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梟雄養成 第359章 攻下快州……破洪安防線!

越國太上皇陳晃,再次接見了「宋使」。這個「宋使」很年輕,名叫陸晟,自稱爪哇宋廷兵部郎中。

相應的國書和印信,以及占婆王的首級,也沒有絲毫不對,如假包換,全部呈交給安南君臣過目。安南君臣驗證無誤之後,算是確定了來人的身份。

「……外臣剛到占婆沿海,就聽聞占婆王侵越,只能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登陸攻打占婆,逼占婆王撤兵,不料又聽說貴國昭文王已經大破占婆軍……」

陸晟在大殿上侃侃而言,毫無破綻。

「貴使顛簸海上半月,真是辛苦了。哎,說起來,陸郎中已是第三位宋使了。前兩位……都已經在海上遇難,死於元寇水師之手。」陳晃很是感嘆地說道。

陸晟心道,那兩位完成任務,回海東後夫人賞了功,好不榮耀。可笑陳晃還以為兩人已死。

「大王,此事外臣業已知曉,不勝悲慟。然忠臣義士,哪怕死不旋踵,亦在所不辭。李交和馬宣禮二人死得其所,當是在下楷模。」陸晟面帶沉痛。

太尉陳光啟忽然問道:「大宋如今遠在爪哇荒島,如何今日北上,竟然征伐占婆,又要和大越聯兵抗元?」

這點也是其他人疑惑的地方。按理說,宋廷逃到遙遠的海島,兵馬百姓加起來不到十萬,應該盡量蟄伏才是,怎麼敢北上攻打占婆,還敢主動幫大越抗元?

陸晟道:「實不相瞞,大宋是要以占婆為基,作為興復之地。但元寇如今勢大,倘若貴國不保,大宋也無法在占婆獨善其身。」

什麼?宋廷想佔據占婆,以為興復之地?

安南君臣驚訝之後,想想也覺得符合情理。

那爪哇遠在南海深處,距離安南尚且有兩千餘里,離中原就更遠了。而且還在蠻族密布的海島,只能暫時棲身,而絕非興復之地。

可占婆不同。如果宋廷佔了占婆,只要大越作為北部屏障擋住元廷,海上再以水師之利抗衡元軍水師,那利用占婆的人力物力,還真有一點恢複的指望。

但要是大越敗亡,被元寇佔領,那宋廷就是佔了占婆,也沒用了。

這才是宋廷明明自身難保,卻還要全力幫助大越的原因。

想到這一層,安南君臣雖然對宋廷佔據占婆很不滿,但也更加相信了宋廷聯越抗元的誠意。

「貴使,大宋此次派了多少兵馬?」陳晃最關心就是援軍數量了。

陸晟道:「大宋本來只有水陸兵馬三萬,之前又在貴國東海損失了七千水師。如今全軍只剩下兩萬出頭。這次,來了五千水師,一萬陸師,爪哇只有八千兵保衛朝廷。」

陳晃聽說還來了五千水師,頓時更加高興。

自從大越水師全軍覆沒,大越處處被動,就連沿海各港的商船漁船,也被元寇水師擄掠一空,實在吃夠了喪失水師的苦頭。

倘若有五千宋軍水師相助,牽制元寇水師,威脅元寇海路補給,那這仗就沒那麼難打了。

「好好!大宋的深情厚誼,我大越一定銘記在心。這越中海域,還請大宋水師幫忙戒備。不知橫山關的一萬兵馬,何時能到抗元戰場?」

陸晟正色道:「大王,如今大宋兵少將寡,實在折損不起。所以臨走前官家和陳相公(陳宜中)再三叮囑,只能幫助貴國守衛城池和要地,不能和元軍野戰。還有,倘若萬一,萬一韃虜佔領越中,在下也只能撤兵出海,不能陪貴國死戰到底了。」

安南君臣聽了這話,雖然心中不快,但也知道很有道理。不然,反而奇怪了。

「即便如此,朕也是感激的。朕寫一道聖旨,就請貴使回橫山關,率軍入關吧。至於將貴軍用在何處,容朕想好再說。」陳晃說道。

一萬宋軍雖然不多,但對如今的安南也是不小的作用。此時安南君臣已經收到洪安防線的消息,元寇又勝兩仗,即將兵臨快州城下,想起此時應該攻城了。

更可惡的是,竟然有數萬越軍剃髮降元,而大越又死傷了好多兵馬,此消彼長之下,越軍如今下降到二十幾萬,主力禁軍更是只剩十三四萬,兵力已經不敷使用。

安南君臣其實已經很恐慌了。北面是元軍,西邊是西獠,要不是陳日燏乾脆利落的大敗占婆,還要加一個占婆。

如今多了宋軍的援助,雖然兵力不多,但起碼可以鼓舞士氣民心。

陳晃當下寫了一道聖旨,有了這道聖旨,陸晟就可以帶著駐紮在橫山關的「大宋援軍」進入越中了。

「軍情如火,外臣就辭別大王,回橫山關了。」陸晟並沒有在古禮城多待,拿了通關聖旨,就匆匆南下。

陸晟到底為何而來?他的任務是什麼?難道想效法唐軍水師,臨陣倒戈?

