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方的回應

十字軍東征依賴的是激情、宗教狂熱和對冒險的渴望。烏爾班二世以強有力的方式強調和宣揚了基督徒的責任和被救贖的前景,眾多參與者顯然都深受鼓動。十字軍啟動勢頭之迅速與猛烈,很容易被解讀為一場自發的大規模運動。但實際上十字軍運動也經過了精心設計:為了激起西方的回應,烏爾班二世採用的敘事手法是經過仔細權衡的,意在吸引他最需要的那類十字軍戰士(既指軍事戰力方面,也指社會影響力方面),他也儘可能安排為一波波前往聖地的戰士們提供持續的鼓勵和引導。因此,想要理解十字軍東征這股基督徒力量的集中釋放,我們必須去探究其背後鋌而走險的設計和安排。烏爾班二世的措辭字斟句酌,專門針對他的西方聽眾,但他的演講所具有的吸引力又脫胎於一個更大的謀劃,正是身在君士坦丁堡的阿萊克修斯一手打造了這個計畫。烏爾班二世走的是一條艱難的路:激發大眾的熱情,募集起一支戰力可觀、紀律可控的軍隊,來滿足拜占庭非常具體的軍事目標。這場西方大動員是一個充滿了異常精巧的政治和後勤準備的故事——其中的權衡計量是如此複雜,以致最終根本無法控制。

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抵達法蘭西南部,他接下來的幾個月都花在了為這場遠征奠定基礎的工作上。教皇在各地遊走,會見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不斷著力宣揚他的目標:擊退突厥人,一舉解放東方的基督徒和聖城耶路撒冷。但所有這些會談都很少涉及遠征的結構設計、具體目標抑或組織方式——更不用說「解放」東方具體而言可分解成什麼步驟了。

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因為烏爾班二世在克萊蒙會議之前、之中和之後的呼籲都非常模糊,才使得人們的回應這麼有力。加入前往耶路撒冷的武裝朝聖被表述為關乎信仰的行為,而不是在規劃一場軍事運動。雲集而來的騎士們是被為上帝服務的熱情所驅動,或者在很多情況下,是被贖清自己罪責的願望所驅使。但是,把後勤安排等丟在一邊也有很強的政治原因:這些理應由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來處理。既然是阿萊克修斯要求得到軍事力量的幫助,抗擊突厥人,那他當然就應該負責對遠征做出規劃,並籌劃各種具體事宜。

意識到自己在義大利的地位提升後,烏爾班二世大受鼓舞,開始精神滿滿地著手確認和招募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以期他們的加入能帶動更多人參與。1095年夏天,他四處旅行,親自去與這些人物一個個會面。他去見了影響力頗大、關係網廣泛的勒皮主教蒙泰的阿代馬爾。後者很快表示要抓住這個機會前往耶路撒冷。烏爾班二世還會見了勃艮第的尤德(Eudes of Burgundy)和勢力強大的里昂大主教於格。他馬不停蹄地在法蘭西南部穿梭,先後造訪了瓦朗斯(Valence)、勒皮、聖吉爾和尼姆,之後又開始北上。

烏爾班二世隨後與圖盧茲伯爵雷蒙進行了接觸。雷蒙在法國南部和普羅旺斯控制著廣大的領土。他出身於一個與教廷聯繫密切的家族,同時與耶路撒冷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雷蒙的兄長威廉曾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並於11世紀90年代早期在那裡去世。威廉這麼做可能是覺得自己已經沒法回家,又或者早就打定主意要在聖城度過自己最後的時日。 而雷蒙的虔誠也毫不遜色,他招募了一批神父,每日為他舉行彌撒,行祝禱儀式,並堅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勒皮教堂中的聖母瑪利亞像前長明一根蠟燭。 1080年,布里克森會議選舉出敵教皇而讓教會陷入分裂危機之時,格列高利七世最先求助的人就包括雷蒙。

烏爾班二世知道,雷蒙的參與非常關鍵。這將表明,這場運動得到了一位重要贊助者的支持,這能夠推動其他大人物投身其中。阿萊克修斯與佛蘭德斯伯爵羅貝爾聯繫,也是出於相同的考慮,希望他的幫助能夠給其他人做個榜樣。因此,圖盧茲伯爵的積極回應對烏爾班二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激勵。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烏爾班二世如果能把自己樹立成信仰守護者的形象,並建立起以自己為中心的聯盟,那麼他在整個教會的領袖地位就會更加穩固。

1095年10月中旬,教皇烏爾班二世來到強大的克呂尼修道院。他曾在這裡擔任過副院長。他在這裡逗留了一個星期,為修道院大教堂正在新建的主祭壇祝聖。 此時,消息已經傳開,人們對耶路撒冷遠征的興奮情緒正在發酵。 就在這時,教皇宣布,他將在克萊蒙會議上向信眾宣布一個重要消息。他鼓勵前來參加會議的康布雷主教和蘭斯大主教將「本教區所有最有名望的人和最有權勢的王公」都帶來。

