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Who dun it 第四章 女兒・初啼

關於幼兒時期的記憶,想必大家都所剩無幾吧!不過對我而言,那是很特別的回憶。

剛出生時,人的眼睛看不見東西,進入了嬰兒期,「視覺」也是所有感官中最晚成熟的。

一開始,嬰兒眼睛下的世界是黑白的,只能對二維的人臉圖像勾勒出大致輪廓,不知在哪裡聽過的育兒經,說新生兒最愛看父母的臉,可以在紙上把臉畫大一點,貼在離寶寶眼睛約20厘米處,培養他們記憶和視覺的能力。

出生後一兩個月,嬰兒就可以分辨顏色中較明顯的差異,再經過兩三個月,他們已能辨認屬於同一色系、但深淺不同的兩種色彩了。嬰兒看周遭的東西會越來越清楚,對視野里事物的探索,也越來越熟練,逐漸知道環境的特徵和空間排列方式。

6個月大的嬰兒,會利用雙眼視覺以及手臂動作的輔助,來感受物體的距離。到了7個月大,即使蒙起一隻眼,也可以從「近者大而清楚,遠者小而模糊」判斷遠近感。

然而在視力方面,此時還不到0.1,滿1歲時也只有0.2至0.25,幼兒的視力要到4歲才能到達1.0——「視覺」的確是最晚成熟的感官能力。

以上這些是我學來的知識,並不是嬰兒期記憶的一部分。

因為我不一樣,幼兒時期的記憶片段里,從我有印象開始,眼前的虛無就持續好幾年。

並沒有什麼東西蒙住我的眼,卻看不見任何事物。

正確來說,是我體會不到「視覺」這種感受。「視覺」對我而言,就像超能力之於一般人,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自己身上,我是藉由和周遭大人的對話,才知道人都有「視覺」的感官能力。

看不見的四周,似乎有一道無形的牆。雖說人們除了視覺,還可以利用觸覺進行探索,但也不知道是畏懼感,還是周遭的大人不允許我四處走動,我在這個空間里,幾乎沒有到處移動過,因此「觸覺」也毫無用武之地。

似乎有一個長、寬、高各2.5米的正立方體包著我,構成我生活的小小世界。

我也很驚訝,自己竟能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里成長,現在看來,大概是因為周遭的大人將我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打理好的緣故。

在這個時期,我與外界的唯一交流,就來自於「聽覺」。

嬰兒聽覺的發展,本來就比視覺來得快。根據研究顯示,胎兒在母體內時,外界的聲音就能改變胎動與脈搏,若聲音來自母親,甚至可能讓胎兒產生記憶。

出生後3個月,幼兒會察覺較大的聲響,對父母的聲音也會有表情和動作,再經過3個月,已經可以分辨出父母親的聲音,甚至對聲音產生興趣,表現出專註的神情。出生10個月後,更可以判斷出聲音的方位,並聽到來自遠處的發聲。

也因為自己的聽覺沒有喪失,我才能藉由這項能力,一點一滴地認識這個世界。

「聽覺」就是我的觸角。在小孩子牙牙學語,無法做出明確回應的那段時期,「聽覺」就成為我接收外界刺激——周遭大人說話——的唯一方式。

我剛才一直提到「周遭的大人」,但其實只有一位,就是那位我稱呼「爸爸」的人。

「小艾莉,睡醒了嗎?」

這是印象中,爸爸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聲音有些低沉,語調里透露出關切——當然那時的我不會這麼想,那是來自外界的刺激,而我接收到了,如此而已。這句話所蘊藏的情感,當下是不會理解的。

這是什麼聲音呢?低低的,有點大聲——大致是這樣的反應。

「小艾莉,爸爸要去休息了,你要乖乖的哦!」

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雖然內容不一樣,可是好像都是同一個來源產生的,會是對我發出的訊息嗎?那個聲音里頻繁出現的「小艾莉」是指我嗎?

出乎意料地,我對當時的心路歷程記得一清二楚。

以上想法並非在同一時間點萌生,而是經過好幾次的聽覺累積後,慢慢思考得來的。每個嬰兒都會有這種反應,但並不會存在長大後的記憶里,或許在我幼兒時期,就擁有比一般小孩強大的思考和記憶力吧!

