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降臨——來自南非的男人 創業的前奏:斯坦福輟學

精於數學、善於畫圖的父親曾經對埃隆說:「電腦沒什麼用處。」從這點來看非常有意思,因為父母的「預言」往往都不會實現。和父親不同,埃隆對電腦頗感興趣,並熱衷於研究它,12歲時他就製作完成了軟體「Blaster」(一個太空小遊戲)並將這款軟體賣了500美元。接觸到電腦後,他在互聯網世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想想父親的「預言」,埃隆取得的進步對他來說簡直是個驚喜。

不幸的是,埃隆8歲時父母就離婚了,埃隆和弟弟妹妹同母親一起生活。從那以後,雖然他生活在只有母親的單親家庭,但他並沒有像世人想像的那樣過著貧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梅·馬斯克不是一個終日圍著鍋台轉的家庭主婦,而是一個視野開闊、充滿活力的人。她作為一個有能力的營養師一直在外工作,成功地把三個孩子培養成人。和埃隆一樣,母親在晚年也移居美國,作為營養顧問和抗衰老的專業人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雖然當時埃隆沒能和父親一起生活,但有一次他突然對母親說:「我想和父親一起生活。」當母親問他理由時他這樣回答:「母親您有我們兄妹三人陪伴,可父親卻孤獨一人。」一方面,他覺得他應該陪伴父親;另一方面,他心裡也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願望,那就是他希望父親可以帶他移居美國生活。

雖然埃隆的這一願望在當時並沒有實現,但他卻在17歲時獨自一人到了加拿大,寄居在母親的親戚家,並進入安大略省的女王大學學習,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探求之路。然而,因為父母反對他離開南非,所以他在海外的求學之路並沒有得到他們的任何援助。即使他在加拿大一直受到了親戚的照顧,他仍然過著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的貧苦生活。他曾在農場打工,實在吃不上飯時就買些便宜的橘子勉強度日。即便到現在,這些經歷對他來說都還是終生難忘的記憶。

後來,他獲得了美國東海岸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獎學金,並成功入學,學習經濟學和物理學。比起經濟學,物理學更讓他著迷。孩童時代,埃隆就認為美國是一個充滿了喜劇、漫畫、電影和科技的王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度,所以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進入美國大學的機會。在那裡,埃隆學到的東西構成了他的血肉,特別是物理學的思考方式在以後成了他創業的堅實基礎。

1995年,微軟公司推出Windows95操作系統。這一年埃隆進入位於矽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深造,他發現周圍的同學都十分熱衷於互聯網。製作出互聯網網頁瀏覽器的網景通信公司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很多年輕人想要追尋美國夢或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他們創辦了很多新公司。1998年,當時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的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創辦了谷歌公司。

與其將寶貴的青春花費在學業上,還不如開始創業,把精力投入到商業上,這一決定對於當時身處熱門產業中心的埃隆來說也許是理所當然的事。於是,本來進入斯坦福大學是為了學習應用物理學的埃隆,在入學兩天之後便選擇退學了。後來,比他小一歲的弟弟金博爾·馬斯克從南非追隨他來到了加拿大和美國。埃隆退學後,兄弟二人一起創辦了在線內容出版軟體製作公司「Zip2」,這是埃隆發揮自己潛能的開始。

對於當時只有24歲的埃隆,這個決定有些輕率,也許有的人會嘲笑說「傻瓜,太魯莽了」之類的話,有的人會支持說「對,就應該挑戰創業」,意見會多種多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埃隆的心目中,美國是一個可以創造奇蹟的國度,所以他來到了美國。果不其然,他在這裡真的創造了奇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