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陸國是離中州海港區最近的國家,是個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國。從海港區過來的人,大多會在這裡中轉,朝著中州各個大郡出發。因為人流量很大,使得這個國家的文化融匯程度特別駁雜。無法對其有個明確的定義,因為你能在這裡見識到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光是穿著這一塊兒,站在大街街頭,往街尾看去,就能瞧出繁多樣式來。
樊陸國並不大,大多數地域都是由各類商行的交通驛站以及相關衍生行業建築佔據。因為其不可取代性,所以樊陸國即便在軍備、文化輸出與基礎生產行業不強勢,但依舊紮根在這塊大地上很久很久了,甚至比一些強大的國家、王朝還要歷史悠久,是個公認的中立國,與周邊接壤的國家都相交甚好,並無摩擦紛爭。
葉撫和秦三月在這個國家待了幾天,主要便是為了秦三月能夠適應中州這塊地域的氣候,不至於水土不服。
其間,秦三月時常在大街上遊逛,自是為了明確,中州這個地方與東土明顯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無疑是凡人與修仙者的數量與分布,中州的修仙者數量很多,分布也比較均勻,不像東土大多是扎堆而居。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便是,這裡的修仙者,尤其是三大基礎的修仙者,生活得似乎有些像是凡人。
在東土,修仙者與凡人涇渭分明,或者說修仙者要高於凡人一個檔次。而在中州,低境界的修仙者似乎也像是凡人,均勻地分布在各地,過著各自的生活,他們甚至一樣地也會用金銀作為錢財。秦三月本以為在中州,大家不會用金銀了,而是用靈石去代替,然而在樊陸國這樣的國家,靈石依舊是高檔的硬通貨。
經過幾天的細緻了解後,她才明白,凡人在中州依舊是佔據大多數,只不過他們集中分布在有國家的大郡之中,受各個國家的管理、制約與保護。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責任保護自己的子民,避免受到修仙者的壓迫與殘害,對於修仙者傷害凡人這種情況也有著明確的律法懲處。
而修仙者則是分布在各個地方,其中以沒有國家的道郡居多。道郡之中,是門派勢力、修仙組織的集中地。對於絕大多數修仙者而言,能夠加入一個門派,成為門派弟子,要比做散修好得多,但是,散修依舊是修仙者的大頭部分,且是平均修為的最低層次。畢竟,門派弟子享受門派資源,而散修只能自己碰運氣。
也正因為中州很大,比東土大太多了,所以才要有道郡和大郡的區分,以免凡人受到修仙者的侵害。
東大郡,也就是葉撫兩人現在所在的大郡,是個國家勢力割據的地方。其中,一共一百四十二個大小國家,樊陸國只是其中一個性質特殊的小國家而已。值得一提的是,東大郡沒有王朝稱霸,與之相同的,南、西大郡均沒有王朝。所有的王朝以及帝朝都分布在中州的中原地區。秦三月了解到這一點時,時常想,裡面會不會有著什麼玄機呢?
一旦真正地開始了解中州這塊土地後,秦三月才發現需要自己去探究的實在是太多了。這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在沒有抵達目的地開始新的功課之前,她便沉下心,一頭扎進這個研究當中,對她來說這也叫學問。
葉撫一直倡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所以見到秦三月有主動去研究地域分布、風土人情的想法,也是感到高興,不說能不能研究出個名堂,起碼地,她願意主動去學習。
學習本來就是件主動的事,只不過被大多數人覺得是被動的。
待到秦三月適應了中州的氣候之後,他們便又出發了。因為不是在趕路,所以可以慢悠悠地來,規劃好一條路線,然後沿途前進,到了有趣的地方,就停下腳步待上一會兒。
離開了樊陸國後,才開始明確地感知到各個國家不同的風土人情。光是語言這一塊兒,便是繁多數不勝數。並不是所有人都說一種話,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當然了,那也只是對於其範圍內的凡人而言是自己的語言,因為他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只是待在自己的國家裡,所以會說自己國家的語言就足夠了。而常常會遊走在各地的修仙者,基本上還是用的儒家通用的語言,以便跟不同的人交流。
除了各樣的風土人情外,見過的最多的也是最令人觸目驚心的就是戰爭了。國家一多,摩擦矛盾自然便多,大大小小的戰爭每天都在發生,不同地方,不同時間。