每次一聽到聲音,我就會突然從睡夢中醒來。

「小艾莉,早安,今天天氣很好呢!」

一般來說,3個月大前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需要16至20小時,但很不規律,之後才開始由父母培養睡眠習慣,建立定期入睡的機制。如果培養不好,會產生「入睡困難」和「夜間驚醒」的困擾。

從這方面來看,爸爸似乎不是很好的育兒者,但我印象中的睡眠品質一向很好,每次我都會帶著飽滿的精神,迎接爸爸的呼喚。

那段時期幾乎都處在睡眠狀態,除此之外,就是在聆聽爸爸的聲音中度過。

日積月累下來,我逐漸對這些聲音產生依賴,如果醒來時沒有立刻聽見叫喚,就會感到疑惑、恐懼,心想:那個發出聲音的「東西」怎麼了嗎?為何今天不出聲、不叫我「小艾莉」了?身處的這個世界,是否因此會有任何改變?

「抱歉,小艾莉,剛剛去上廁所了,爸爸陪你喔!」

即使完全不懂「上廁所」的含意,不過聽到熟悉的聲音,仍會感到心安,思緒也立刻平靜下來——雖然會記得這種事令人難以置信,但我就是有這祥的記憶。

有點像巴甫洛夫(Ivarovich Pavlov)的那條狗。

不可思議的是,那些聲音並沒有真正遺棄過我,每當我醒來感到手足無措,就會像說好了似的突然出現。現在想起來,爸爸說不定有點壞心眼,故意在旁邊觀察我的表情,然後才出聲安慰。

藉由話語的反覆刺激,我逐漸知道許多事物的名字,除了「小艾莉」就是指我自己,「爸爸」就是發出聲音的東西外,諸如早安、晚安、睡覺等辭彙,也開始慢慢理解它們的意思。

我認為每個聽得見的嬰幼兒,都是這樣學習的,這就是家庭教育最原始的部分吧!

「晚安,小艾莉,今天來說《人魚公主》的故事。」

不知從何時開始,爸爸不只是對我問候,也會開始說故事給我聽,而且每次都會換一個。

爸爸總是一字一句、有條不紊地敘述故事情節,不會說得很快,卻也沒有絲毫停頓,我想他手上應該是捧著一本故事書吧!才能不用思考,直接將文字內容念給我聽。

其實在當時,我完全無法理解故事內容,但我並沒有任何反應,一方面是爸爸的聲音對我而言,已經有相當的慰藉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我不會說話。

統計結果顯示,嬰兒在出生後3個月,大腦已經能分辨數百個單詞的發音,6個月時,就可以說出ma、mu、da、di和ba這些音節,要叫出「爸爸」則大約在7個月後。經過1年,幼兒的大腦可以開始理解一些單詞,2歲以後,就能說出50個以上的辭彙。

這些程序在我身上,似乎足足晚了3年之久。

看不見加上不會說話,聽起來或許很悲慘,但那時的我還無法體會。

爸爸後來和我說過,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不厭其煩地叫喚我,和我進行單向對話。也因為從我有記憶開始,並不像一般小孩已經學會了語言,才會有如此特別的回憶。

「小艾莉,叫爸爸。」

某天,爸爸對我說出這句「咒語」。

第一次當然無效——我當時愣住了,並不是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而是不知該怎麼「叫」出爸爸,之前爸爸從未要求我做什麼動作,此刻卻突然要我說話。

我盡了最大的努力,試圖發出聲音——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該用什麼「器官」發聲——卻徒勞無功。

「哈哈,果然不行嗎?」

傳來嘆氣的聲音,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爸爸應該很失望。

「沒關係,小艾莉一定能說話。」

音調仍然很有精神,或許他非常有自信,可以讓我發出聲音吧!

有人記得自己剛學會說話的那一刻嗎?

或許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對父母而言,卻是足以欣喜若狂的生活片段。

爸爸第一次對我說出「咒語」之後,就沒有再要求我,生活仍一如往常。我睡醒,爸爸呼喚我,念故事給我聽。爸爸的故事開始重複了,有時會聽到3個月前的故事,不過接觸的次數增多,我就更能發掘故事的內容,漸漸地,我可以藉由某些辭彙的反覆出現,推測它們在故事裡的意義,並結合其他字詞的相關性,判斷是代表好的意思,還是壞的意思。

懂的事物越來越多,我卻一點也不感到高興。

因為我一直惦記著那天的「咒語」,卻依舊說不出話,無能為力。

一開始,是我不知道如何發聲,但是經由爸爸的訓練,我早已熟知「爸爸」這句話的每個特徵,例如:音量、頻率。換句話說,我知道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也很想發出那種聲音,但就是無法脫口而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