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寧 第二百六十章 燈火將息,人聲將靜

即便是經歷了詩文會的莫大失意,何依依終究也還是何依依。他便是那樣的人,一時的失意永遠無法影響到他對讀書的追求與渴盼。事實上,居心並沒有在他身上多做安慰,她很清楚,自己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師兄遠遠沒有外表看上去那麼脆弱,尤其是讀書一事上,便是打碎他渾身的骨頭也不會棄置。

第二天里,疊雲國滿朝風雨飄搖,明安城裡的荷園會則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第四日的博論會。

博論會其實就是一個各大名門、書院、學士、賢人以及學府諸位先生一起分享讀書成果和特別見聞的交流會。不同於書畫、詩文那般明顯的考驗個人本領,沒有任何的較論。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增長見識的學術交流會。每個人都有表演的機會,可以在小圈子裡、大圈子裡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年的見聞或者遊學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等等。

何依依自讀書以來,因為家中的特殊原因,基本都只能呆在自己那一角,也就是君安府那個地方,讀著書本上的書,除去這一次私自出逃以外,從來沒有去哪裡走走看看,更別談遊學了。所以,他所知道風土人情和趣聞軼事基本都是在書本上了解到的,少部分是從居心那裡聽來的,事實上,就連居心都曾出門遊學過。所以,他對這樣一個博論會有極大的參與感,雖然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只是在聽他人講,極少發表過自己的觀點,但這樣對他而言已經很滿足了。

秦三月她們也只是化身一個聽客,雖說她們學得精,懂得快,但終究年齡和走過的路擺在那兒,比起見聞來還是要差上一些,懂多少就說多少,也不去做那些不懂裝懂的事,實實在在的學習一直是三味書屋的本則。幾人裡面,就只有居心比較活躍,那也的確是因為她去過的地方多,聽過的故事不少,見識上超出眾人不少,這位姑娘又是那憑藉著《明安城買菜記》被文氣碑所認可的存在,而且在傳言里又是位名門小姐,所以是相當吸睛的,有不少自詡風流的公子哥、俏秀才想來搭上幾句話,但遺憾的是居心對他們並不感興趣。

博字會上,幾人除了居心實在沒有表現之地,但論字會上就不一樣了。秦三月不喜太過熱鬧的氛圍,沒怎麼說話,但胡蘭不一樣,葉撫說過,胡蘭是個思想奇異、見解獨到的人。表現上,胡蘭不負於葉撫對她的看法,在許多的論題上,她往往能以自己獨特的看法引得場間陷入沉沉的思索,而待他們思索明白過後,胡蘭的思維又跳脫到了另外的地方,立馬又引起下一輪思考。所以,便有了這麼一個現象,不論胡蘭走進哪個大小圈子裡,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帶起整個圈子的思考方向。

這個有趣的現象被學府的先生們注意到了,對胡蘭很感興趣啊,很欣賞,便邀請她參與到他們先生之間的論字會上。胡蘭也並未怯場,依舊遊刃有餘地面對其他任何先生所給她出的題,往往她都能以一種奇怪但又讓人說不出哪裡不對的獨特見聞去解答。這樣一個靈動可愛的姑娘,很快就引得了好些個先生,尤其是那些一看就是爺爺輩的先生的喜愛。胡蘭把他們逗得開開心心的,只是不管他們如何詢問胡蘭的身份籍貫,她都呼啦呼啦地扯過去。

這麼一著,眾人之間便流傳著說「那胡蘭已經被青梅學府的大先生們看重了,要破例納入學府做下一代的長應大師姐」,要知道這個位置在這一代可是甄雲韶所待著的。

雖說這麼個言論不知從何而來,但胡蘭這個性格哪裡會去在意,只是覺得今天玩得很開心,也收穫了不少,合計著好好鼓搗鼓搗指不定又能有所突破。

這樣的荷園會上,依舊有許多人不止一次地提起白薇這個名字,實在是琴會上她留給他們的影響太過深刻,以至於念念不忘。可惜的是,那天過後,白薇便消失了,就好似世界上沒這個人一般,不管如何去探求尋找都沒有一點音訊。書畫會上,許多關於琴會時的作品,便是在詩文會上,那第一則登上文氣碑的作品都是寫那琴棋會的,雖然不少關於白薇的作品,但也就那一首上了文氣碑。便是現在的博論會,也依舊有不少的圈子說白薇的事,有的說起以前她的故事來如何如何驚人,當然這其中不乏編纂,有的則是專註於她的曲子,嘗試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白薇所奏的曲子的涵義。

其實,不少精通樂理的便是聽過了白薇的曲子一遍,便記下了其樂調,幾番練習改編適應之後也就能復彈了,雖說沒有白薇那般神妙,但曲子到底足夠有水平,彈起來總不算太差。但是白薇所奏的那最後一曲,便真的是沒有一個人記下了樂調了,勉強湊合著能夠彈得像,也遠遠沒有那般的情感和惹人遐想的意境。

