名技勇太監便全部殉難了。

而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則投海自盡。

原本富麗堂皇、寧靜祥和的圓明園,剎那間變成了人間地獄一般,哀嚎遍野、慘叫迭連。

而英軍卻迷路了。

額爾金和他的部隊走偏了,沒有去海淀,卻一下子插到了東門城下,一直到第二天,一個姓龔的人被士兵帶了上來,說他可以給軍隊帶路,英軍才迅速地趕到了圓明園。

侵略者們會合之後,在剛剛進入圓明園時,都被圓明園的豪華、宏大給震驚了。

一名法軍軍官描述他眼中的圓明園:「這簡直就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場景,就是仙境,即便是擁有再豐富的想像,我們也無法想像這樣的情景,它觸手可及。」

士兵們也一開始只是順手牽羊式地帶走一兩件小物件,等看到宮殿內的各種價值連城的古董書畫、金銀珠寶時,他們終於原形畢露,開始瘋狂地劫掠起來。

它們砸碎精美的瓷器和紫檀座椅,撕下牆上的畫作和書法捲軸;他們破開倉庫搶奪金銀、絲綢,並用這些珍貴的織品包紮馬匹;他們戴上皇帝的龍冠、裹上皇后的鳳袍,口袋裡裝滿紅寶石、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玳瑁。

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所有不能帶走的奇珍異寶全部搗碎、砸毀。

這是一場強盜們的狂歡。

這是一場人類文明史上的浩劫。

10月9日,當聯軍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花團錦簇、秀美無比的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瘡痍,幾成廢墟。

劫掠過圓明園之後,英法聯軍又挖好戰壕,用十三門加農炮對準安定門,然後照會清政府,限令其10月13日中午十二點以前開門,不得延遲一分鐘。

當日中午,安定門大開,額爾金率領著聯軍官兵,不費一兵一彈,便以勝利者的姿態,趾高氣揚地進入了京城外城。

聯軍入城時,沿途「觀者如市」,京城萬人空巷,老百姓們竟然也像平時看熱鬧一樣圍了里三層外三層,彷彿看戲一般,絲毫沒有因為洋人入侵京城而感到驚訝和恐慌。

10月15日,各城門的清軍完全撤退,聯軍甚至以出入方便為由,向清政府要去了城門鑰匙。

「安定門城樓上插上了洋人旗幟,這豈不是說洋人佔領了京城?」

「何止是旗幟?據說有人看見,城門樓上還架了好幾門洋炮,炮口正對著紫禁城呢!」

「哼,這又有什麼奇怪的?誰人不知,是那些個當官的膽小怕死,主動開門降了洋人?」

「……」

一時間,城中隨處可見金髮碧眼、長著鷹鉤鼻的洋人士兵,外間謠傳連紫禁城也被攻破了,也有人說京城留守官員們實際上是在「開門揖盜」,是「走狗漢奸」。

官員們心神不安,只得聯名請仍在城外躲躲藏藏的恭親王奕訁斤入城,以便迅速穩定京城的局勢,「京師不穩,寄望恭親王速定時局」。

「該不該入城呢?」

此刻正在城外東躲西藏的奕訁斤,也是猶豫不決,一方面擔心京城的局勢,英法聯軍兵臨京城,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擔心自己入城後,安全得不到保障。

畢竟,洋人的火炮太厲害了。

而就在這時,遠在避暑山莊的咸豐皇帝發來的密諭,奕訁斤也收到了,卻是說「洋人詭計多端」,讓他擇地居住,不要被對方抓住作為人質。

皇帝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