一路過去,秦三月見過許多戰爭。這些戰爭以凡人之間的戰鬥為主,也有修仙者、武者混雜在其中,不過顯然的,他們都有著約定俗成的規則,那就是修仙者和武者不得對凡人士兵肆意出手。
秦三月聽說,有一個相對比較神秘的組織,專門監管各個國家戰事。他們不管戰爭的規模,不管戰爭是否過於殘酷,不管戰爭對百姓們的侵害,只管國家戰爭中修仙者的存在,避免修仙者對戰爭的肆意干涉。
有時候了解起來,秦三月會覺得修仙者似乎被束縛比凡人還多,但見得多了後,慢慢地也就想明白了一點:凡人面對起修仙者來,幾乎沒有抵抗的可能,他們在這座修仙世界裡大多數時候沒有對生命的選擇權。所以,要有其他方式來保護他們。一個世界,秩序的建立是從最底層開始的,而不是最高層,所以,只有穩定了最底層的秩序,才能逐級穩定之後的秩序。
即便是倡導追求大道與長生的修仙界,也需要秩序。沒有秩序的世界,是必定無法長存的。這是經歷了無數個歲月的人類,所深知的。所以,往往越是站得高的人,便越是在乎底層世界的秩序。也因此,負責監管的組織與人,往往都是神秘且強大的。越強大的人,越明白弱小的人對強大的作用。
幾乎每天都在看各類書研究的秦三月,逐漸認識到這樣的規則。
初入修仙界時,她以為修仙者是絕對的弱肉強食,但現在才初步了解到,修仙界是相互聯繫與制約的。修仙者不能肆無忌憚,凡人也不完全任人宰割。
秩序之類的一切皆合理,秩序之外的一切皆反常。
理解到這一點後,秦三月又陷入一個難題當中:秩序如何確定的?是由誰定下的?
如果關於秩序的必要性她能理解,那麼這個難題她就難以理解了,因為她接觸不到那些東西,不知道那些東西是如何存在的。她想,若是要了解這些,大概要站得很高吧。
在東大郡走走停停的這段時間裡,秦三月發現自己那本《洹鯨志》似乎比自己走得還要快,幾乎她所到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城市,都能見到。以至於她不得不去懷疑,這本書真的有那麼好看嗎?不至於吧。
而她更加不知道的是,《洹鯨志》已經流傳在修仙者之間,漸漸形成一種趨勢,只待將其點燃的火苗。而姬月這個人,成了神秘的《洹鯨志》背後有一個神秘的存在。姬月這個名字是否真實,他們不知道,但大多數人都會先入為主,以為那是真實的名字,於是疑惑產生了,姬這個姓不是早就失傳了嗎?莫非這天底下還有姓姬的人?應該沒有了吧,但是這姬月,代稱?但為什麼要用這個代稱?是不是另有他意?
直到六月中旬某一天,一支打著朝天商行名號的尋寶隊組建成功,浩浩蕩蕩地朝著大海出發。這件事成為了點燃趨勢的火苗。隱藏在《洹鯨志》中的十一座小秘境,七個疑似遠古大能之輩的遺留洞天,三座駭人聽聞的大秘境以及五個可能是古戰場的埋寶之地被人一一捅了出來。中州掀起了尋寶的狂潮。
要知道,如今大多數的秘境洞天幾乎被各大勢力,尤其是那守林人佔據得差不多了,野生的未被開發的秘境寶藏之地實在是太少見了,而如今,一本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書一下子就宣告了二十六個寶藏之地,這如何讓人不激動啊。尤其是對那散修而言,各種秘境和寶藏之地是他們碰運氣最好的地方。
於是乎,各種各樣的尋寶隊在不同的地方組建,朝著不同方位的大海前進。
當秦三月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時,有些害怕,她完全沒想到自己編撰的《洹鯨志》會引起這樣的轟動。她無法控制事態,第一時間便找到了葉撫,請問他的意見。然而,葉撫只是笑著給她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沉寂太久的修仙界需要一點衝擊。
之後的天里,秦三月幾乎每天都能聽到路人談起《洹鯨志》,只不過,他們基本都在說那二十六個寶藏之地的事。
這種情況,讓她在好一段時間裡都惴惴不安,第一次感受到由自己引起轟動的感覺。她只得感嘆,幸好當時用的是筆名,如果是真名的話……嗯,似乎也差不多,畢竟重名的人不少。
《洹鯨志》爆火了,毫不誇張地說,這是現象級的作品,當然了,現象級是因為其中的秘密。有人猜測作者姬月是否別有用心,散布某些陰謀論,更有甚至直接找到第一手印刻的蘭山坊,去詢問作者,但都是無功而返,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更多的人關注的還是那二十六個寶藏之地,一往年裡,能夠一兩個寶藏之地出世已經很不錯了,而今一下子冒出二十六個,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不能錯過的機會。而又有風潮趨勢的影響,就連那些個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