風流公子們想的是白薇這個人,那些真正愛好樂曲的則是想念她的曲子。

而他們所想念的白薇,此刻正在想念著平生以來的點點滴滴。她還在想,是要把這些點點滴滴全部打碎沉在心裡頭,同自己一起成神後被淡忘掉,還是盡數傾吐出來,傾吐給願意去聽的人。

她做籬欄後面的藤椅上,望著籬欄那一頭坐在絲桐面前的葉撫。她在想,馬上就是分別之時了,要不要同他再說些話呢?說一些她不曾對其他人說起過的話,只能說給他的話。

只是到了最後,那些話僅僅落到了喉嚨,然後盡數被咽了下去。她不是不願意去說,只是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去說,她不想去面對傷感的表情,就算是分別,她希望那也是想起來能夠笑著的分別。

可是,這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分別。分別的兩方,總有一方是悲傷的。她希望他不會是悲傷的那一方。

憊懶的貓,午後的碎點陽光,流淌著歲月質感的絲桐,髮絲微動的她,淺笑認真的他。沒有言語,只是偶爾視線的交織,沒有聲響,只是片刻點頭搖頭之間。一個值得她去珍惜的日子如同溪水裡的紙船,悠悠流向遠方,或許那會在很遠的地方,變成泡爛的紙條。

一直到尋子之時,博論會划上句號。

第五天的雜辯會,重點在於辯。雜指的是雜談,顧名思義,包含著任何內容,什麼都可以說,什麼都可以論,雜談會期間,任何參加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說任何內容,家國天下事、恩怨情長事、家長理短事……甚至可以指明對儒家什麼什麼教義的意見與不滿,可以提出自己對天下百家的看法等等。

說白了,對那些不得志的人來說是一個正大光明發牢騷的好時候,對那些志向遠大的人來說,是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對於悶頭讀書的人而言是一個得百家言解的時候。差不多就相當於辯論會前的開胃菜,大概也就持續了兩個時辰。

今天的重頭戲毫無疑問地是辯論會。雖然辯論會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開放的,但不論是對那個群體而言,都是一次相當程度上的盛會。荷園會召開前幾個月時,學府就放出消息說重點推書為《石祝》、《浮生繪世卷》與《閑樂》,而辯論會上的主要內容毫無疑問地便是這三本書裡面的內容。辯論會也僅僅對各個學術團體開放,普遍而言,便是朝廷學士團、各大書院、大小書庄、持書使這些。單個人是無法參加的。

雖然何依依的確是不太想同禹東書院那些人來往,但無論如何他也是禹東書院的學生,在居心的一番勸說下,還是回到了禹東書院那邊,作為代表團之一參與到辯論會中去。至於胡蘭和秦三月,本來她們只能算是個人,沒法參與到其中,只好觀看而已,但大概真的應了那個傳言,青梅學府的先生們很看重胡蘭,邀請她參與到其中,胡蘭跟秦三月可分不開,無論如何都是要在一起的,學府那邊不太了解秦三月,但看其氣質談吐也知不一般,便順帶著一起了。

事實上,胡蘭壓根兒就沒看過那三本書,基本上就是無準備上陣,秦三月雖然看過,但也沒有細緻研究過。也就只有何依依把那三本書研究得透透的,尤其是那本《石祝》,比絕大部分都懂得更多。

一共六場辯論會,形式差不多就是有學府先生在三本書中隨機選取爭議頗多的言論,以此讓人各自發表言論來解釋或者衍生。這不是單對單的論點持證形式,而是所有參與方共同進行的各抒己見式。

第一場辯論會選取的是《石祝》之中的言論。《石祝》在三本書中相較之是水平最低的,也是最容易研究的,所以能說得上話的不少,是最為熱鬧的一場辯論會。

而結果上,何依依因為看過葉撫的修正版《石祝》,場上沒人能同他爭論到最後,便是連葉撫所修改的最為核心的內容都還沒有涉及到,其餘人便皆是敗下陣來了。頭腦最清晰的胡蘭也終究是因為底蘊認識上同何依依差太多而敗下陣來,不過相比起其他人她已經是堅持己論最為長久的了,但奈何她沒有看過自己先生的修正版《石祝》。何依依也因此明白了一件事,要想打敗葉撫先生的學生,只好靠先生本身。

憑藉著葉撫的修正版《石祝》,何依依傲視全場,為禹東書院爭了不少光,但在之後的《浮生繪世卷》和《閑樂》的辯論會上,就沒那麼輕鬆了。大先生們一共在兩本書里選取了共計十種言論,從天地道論到帝王朝論到百家明論,再到最底下的工農雜論都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