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風雲再起江湖會 第18節 江湖大佬風雲會

秋風起兮馬肥,

兵刃接兮血飛。

蜀鵑啼血兮鬼哭神愁,

黃鶴樓頭兮忽豎革命旗。

噫!

長江上下游,

七八月間真多事哉!

吾其歌乎?

吾其哭乎!

這一首詩,乃革命黨人元老於右任登臨吳淞江口所作。

嗚呼!蜀江潮接漢江潮,波浪彌天矣!吾昨日登吳淞口,而俯視長江,滾滾者皆血水也。此三日間天地為之變色矣!噫!

于右任老頭被搞得又哭又歌,噫噫噫叫個不停,是因為端方入川,帶走了一部分軍隊,這就等於把武昌這口沸騰的大鍋揭開了鍋蓋。

入川鄂軍開撥的前幾天,武昌城中,黨人秘密聚會,有人主張立即行動,有人認為不能倉促行事,最後決定加強聯繫,一旦武昌舉事,入川部隊馬上回鄂響應,聯絡的電報暗號是:

母親故——則起事成功;

母病危——則起事有成功把握;

母病癒——則起義失敗。

入川軍隊臨行之前,革命黨秘密機關領導人鄧玉麟、劉復基等親往船上送行,與友人灑淚相別,相約後會有期。

武昌起事,就在此時!

這是所有人心裡都清楚的事情。

不明緣故的,武昌所有的商鋪全都不聲不響地關門停業了,只有月餅鋪的門前,擠滿了黑壓壓的人頭。

這麼多的人都跑來買月餅,是因為傳說革命黨是通過月餅向武昌民眾傳達起事的命令,更離奇的是,有人居然真的在掰開的月餅里發現了這道命令:

八月十五殺韃子!

最火爆的商家是劉武記,因為百姓傳說這家月餅店是共進會的頭子孫武和文學社的頭子蔣翊武合開的,老百姓們瘋了一樣地涌到這家鋪子搶購,讓劉武記的老闆先富了起來……實際上這家月餅店跟革命黨一點關係也沒有,孫武和蔣翊武這哥倆兒正因為起義時誰當頭的事情,在武昌分水嶺7號孫武的家裡打成了一團,黨人們紛紛勸架,根本就不曉得劉武記月餅店冒用了他們的品牌……

城中在騷動不安,而當端方溯江而上的時候,他發現長江兩岸布滿了江湖人物,兩萬餘名江湖會黨手持鐵械,縱馬狂奔於長江沿岸。從湖南長沙直到湖北武昌,沿途水旱兩路,都已被哥老會秘密接管,綠林豪傑的遊動哨一直放到了長沙與瀏陽的城區,但凡衙署中稍有風吹草動,江湖會黨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迅速傳遞出去。

哥老會的老龍頭正在秘密開堂口。

老龍頭,焦達峰!

他不怕兄弟們要債,竟然又回來了。

這是兩湖哥老會歷史上最具規模的一次會議,內八堂大爺正龍頭,副龍頭,總堂,座堂,陪堂,盟堂,禮堂,值堂,刑堂齊至,外八堂大爺心腹,聖賢,當家,紅旗,光口,巡風,大滿,么滿都必須要到場。至於哥老會各山堂,金龍山,騰龍山,泰華山,錦華山,楚金山,金鳳山,天台山……諸山寨的山主,也是一個不缺。

而且這次會議也是哥老會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整整開了三天三夜!

三天三夜以來,老龍頭焦達峰,各分堂龍頭大哥,各堂堂主,各山堂山主……總計七十餘名名動江湖的人物,都始終是一言不發。

所有的人都靜靜地坐著,不眠,不休,不食,也不動,連廁所都不去。

他們在緊張不安地等待著,等待著黎明前夜那石破天驚的一槍!

是時候了!

1911年10月10日下午7時。

槍聲起處,天地變色,山川回應,哥老會內外十六堂二十八山率十萬眾夜入長沙,江湖上風雲瀰漫,綠林道重整河川,民國的大歷史,在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第一部完)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