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晚年愜意與悲涼 參考文獻

1.陳寅恪:《陳寅恪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

2.錢文鍾編:《陳寅恪印象》,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

3.張傑、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4.葉紹榮:《陳寅恪家世》,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5.錢文忠編:《陳寅恪印象》,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

6.吳定宇:《學人魂 陳寅恪傳》,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7.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宗璞、熊秉明主編:《永遠的清華園——清華子弟眼中的父輩》,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9.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版。

10.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永興編:《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胡守為:《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劉以煥:《一代宗師陳寅恪 兼及陳氏一門》,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

14.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重慶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6.劉克敵:《陳寅恪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王子舟:《陳寅恪讀書生涯》,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出版。

18.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編:《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19.《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20.胡守為主編,中山大學歷史系編:《與國學研究 紀念陳寅恪教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21.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兼論他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6年版。

22.馮依北:《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花城出版社,1968年版。

23.《清華大學校史稿》,中華書局,1981年版。

24.蔣廷黻著,沈渭濱導讀:《中國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5.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嶽麓書社,2003年版。

26.陳清泉、蘇雙喜、李桂海、蕭黎、 葛增福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中州古籍出版社,1785年版。

2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9.余英時:《論士衡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30.余英時:《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

31.朱浩熙:《蔣天樞傳 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忠篤弟子和託命之人》,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32.劉琅:《舊影:一代孤高百世師》,中國友誼出版社,2005年版。

33.陳君葆著,謝榮滾編:《陳君葆日記》,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自從陳寅恪下世的1969年算起,人們關於他的爭論一直就沒有止息過,至於今日也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了。其間關於他學術、生平、師友乃至家世的研究,特別是晚年生存狀態的探討,眾說紛紜。

陳寅恪一生歷清、民國及新中國,基本上與現代中國文化的萌芽與成長同步,時代的鼎革承轉中,他憑藉著自己卓異的天資和勤奮的努力累積建構了博大敦厚的學術殿堂,為同時代人以及後來的我們所景仰。1949年前後陳寅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先是目盲,後又臏足,然而由於得到各方面的照顧,更由於得到了助手的鼎力襄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學術研究,這一期間完成的系列論文,以及《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文字,本身就可以看作是陳寅恪以及他所在的新社會奉獻給中國文化歷史的一個小小奇蹟。這話沒有半分的誇張,更沒有一絲的諛詞,事實便是如此。

然而當整個中華民族的不幸以一種狂熱的形式來到華夏故土的時候,作為優秀史家的陳寅恪不幾年便含恨離世。說起來這確實也是一幕不折不扣的悲劇。然而由此激起的學人間的深沉同情常常讓後來者在解讀陳寅恪的晚年歲月時出現從終點看開初的流弊,以至於此類情況下晚年的陳寅恪生活得悲凄凄、慘兮兮,對此我們不甚同意,參以新舊資料嘗試著作出了自己的敘述。詮釋學的理論以及後現代的思考提醒我們,誰也不好說就真地找到了陳寅恪生命最深處的秘密,所以我們這裡的文字仍不過是一個角度的審視,然也否也,尚需讀者諸君的披覽和察鑒。

本書第一、二、六章由劉斌執筆,第三、四章分別由顧娟、李逢玲執筆,第五章和第七章為尹燕與劉斌、顧娟與劉斌合作撰寫,全書由一葦統稿。

本書寫作期間得到了畢曉樂、張秀麗、顧雨花、於麗麗、王雪、王德鳳、劉娜、張華等好友的熱心幫助,更得到了家人的諒解和支持,在此我們一併表示感謝。

寫作過程中,參考了不少既有研究成果,由於成書倉促,部分未及標出,不敢掠美,並至謝忱。

編者

2006年仲秋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