當然不是。

冒充宋軍水師在海上倒戈,可以隱瞞消息。元廷和安南都不知道茫茫大海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可陸上不行。

要是陸上再來一次臨陣倒戈,首先蒙元就想不通,必然會起疑心。殘宋為何會幫大元偷襲安南?沒道理。

如此一來,宋軍的身份就會被所有人懷疑。因為宋軍不可能幫助元軍攻打越軍。

一萬唐軍偽裝宋軍不是來打仗的,是為了糧食。

確切的說,是為了安南的「長安倉」。

中原王朝一直有常平倉和太倉制度,安南也有兩大戰略糧倉。一是越北的「司農倉」,在司農城內,常年存糧兩百萬石;一是越中的「長安倉」,常年也存量二百萬石。

越北的司農倉,早在唆都南征前就將糧食轉移了。如今司農倉中並沒有糧食。

可越中的長安倉,卻還有兩百萬石存糧!

崔秀寧派陸晟來,就是為了將長安倉的糧食搞到手。

安南一年三熟,原是產糧重地,很少缺糧。可因為唆都和李洛先後征越,安南的糧食生產受到極大破壞。除了長安倉中的兩百萬石糧食,以及還沒有成熟收割的莊稼之外,安南已經沒有什麼糧食儲備了。

要是失去長安倉,如此青黃不接之時,安南連軍糧都難以供應,必定軍心大亂。

南下返回橫山關的馬車內,陸晟正和另一個名叫常明的特務密談。

「長安倉離黃江只有十八里,牛車一個時辰可運一個來回。長安倉配有牛車五千輛,民夫五千人。」陸晟皺眉說道,「這就是最麻煩的,運力太緊張。那可是兩百萬石糧食!」

安南為了便於調集糧食,將長安倉設在黃江附近。而黃江直通大安海口,非常利於唐軍將糧食用船運走。

根據特察局的策劃,先將糧食運到江邊碼頭,再動用平底運輸船運走。但問題是,如何將兩百萬石糧食從長安倉運到黃江碼頭。

常明道:「牛車能拉十石。五千輛牛車,一次能拉五萬石。一個時辰一趟,哪怕牛不休息,也需要四天,的確來不及。」

四天,古禮城的安南君臣,無論如何都知道了。要知道,長安倉離古禮城不過百餘里,不要四天,兩天就會有越軍來討伐。

陸晟道:「一天半,必須一天半之內搬空長安倉。牛車不夠,就到占婆國內搜括一番,起碼要再搞七八千輛,手推車也要,牛要拉車,人也要推車。」

常明點頭:「師兄放心,牛車的事我負責去辦。十天……七天吧,七天之內,牛車一定和船一起到黃江碼頭。」他是崔秀寧第三批學生,畢業不到兩年,所以叫陸晟師兄。

陸晟拍拍他的肩膀,「好,那就分頭行動。咱們要趕在一個最好的時機。把兄弟們都散出去打探消息,尤其是君上那邊的進展。老師說過,任何行動都要有兩套以上方案,來,咱們再想一個預案。」

安南君臣萬萬想不到,所謂的大宋援軍,竟然是來偷糧食的賊人。

兩人商量了半天,常明就下了馬車,騎著一匹快馬先行趕往占婆。而陸晟則是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

正在特務們行動的時刻,快州城正進行著慘烈的攻城戰。

李洛僅僅修整了一天,就對快州城北門發起了猛攻。

「咚咚咚咚……」元越雙方的戰鼓聲,響徹雲霄,聲動大地。

元軍數計百計的回回炮車和床弩,排列在快州城下,一陣陣令人牙酸的機括聲中,每一次齊射,就拋出黑壓壓的石塊和弩槍,壓制城頭守軍。

如此密集的遠程攻擊,頓時讓整個城頭陷入腥風血雨之中。

元軍高達兩丈的箭車也拼裝起來,三千擅長三石強弓的神射手,站在箭車上,躲在箭車的防護後面,對著城頭射箭。

這就是蒙古軍隊的厲害之處了。能挽三石強弓的神射手,比例高達一成。這三千強弓手,其中就有兩千人是蒙古大兵,其餘一千,是從契丹、女真、吐蕃等軍隊中搜集的。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身材異常高大魁梧,雙臂粗長。

他們站在箭車上射出的破甲重箭,能達到驚人的三百步開外,比一般的制式步弓遠了百步。而且又狠又准,壓制的越軍難以冒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