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唐再起 第462章 崔後一日破大案……唐王新政再加鞭

雖然李洛準備推行身份制度,管理人口流動,可是畢竟此事準備工作複雜,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的。起碼現在,還在趕製證件。

可唐國體制非常高效,幾道命令下去,首先警部,司憲署,特察局,司醫寺全部動了起來。

京兆尹衙門的鼓聲一響,警士們就火速通知各處警所,坊正。一個時辰不到,全城百姓就驚動了。

整個臨安城也全部戒嚴,都知道臨安可能混進來元廷姦細,帶著能傳染人的疫病。

全城大恐,如臨大敵。

事實上,古人並沒有後世想的那麼愚昧。古代醫生雖然不知道傳染病的原理,卻知道是一種病,而不是什麼鬼神使然。

宋代,防止瘟疫的手段已經很完善。宋廷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瘟疫防控機制,防止交叉感染的隔離措施比較科學了。

百姓們起碼也知道是有毒的病氣為禍。反而是一幫「信奉」天人感應的儒生,揣著明白裝糊塗,千方百計往天意上面扯,目的就是藉此讓皇帝聽話。

皇帝也不糊塗,大多數也明白和什麼天意無關。可為了證明自己是天子,有能力感應上天,也只有揣著明白裝糊塗,捏著鼻子認了。

就是這麼扯淡。

比如,滿清和蒙元皇帝真信仰密宗?怎麼可能。

不過是為了統治罷了。忽必烈和康麻子表面尊崇大喇嘛,心裡怎麼可能真的當回事?工具而已。

臨安百姓聽說元廷姦細帶了能讓人生病的旱獺進來,已經害死了十幾個,頓時嚇了一跳。

就說嘛,韃子怎麼可能這麼安生?不使壞那才見鬼。

當初韃子南征,可不止一個地方發生瘟疫啊。這可不是新鮮事。

所有外地人,全部被百姓自發的監視起來,一一報官。

與此同時,司醫局也根據王后的指示,緊急下令徵集黃芪,黃連,銀翹等藥材。據崔秀寧所知,在沒有鏈黴素等特效抗鼠疫葯的情況下,這些已經是最好的抗鼠疫中藥了。雖然效果不太好,但終究比沒有強得多。

警士們在各坊坊正的配合下,將所有外來人全部單獨隔離,暫時軟禁。然後一一比對審訊,一一排除。

可是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數百個可疑對象都被排除姦細的可能,可仍然沒有找到那個可疑的北地人。

而數十個被隔離的病人,也陸續開始死亡。

醫師們同樣「全副武裝」給他們用藥,總算將病症較輕的人穩住了,減少了死亡。

很快,臨安周圍的郡縣鄉村,接到命令後也行動起來。到處都在清查可疑的北地人。同時各地的衙門也在收集黃芪黃連等藥材,組織當地郎中準備抗疫。

然後,到了下午,還是沒有找到可疑人物。

崔秀寧帶著三隻狐狸,坐鎮警部親自指揮破案。

這三隻狐狸,訓練的並不成功,只能說是半拉子,抓人肯定不行,找人應該沒問題,看看這次能不能立功。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就是有預謀的作案。

警士們的偵查結果彙報,那人是個帶北地口音的中年漢子,長相也像是北地人,有點胖,身材比較高大。鄰居記得,那人借宿時挑著一個擔子。

此人來臨安不會超過七天。

問題是,他還在不在臨安城?

臨安是江南第一大城,每天進出的人很多。臨安城也很大,建築極多,人口如今也增加到五十多萬。

總之,找一個人不容易。

此人要是帶足了乾糧和水,躲在一個犄角旮旯,十天不出來都成。

「此人曾經挑了一個擔子。那不用說,必是發病的旱獺無疑。」崔秀寧換了一套警士的黑色長袍,顯得很是幹練。

「現場發現了一隻麻袋,一隻病死的旱獺。那麼,還有其他旱獺呢?」崔警官循循善誘。

「還有,旱獺發病到死亡,中間最多七八天。眼下長江封鎖,這七八天功夫,他是如何將旱獺從北方帶到臨安的?」

崔秀寧知道,旱獺屬於高海拔寒帶物種。就連河北都少見,別說南方了。

一大群警士看著老師,都是皺眉思索。

老師曾說,鼠疫發病到暴斃很快。這麼短短几天,那人不可能在長江被封鎖的情況下將旱獺帶入臨安。

晚上偷渡都難。因為自從大戰結束,長江南岸就沿線駐紮了很多江防兵馬。此人就算晚上乘坐羊皮筏偷渡過來,也很難逃過江防巡邏兵的眼睛,風險太大了。

所以旱獺這東西,肯定是北地帶來的。

問題是怎麼帶過來的。

難道,是此人知道哪只旱獺會發病?

