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梟雄養成 第341章 忠武神宮……元軍大敗

當鄭思肖看到石經閣的先秦古簡時,更是激動的難以制止,竟然放聲痛哭起來。鄭思肖和文天祥不同,他是個純粹的學者,雖然帶著文人的狷狂,但也更加至情至性。

所以失傳古簡對他的衝擊,更甚於對文天祥的衝擊。

「君上,這是天命啊,天命!」鄭思肖又大笑起來,「何止是唐國天命,更是華夏底蘊,此乃夏也!」

李洛笑道:「憶翁先生,這些古籍面世,可否能正本清源,改革理教,矯正文道?」

「可!」鄭思肖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些古簡才是文統所在,淵藪也。代聖人立言之人,要無地自容了。在下一直以為,儒者道也。道,儒之本也。然而如今變成了朱程理學,簡直謬之千里!」

華夏的文道,從宋代開始更替,傳承千年的「漢學」被「理學」取代。理學的本質是「道德宗教」,主張道德即天理,從而教化本心,進而以德治國!內聖外王!

也就是……德之道!

是不是很高大上?

相對於研究經義訓詁的漢學,理學具有很大的進步性,在思想層面有了質的飛躍,上升到哲學宗教的高度。理學不是憑空生造的,而是根據先秦道家和儒家學說,「復古」而來的。

理教是崇拜道德天理的宗教,最高神是「昊天上帝」,也就是天道。其次是代表天道的天子,再就是傳承天道的祖宗父母,最後是教授天道的老師。屬於分層次神格崇拜,類似佛教和基督教。

理教是很精緻很嚴密的宗教。理教的廟宇,就是無處不在的孔廟。理教,是糅合儒、道、釋的本土宗教。

所以,李洛想到很多穿越者全盤否定理學,喊打喊殺,就很為他們尷尬。你們搞清楚理學是什麼了么?

理學和科舉一樣,是很好的形式。然而和科舉一樣,都是在內容上太過於狹窄,最後造成弊大於利。

科舉考試的內容太狹窄。理學也一樣。

理學只是規範了道德人格,而對自然哲學(格物)完全忽略了。同時,理學宣揚超越種族的普世仁愛思想,太過於超前,弱化了民族尚武精神,抑制了擴張進取心。

第二,理學規範太過苛刻死板,尤其是對婦德,甚至發展到變態的地步,禁錮了思想。

所以,李洛從來沒打算全盤否定理學,只是要動大手術,在內容上改革,完善。將理學儒教裝進道家的大筐子。

新的理教,就是道教。你不是規範人之道(道德)么?好。武士也是人,那你再增加一個武道規範吧。武士道,也交給你了。

你不是崇拜天道么?好,自然大道就是天道。那麼,自然大道你也要管。你不能光管人,不管事。萬物自然皆有靈么,不能厚此薄彼啊。

你不是說天道自然么?好,女子裹小腳可是違反自然的,這個你也要管。

最後,仁愛是好的,可那也要看對誰。聖人的仁恕之道,難道也是為敵人和強盜所設的么?以德報怨,何意報德?所以,你必須提倡華夷之辯,提倡內外有別。

……

李洛把這些想法一一告訴給鄭思肖。鄭思肖聽得眼睛越來越亮,李洛所說的,很多都是他想到過的,而且比他想過的更加宏大。

想不到,唐公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見識,真是天授之才啊。

就是文天祥,也聽得愣住了。雖然儒與道有淵源,本身的確也算一種道,可化儒為道真的可行么?

「憶翁先生,寡人適才所言,能否完成?」李洛很期待的問道。

鄭憶翁道:「有古簡遺書在手,君上再廣招名儒,倡以大義,又逢蒙元打壓儒家,此事必成也!」

他說的不錯,倘若現在大宋還在,李洛和他的想法很難實施下去。但現在不同,由於蒙元入主中原,漢人亡國,天下的讀書人都在痛苦的反思,反思為何亡於夷狄之手。

加上忽必烈這個「儒教大宗師」取消科舉,打壓漢儒,視漢人百姓為奴,所以儒士們目前很不自信,正處於空前的迷茫中。

在這個時候改革理學,化儒為道,不但阻力最小,甚至讓儒士們看到希望,找到安慰自己的借口。

「好!那此事就拜託憶翁先生了!」李洛很高興的表態,「寡人打算任命憶翁先生為天道府大天師,兼五廟祭祀大臣。全權負責改革理教,化儒為道。」

鄭憶翁奇道:「五廟祭祀大臣?」天道府大天師的官職雖然他沒聽過,卻知道是什麼意思。他本人雖是大儒,信仰的卻是道家,這個職務是適合他的。

可五廟祭祀大臣,是個什麼章程?

