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恢複中原 第515章 反唐起義徹底失敗了

眾人看著滿臉質疑之色的高麗王,都是面都譏諷。

「李翼,給他看看。」李洛笑道。

隨即,一個商人模樣的人來到高麗王身邊,取出一份文書,「高麗王,這上面的簽名筆跡,你想必都很熟悉吧?」

高麗王抖抖索索的接過文書,展開一看,竟然是一份《高麗請歸大唐表》!

表文無非說的是高麗本華夏之子,諸夏之邦,而大唐乃華夏正統,請求回歸版圖,以為一統,則萬民歡欣云云。

表文的下面,則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和筆跡。就連一向風骨極佳的安珦和崔質,也簽了名字。

高麗王渾身顫抖,猶如秋風中的落葉。

這個男人深深的明白,他被拋棄了,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欺辱和憤怒如毒蛇般噬咬著高麗王的心,讓他的胸膛快要爆開。

叛臣!無恥之尤!

他很想破口大罵,可哪裡敢?

高麗王獃獃的發了一會兒愣,這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他努力抑制激揚的心潮,杜鵑泣血般啞聲說道:「既是如此,高麗存留,全憑大皇帝聖裁。」

說完了這句話,他竟然心中一松,如釋重負。

認命了罷。

時也,勢也,人力不可違也,夫復何言?

列祖列宗,賰努力過了,可賰無能,保不住高麗社稷了。

既然李唐鐵了心要滅高麗,為今之計也只能逆來順受,萬不可激怒李洛,惹來殺身之禍啊。

他不想死。

可是,高麗王仍然想為祖宗爭取一下。他大著膽子凄楚地說道:「賰不孝,以至於隳廟之禍,誠可痛哉。敢問陛下,王氏宗廟殿宇,可能保留,以盡臣祭祀之孝?」

唐主搖頭:「既然去國號,歸諸夏,則高麗不存,安能保留王氏宗廟殿宇?此舉不合禮制,不可。」

高麗王淚流滿面,「祖陵神道石像,可否保留?」

唐主還是搖頭,「不可。王氏祖陵,有僭越之舉,不合禮制。可用國公之禮更易之。」

高麗王心都在滴血,「可否保留陵號?」

「不可。」唐主搖頭,「高麗本是華夏之土,王氏稱王,卻用陵號,這是何道理?一律改為墓。」

李洛說的對嗎?

不對也對。

諸侯王的墳,的確不能稱為陵,只能稱為墓和冢。可問題是,高麗王不是一般的諸侯王,他們是實打實的國君,當然有資格用陵號。

可是李洛不許,要取消高麗先王的陵號。

這個男人,很霸道啊。

他只允許用國公的名義,來重新定義高麗王陵,取消陵號,削減神道規格,然後賜予高麗先王的謚號。

比如高麗太祖王建,李洛準備改為「樂浪公」,謚號為文襄。這麼干,高麗太祖就變成「樂浪襄公」。

他的顯陵,就必須要變成「樂浪襄公之墓」。

就是這麼任性。

這一整套的「文化工程」,李洛和韋素君臣早就策劃完成了,高麗王還蒙在鼓裡,兀自為祖宗爭取條件。

他想不到,唐主會這麼狠啊。

這何止是滅國?這是要滅史啊,是要抹除高麗國在歷史上的痕迹。

後世只熟悉其實沒有過的樂浪公國,不會熟悉什麼高麗國。

沒錯,高麗史書,李洛也要大肆刪改。改燒的燒,該毀的毀,除了中原印記,有獨立文化的印記,都要抹除。

尤其是南部三韓地區的彌生文化痕迹,無論是文字記載還是歷史遺迹,全部要清理乾淨。同時強化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四郡的歷史。

整個半島,只能有一種文化遺留,那就是華夏!

大特務李翼,不用李洛吩咐,就開始啟動這個計畫了。李翼早就整理了所以的資料和情報,一旦動手就是高麗前所未有的文化災難。

金富軾編纂的史書《三國史記》,就是李翼的重點。李翼已經組織了一幫人,準備大肆修改《三國史記》。

在大特務的計畫中,《三國史記》中的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純粹成了華夏移民建立的諸侯國,和半島土著沒關係了。

就連書名,也會變成《三藩史記》。

等於說,已經獨立千年的半島歷史,完全就是華夏史的一部分。

至於原版的《三國史記》,全部焚毀。凡是涉及相關歷史的文獻典籍,能刪改的就刪改,不能刪改的就毀掉。

這些,高麗王都不知道。事實上,此時就算他知道,也不會關心了。

「該給你的,朕會給你。不該給你的,你不能要。王賰,朕的寬恕之道為你而設,你畢竟曾是一國之君,只要順應天命,便富貴猶存,不失公候之位。」

高麗王深深磕頭,「臣賰謝陛下隆恩……」

做個富家翁,總比被殺好的多。不然,他又能怎麼樣呢?