克萊蒙會議在1095年11月召開,為會議畫上句點的是烏爾班二世的那場把小亞細亞描繪成修羅場的演說。雖然教皇報道的場景駭人聽聞,但卻又要命地精確。這一點,他的聽眾們也可以通過由其他渠道得到的東方消息來印證。教皇說得很對,希臘人的帝國正在變得四分五裂,突厥人已經征服了要花整整兩個月時間才能穿越的廣大地域。烏爾班二世敦請他的聽眾們行動起來:「終止你們之間的所有世仇,平息所有的爭吵,結束所有的戰爭,讓所有不諧導致的衝突走到和解。出發踏上前往聖墓的道路,從一個邪惡的種族手中拯救那片土地。」 所有願意如此行動的人們,都受命在衣服上戴上一枚十字架,可用絲綢、黃金或更加簡單的材料製成,以表示他們是上帝的戰士,在行使他的意願。

教皇話音剛落,「一位至為高貴之人,走向(烏爾班),微笑著跪下,請求他的准允和祝福可以讓自己踏上這段光輝的路途」。 這個人就是勒皮主教,他的重要性可見於教皇在不久後寫給佛蘭德斯教徒們的信中。他寫道,他「已任命了代表自己領導這次辛勞旅途的人,那正是我們最親愛的子嗣——勒皮主教阿代馬爾」。 烏爾班二世演講後的第二天,圖盧茲伯爵派來的使節抵達,稱雷蒙願意參加這次遠征。 這位權貴的支持早在演講之前就已經精心設計好了,意在給啟動儀式推波助瀾。

烏爾班二世在克萊蒙的演講也確實在歐洲掀起了波浪。前往耶路撒冷的武裝朝聖即將開啟的消息迅速傳開。一批精力充沛的教士被派往各地宣道,激起了人們強烈的興趣。比如阿爾貝賽勒的羅貝爾(Robert of Arbrissel) 被派往盧瓦河谷,那裡的貴族早就對此事關注多時,躍躍欲試;還有第戎的聖貝尼涅修道院院長雅倫托(Jarento),也被派去招募合適的人選。他先去了諾曼底,之後轉往英格蘭。 法國的利穆贊(Limousin) 等地區積極響應,十字軍啟動的消息被人們以極大的熱情和極快的速度加以傳揚。

各地的教士都在傳播教皇發布的音訊,並接受了嚴格的指令:只許精確傳達,不要妄加渲染。但是吸引大眾支持的主要動力還是來自烏爾班二世本人。 在克萊蒙首次發出號召後的幾個月里,教皇一直待在法蘭西,從一個市鎮去往另一個市鎮。1095至1096年間他一直都在奔波,到處說服、勸誘和敦促信眾加入十字軍。聖誕節前後他在利摩日(Limoges) 傳道,1096年春又先後到了昂熱(Angers) 和勒芒(Le Mans) ,之後南下前往波爾多(Bordeaux)、圖盧茲和蒙彼利埃(Montpellier),7月,又在尼姆(Nîme)的另一場會議上講話。隨著教皇從一座城鎮輾轉到另一座城鎮,從一座重要教堂來到另一座教堂,地方上的編年史家們已經對教皇來訪的意圖再無疑問了。正如一位史家所寫的,烏爾班二世來到勒芒是為了「宣揚前往耶路撒冷的征途,他來到這些地方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對馬爾西尼(Mary) 一座教堂的建造許可也被追溯到那一年,「當教皇烏爾班來到阿基坦,動員基督徒的軍隊前往遏制東方猖獗的異教徒」, 整個世界都被攪動起來,被敦促著出征耶路撒冷。

不能親自前往的地方,烏爾班二世就送去了信件。比如,他沒有去佛蘭德斯,這無疑是因為阿萊克修斯與這個地區在11世紀90年代就一直保持著較好的聯繫。不過,他還是送了一封信給佛蘭德斯的王公、教士和人民,解釋他正在努力確保東方遭迫害的基督徒們能夠得到幫助。正如他們已經清楚了解的那樣,東方的野蠻人正在造成巨大的破壞。「悲痛於災害之巨,感動於虔誠的關懷,」烏爾班二世寫道,「我們遍訪高盧各地,全力敦促這片土地上的王公及其臣民前往解放東方的教會。我們鄭重地在奧弗涅會議上將這項事業的重要性告知他們,預備消除他們的罪責。」

參與遠征就能得到贖罪的獎賞,這個想法的提出旨在更進一步擴大十字軍運動的吸引力。之前格列高利七世以及阿萊克修斯一世也曾號召人們武裝救援拜占庭,但那時他們談論的都是基督徒彼此之間的義務,以及在危急關頭應該表現出的團結。但教皇烏爾班二世顯然技高一籌,他所提出的理由更加有力:參加遠征的人不僅是在盡義務,更是在為自己贏得救贖。

烏爾班二世也經常強調遠征能夠贏得的精神獎勵。在寫給自己在博洛尼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