倘若知道什麼樣的旱獺會發病,那麼就可以算準時日,在旱獺還沒發病時南下,趕到臨安時,剛好旱獺發病。

這也太玄了吧?

就像一個醫生,能預先知道某人會生病?

崔秀寧見到學生們猜不出,也不奇怪,教授道:「很多旱獺,本身就帶有病菌,只是不輕易發病而已。嗯,這個叫免疫力,你們可以看做是人體之盾。每人身上都有病菌,但平時不容易得病。就是因為此盾存在。」

「人一旦去了水土不服的地方,或者受了風寒,免疫力就會下降,盾破了,病菌就會趁虛而入。」

「人是如此,旱獺也一樣。旱獺在北地時,一定是活蹦亂跳的。可要被人帶到潮濕悶熱的江南,那多半會發病。一發病,鼠疫的傳染性暴增數倍,就很容易害人了。」

眾警士頓時恍然大悟。要是照老師這個說法,那可能真是如此了。

既然旱獺本來沒有發病,那人當然有足夠的功夫,在旱獺死亡之前,將旱獺帶入臨安。

只有這個一個解釋說的通了。

那麼,第一,那人一定是從吐蕃來的。第二,那人很了解旱獺的習性,應該不是漢人。

「那麼,既然那人挑的是擔子,又千里迢迢的過來,就絕對不止帶一隻旱獺。他在路上也不可能沒有馬。其他旱獺呢?他的馬呢?」

「還有,此人為何要去古槐坊?而不是其他地方?他為何知道古槐坊的存在?」

崔秀寧一邊說,一邊點著臨安的城池圖紙,在古槐坊的位置畫了一個圈。

「好了,我就啟發這麼多。事情緊急,我只給你們一刻鐘回答。你們答不上來,那此案就只有我親自去一線抓了。」

她很期待的看著自己的學生們,希望他們不讓自己失望。

很快,一個學生道:「此人千里而來,一定有馬,還不止一匹馬。按照臨安城規,外地馬不好進城,那他的馬只能寄養在城外的某處。」

「此人多半有同夥,負責看馬看行李。準備隨時接應城內的姦細逃走。」

崔秀寧笑了笑,「很好,既然你懷疑到這點,那立刻帶人去城外,通過找馬抓人!記住,要活口!帶小灰去!」

「諾!」這個警官立刻牽著灰狐狸,衝出去安排。

第二個警官道:「老師,學生知道他為何選擇古槐坊下手了。因為古槐坊不但人口密集,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坊內各家的牆壁是打通的,四通八達,都有門。所以坊內居民流動頻繁,有利於病氣傳人。只是,他想不到我們動作這麼快。」

「第二,也有利於他將其他旱獺放出去,在坊內到處流竄。所以學生猜測,古槐坊內,可能還有其他旱獺,也許還沒死,而是挖洞躲起來了。」

「很好。」崔秀寧點頭,「那趕快去辦,帶小白去,把古槐坊細細搜一遍,找到其他的旱獺。」

「諾!」這個警官也牽著白狐衝出去安排了。

第三個學生也有點激動的說:「此人不可能想到我們的應對這麼快,根據犯罪心理學,他不可能下手後立刻離開臨安,而是應該躲在暗處觀察瘟疫爆發。瘟疫不爆發,他的任務失敗,也不甘心離開。」

「所以,此人估計還在城內。可為何找不到他呢?臨安城全民動員,還有哪裡沒有查?只有一個地方,鳳凰山!」

鳳凰山半腰,就是趙宋皇宮,也是李唐王宮。但是,鳳凰山範圍很大,王宮只佔了一小塊地方。除了王宮周圍,其他區域比較荒涼。此人要是逃入鳳凰山,在山中挖個洞躲起來,那反而是最安全的。

崔秀寧點頭,「不錯。這就是燈下黑。」

那警官精神一振,「我帶人去抓!」

崔秀寧搖頭,「不用了。不久之前,我已經下令封鎖了整個鳳凰山,數千兵馬一圍,那人真要在山中,就插翅難飛。」

眾人面帶喜色,原來老師已經封鎖了鳳凰山。

有一個學生說道:「此人人生地不熟,卻能知道古槐坊最容易傳病,而且知道哪裡最容易藏人,那一定有城中內應。」

「但是,一個北地的陌生人,怎麼能直接找到本地人為內應?最合理的解釋是,這個內應不是本地人,可能也是北地人,只是先來而已。內應可能先來了一段時日,摸清楚臨安城內的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