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落幕前夕的喧囂 第7節 十路人馬大起義

雖然起義的消息已經被清廷察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黃興出任此次起義的總司令,光復會趙聲為副司令。

分十路人馬,大張義幟:

第一路,由黃興率選鋒百人,強攻兩廣總督衙門。

第二路,由趙聲率選鋒百人,強攻水師行台。

第三路,由莫紀彭、徐維揚率選鋒百人,攻打督練公所。

第四路,由胡毅生、陳炯明率選鋒百人,佔領歸德門與大南門。

第五路,由黃俠毅、梁逸率選鋒百人,攻警察署。

第六路,由姚雨平率選鋒百人,佔領飛來廟。

第七路,由李文甫率選鋒五十人,攻打旗界、石馬槽及軍械局。

第八路,由張六村率選鋒五十人,佔領龍王廟。

第九路,由洪承點率選鋒五十人,破西槐二巷炮營。

第十路,由羅仲霍率選鋒五十人,破壞電信局。

除此十路人馬之外,另設「放火委員」多人,起到《水滸傳》中鼓上蚤時遷的角色,負責於廣州城中各處放火,響應行動。

黃興正在布置,同盟會的譚人鳳舉手要求發言:我反對。

黃興:老先生反對什麼?

譚人鳳:你這裡哪一條都不妥當,我統統反對。

黃興站起來:老先生,你跟我來一下。

黃興將譚人鳳帶到一間空屋子裡,對他說:全軍的勇敢與否,看的就是我和趙聲兩人勇不勇敢,請你不要再堅持你的反對意見。

譚人鳳不再吭聲了。

於是起義就定在三月二十八日。

臨到二十六日,黃興突然發現,有一批從安南和日本方面的軍火還沒有運到,這批械彈二十九日到貨,於是黃興命令:將起義時間改在二十九日。

命令下達之後,黃興又發現一件事:

有人泄密。

千真萬確,是有偵探混進了起義軍中,將起義日程告之了清廷,於是就在二十六日,兩廣總督張鳴岐調來了巡防營二營,駐紮在觀音山與龍王廟,居高臨下,對行將爆發的起義陣局形成了俯衝之勢。

霎時間黃興心灰意懶,便給統籌部拍電報:

省城疫發,兒女勿回家。

這封電報的意思是說:省城的情勢不利於我,起義的事算了,就當沒有那回事,香港的人員也不要再來了……

於是十路義師開始了大撤退,僅一船上就有撤走的志士三百人,撤走之人多是光復會趙聲所統領的新軍。

吩咐大家撤退,黃興卻獨自留了下來,他要以一死刺李准,要不然的話,這命革得也太窩囊了。

正在這時,喻培倫和林時爽來找黃興,告訴黃興說:此時廣州城中,尚有許多志士寧赴一死,拒不離開。他們建議黃興放棄李准,把大家組織起來,強攻總督衙門,幹掉兩廣總督張鳴岐。

黃興大喜。

到了二十八日,陳炯明和姚雨平找來了,對黃興說:清軍順德三營已經調來廣州,目前已到天字碼頭。

黃興沮喪。

陳炯明又說:不過這順德營,三營十個哨長,倒有八個是革命黨,他們積極要求共同舉義……

黃興復又大喜。

於是重新調整十路人馬:

第六路姚雨平,仍然是攻取飛來廟,順便接應巡防營與新軍。

第四路的陳炯明,改為攻打巡警教練所,接應所中革命同志。

其餘八路義軍,仍按原計畫行動。

於是黃興再拍電報:

母病稍痊,須購通草來。

意思是說:局面現在好轉,大家快回來,快回來一起干吧……

起義日期就這麼顛三倒四,改來變去,黃興這邊很是方便,可是香港的兄弟們,卻有了麻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