文天祥主動解釋道:「我唐以道家為國教,但這道家卻也是改革過的。道家有五大廟,分別是祭祀天道的太上老君廟,祭祀天子和祖宗的炎黃廟……合稱五大道廟。」

「五大道廟,以祭祀天道的老君廟為首。其次是炎黃祖廟。炎黃祖廟除了祭祀炎黃始祖,也祭祀歷代明君……」

「五大道廟也分等級,最小的叫社,然後是廟,最大的叫宮,太上道宮和忠武神宮已完工。炎黃帝宮,至聖文宮,魯墨神宮三大宮還在修建。」

鄭憶翁明白了,唐公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啊。又問:「既然道廟分級,那廟祝道士也要分級?」

李洛回答:「不錯。道官道銜分為道子,道士,道師,道長,道正,道司,道尊,真人,天師,大天師十等,對應文武十品。有《道官典律》加以規範,道官怎麼做,祭祀怎麼辦,都有章可依。」

「善哉!」鄭憶翁欣然說道,「臣願受天道府大天師,五廟祭祀大臣之職!」

李洛笑道:「那就辛苦鄭公了。大天師位同卿相和太尉,原本應該是一品。但如今我唐只是公國,最高就是三品,這大天師只能是三品銜職。」

鄭憶翁啞然失笑道:「君上言重了,臣怎會在意官品,但能效力君上,恢複中原,余願已足矣。」

……

正在修建的洛寧城邊,一片佔地十餘畝、白牆黑瓦的高大建築已經完工。這片建築似乎像一座寺廟,可是由於用的是白牆黑瓦,所以顯得很是肅穆莊重,整體風格有種沉鬱神聖之感。

寺廟門口還有一個牌坊,上書四個隸書大字:忠武神宮。

過了牌坊,就是九級台階。上了台階,赫然是一座隋唐風格的重檐殿,並不算高大,匾額上題寫著三個大字:武道閣。

武道閣是三間殿堂,陳列著各種兵器,盔甲,牆壁上還有大量壁畫,畫的是歷史故事。

壁畫故事有荊軻刺秦王,聶政殺俠累,狼曋勇謀雪恥,叔梁紇力舉城門,秦堇父三攀懸布,田橫五百士,冠軍侯破匈奴,班超殺使伐交,關雲長刮骨療毒,祖逖聞雞起舞,冉閔滅胡,陳慶之孤軍北伐等。

武道閣之後,就是更高大的主殿:忠武神殿。

大殿中並排站立著兩座神像,都是高達一丈。左邊的手持青龍偃月刀,右邊手持瀝泉神槍,都是威風鼎鼎,寶相莊嚴,正是關羽和岳飛神像。

神像前一排三個香爐,正煙霧繚繞,令整個大殿更加肅穆。

忠武神殿之側,是一個佔地兩畝的演武場,南北各是五個顏色不同的靶人,邊上的弓閣中,也五種顏色不同的羽箭。

除此之外,還有供奉華夏武士靈位的武魂殿,以及用來居住的信士院,道官院等建築。

此時,已經快要黃昏。可是忠武神宮仍然來了一群軍官,人人身穿新式玄甲,腰挎唐刀,精神抖擻。

他們來到武道閣前小廣場上的水池前,先洗手,再用白布擦手。這第一個儀式,叫「凈手清塵」。

他們凈手之後,然後一起拾級而上,向新上任的道官行禮,然後進入武道閣,靜靜觀摩牆上的壁畫人物。全程不能有絲毫喧嘩,不許交談出聲,力求心與畫游。這第二個儀式,叫「心入畫祭」。

之後,他們又來到主殿忠武神殿之外,一起接下唐刀,雙手橫胸捧著,慢慢拾級而上,來到忠武神殿的大門口。

大殿門口,同樣有一個新道官,趺坐蒲團之上,靜靜打量他們。其實,就是監督他們的祭拜儀式。

大門口兩側,各有一塊巨大的磨刀石。磨刀石邊,又各自有一個沙盤。他們拔出唐刀,半跪下來,在磨刀石上象徵性的磨礪三次,然後站起來,用唐刀在沙盤中寫出一個「忠」字。

然後,再半跪下來,再磨刀三次,又站起來寫出一個「勇」字。

如此連續施為五次,分別在沙盤中寫出「忠勇智信義」五個武士德字。這第三個儀式,叫「礪刀尊道」。

做完「礪刀尊道」的儀式,他們再次還刀入鞘,仍然雙手橫胸捧著,魚貫進入大殿。

接著,他們依次下拜,對著兩尊神像連叩三次頭。這第四個儀式叫「再三稽首」。

然後他們端坐在蒲團上,雙手拄著唐刀,面對神像,閉上眼睛冥想祈禱,約莫半盞茶的時間,再睜開眼睛。這第五個儀式,叫「禱神滌心」。

其實就是自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