「你最後下道詔書,昭告東國臣民。詔書怎麼寫,你應該明白。」李洛微笑道。

高麗王哽咽道:「臣賰……領旨!」

李洛對韋素道:「韋卿,你幫王賰起草詔書。」

韋素會意,「臣遵旨!」

第二天,一道退位詔書連他高麗群臣簽名的《樂浪請歸大唐表》就頒發出來。

王賰的退位詔書說,樂浪乃諸夏,本為漢朝樂浪故地。而自樂浪襄公王建起,世代為諸侯,稱藩於中原。今順天應命,廢國號復州郡,歸於大唐直領。

寡人去樂浪公之號。樂浪之臣民戶籍,俱歸大唐黃冊。四百四十萬樂浪百姓,復為唐民矣。

各地官員軍民,一體迎接王師,毋得抗拒。官庫簿冊封存,等待朝廷處置。

這當然不是高麗王本人的意思。本來就算退位去國號,那也應該是去高麗國號,去高麗王號。可唐主竟然讓他以「樂浪公國」和樂浪公的名義退位。

投降的高麗王室,名義上變成了「樂浪公室」。就是高麗百姓,也變成了樂浪百姓。

唐主之苛刻霸道,可見一斑。

當然,本來就炮製好的《高麗請歸大唐表》,也變成了《樂浪請歸大唐表》。

竟是要抹除高麗的歷史痕迹,不允許東國用高麗之名。

李洛這麼干,當然是嚴重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可那重要麼?這男人根本不在乎。

後梁他都不承認,朱溫的帝號也不承認,高麗他同樣可以不承認。

歷史,本就是勝利者書寫的。李洛只不過把勝利者的權利發揮到極致而已。

這兩道文書一頒布公開,意味著近四百年的高麗國,正式宣告滅亡。

接著,李洛下詔,以樂浪公王賰投降蒙元為罪名,降王賰為東順侯。忽都迷失這個曾經的高麗王后,也成了東順侯夫人。

之後,李洛下詔設立東州,以大特務李翼為東州牧。東州治所設在開城,高麗王宮正式成為大唐行宮,改名為東華宮,以東州牧李翼,兼任東華宮監。

東華宮,將成為大唐皇帝東巡時的臨時皇宮。

至此,李洛已經有臨安行宮鳳凰宮(宋宮),東州行宮東華宮(高麗宮),瀛州行宮平安宮(日國皇宮),交州行宮升龍宮(安南皇宮),關中行宮華清宮,滇州行宮蒼洱宮(大理皇宮)六座行宮。

將來,還有江陵的江陵宮,蒙元大都的大明宮,都是大唐行宮。

都不用花力氣修建。

東南西北,無論去哪裡,都有行宮可住。

……

高麗王的退位歸唐詔書一下,各地本來就不成氣候的抵抗,變得更加無力。除了少數發動私兵抵抗的門閥寺廟之外,整個高麗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抵抗。

唐廷開始正式接管高麗各級政權。

在唐軍的戰刀下,大多數高麗門閥士族和大寺廟,都選擇了屈服。為了活命,他們被迫交出莊園土地和田奴,匠奴,解散私兵。

不是沒有武力抗拒的門閥。可他們往往還沒起事,就被特務探知,然後遭到當地唐軍的無情鎮壓,家主和嫡系子弟全部被殺,余脈庶支的族人全部降籍為奴,家產全部充公。

四月十九,貞州柳氏起兵萬人,打著反唐勤王的口號。隨著柳氏起兵的大小世族有好幾家,一時間聲勢不小。

可是不到三天,就被早得到情報的唐軍楊青雀部鎮壓。屬於高麗頂級門閥,顯赫數百年的柳氏覆沒,全家男丁皆斬,女眷為奴。

四月二十,慶州朴氏、平山庾氏、廣州王氏、梵魚寺起兵,被張會部唐軍鎮壓,被俘被殺者數萬。數百年的世族和大寺院,煙消雲散。

四月二十一,通度寺和松廣寺起兵,糾集僧兵數千和僧奴上萬,號稱「救世佛兵」,隨即被唐軍旅帥阿山鎮壓。

同樣是四月二十一,致仕在家的高麗名將洪荼丘,在家鄉全州起兵,響應的世族私兵、高麗殘軍、寺廟僧兵等兩萬餘人。洪荼丘被推舉為勤王都元帥,率兵北上。

四月二十三,唐軍火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