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7章 方年:我只管一往無前,哪管它洪水滔天

奧迪穿過晨風抵達楊浦五角場。

越過總會繁忙的五角大轉盤,從政民路轉到武東路。

走過繁忙,來到富有生活氣息的小路。

正好是早餐點。

找了個馬路牙子邊邊停下車,方年買了幾屜小籠包,兩杯豆漿。

不多時,吳伏城快步從上財走出來。

同往常一樣,兩人走在上財的校園裡,呼呼哈哈的吃著熱乎的小籠包,目光四處梭巡。

「剛送完陸總?」

「嗯。」

「咦~這是往哪看呢,別不是打算跟那邊的學妹們一起晨跑吧?」

「也不是不可以,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你就這麼不掩飾的嗎?現在我可是跟陸總說得上話了!」

「謝了,在感情方面我可真是坦蕩得相當於透明,我夫人知道我是什麼人。」

「略有耳聞,越熟悉越欽佩你!」

「打住,咱不興這套恭維話。」

「……」

吃完小籠包,方年跟吳伏城也在大球場邊上找了個地方靠著。

不等吳伏城發問,方年主動說了來意:「吳老哥,我給你找了點事情。」

「方總吩咐。」吳伏城連忙道。

方年目光虛虛的望向遠處,平靜道:「這段時間基本沒事,我尋思你再把社團的事務拿起來;

資源整合這幾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簡單;

前沿社團是個大項目,也是塊不錯的試驗田,正好你也是申城前沿校園俱樂部負責人,也算是本行事務。」

聞言,吳伏城想了想,道:「其實九月份我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實驗,但我不知道前沿具體想要的是什麼。」

「現在還不知道?」方年反問。

吳伏城有自知之明,冷靜道:「知道一些,但我想應該距離方總的目標有很大差距。」

「說說看?」方年莞爾一笑。

吳伏城稍作整理:「之前方總對前沿社團的定位是『因地制宜』,也就是說,方總希望前沿社團能根據各個學校最鮮明的特色發展優秀學生成為成員;

隨著社團覆蓋的學校數量增多到現在的365個,幾乎不存在獨特的鮮明特色;

不過根本上不影響『因地制宜』;

前沿社團的目的是為前沿實習部提前在本科階段培養人才,而且是綜合類,所以我想應該讓社團更加傾向於人才後備隊伍發展;

讓各個社團的會長找出各自學校的優勢,加以引導……」

聽吳伏城說完,方年搖了搖頭:「放在申城一地,基本正確。」

吳伏城一驚,繼而恍然大悟:「抱歉,我的思路還是沒打開。」

方年晃晃手:「這個慢慢來沒關係的,不是誰生來就會,能站在全局角度思考問題。」

方年沒再打啞謎,而是開誠布公:「你說的有一點是對的,前沿社團要做的是培養人才。」

「無論前沿社團是否走精英路線,每個學校的成員一屆都不可能會低過100人,全國365個社團每年就是36500人,以前沿的薪酬待遇,吸引15%的人加入能做到吧,這一年就多少人了?」

吳伏城:「嗯……」

還沒等他心算出來,方年便說出了準確數字:「5475人。」

「加上必要的社招,用不了五年就會到一個極限,畢竟不會有任何一家公司是無限招人的。」

吳伏城逐漸跟上了方年的思路:「也就是說,最低限度的人才供應也會很快超過前沿的承受能力。」

「對。」方年點點頭,接著話鋒一轉,「你聽過當康公益基金嗎?」

聞言,吳伏城腦子裡閃過一些念頭,但抓不住。

見狀,方年笑了笑:「當康公益基金正在試點建立一家家公益教育集團,覆蓋至大學以下;

而前沿社團覆蓋了本科階段,前沿院覆蓋研究生階段,你現在再想想,是不是會更明白『培養人才』四個字。」

吳伏城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張宏偉的教育覆蓋版圖,嚇到了他。

方年繼續說了下去:「這也是前沿大生態里的重要一環,在『學』這一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假以時日,反哺前沿學術和前沿創業這兩家公司的發展。」

聽方年說到這裡,吳伏城斟字酌句道:「所以前沿社團要做的是人才初篩,大概分三個大方向:

基礎學科研究型人才、優秀專業工作人才、具備創業夢想以及天賦的人才;

儘可能的能在申城的高校中通過試驗形成普適社團運營標準,對吧?」

聞言,方年滿意的點頭:「對,總結來說還是那四個字:資源整合。」

「人才兩個字要好好理解,不要惟成績論,注意建立成員勸退機制。」

吳伏城面露瞭然。

方年再多提醒了句:「前沿校園俱樂部並在前沿創業下,他們也在進行基礎調整,你可以選擇找幾個人帶帶,也可以通過你自己的方式先試試。」

「好……」

於是,從這天起吳伏城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

方年的理想遠不是讓前沿完成移動互聯網『基建』工程。

嚴格來說,這個理想只是前沿創新這一家公司的。

前沿學術和前沿創業以及前沿天使都有各自的理想。

才能組成一個大生態。

這些方年前兩天就說過,吳伏城他們算是有了粗淺了解。

實際上這個大生態怎麼成形,他們還沒去深入思考過。

但無論怎麼做,都離不開『人才』。

還是那句話,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

當康公益基金通過公益教育集團,拉平城鄉教育差距,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勢必可以有更多的人才出現。

有時候可以很極端的說,每個人都能當大老闆,張三李四王五還是誰誰誰,都可以。

只是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種條件。

更極端一點說,每個人都可以是『老天』。

很能引起一群有小孩的年輕夫妻焦慮的詞:起跑線。

其實就是教育上的差距。

這一點恰巧能說明,如果教育差距被拉平,人才一定會越來越多。

就現在,當下來說,我國還是有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類似於棠梨這樣的偏遠鄉鎮上學的孩子與在桐鳳市區上學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差距。

更具體的例子是,花家中學的整體學生成績比棠梨實驗中學的整體學生成績就差很多。

這就是純粹的地域因素導致教育水平差異帶來的結果。

當康公益教育集團的角色是挖掘更多的人才,向高校輸送,國家統一組織的高考就是最好的篩選工具。

前沿社團進行本科階段的第二次初篩,將優秀的、道德品質大方向正直的、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分流到不同的方向;

前沿院通過自身的強大實驗平台、研究能力吸引學術型人才;

前沿實習部吸引專業工作者,前沿創業扶持懷揣創業夢的人。

最終……

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前沿實現理想。

比如發展基礎學科科學研究提供源頭技術支持,比如創立不同的產業,比如只需要通過正常的努力工作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現在,當康公益基金正在籌備第二個地方當康公益教育集團,在對賭結束後會加大力度,引入地方資金。

這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初見成效。

於是眼下前沿社團就成了重中之重。

畢竟人口基數擺在那裡,每年有上千萬學生參考高考來著,前沿社團已經有足夠的人才來進行調整試驗了。

當然……

這些依然只是前沿的一部分理想,或者說一點根基。

畢竟方年同學是哲學系學生,馬哲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自從來到人間,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是骯髒的和血淋淋的,隨時都要向外擴張——這句被廣為人知的馬克思名言,方年不要太清楚。

從上輩子到這輩子,方年再清楚不過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但……

不代表沒有其它表現形式。

自欺欺人也好,掩耳盜鈴也罷,都無所謂。

方年只管一往無前,哪看它洪水滔天!

……

下午,回家路上,方年接到了陸薇語的電話。

「先生,mua~」

搞得方年一愣:「太順利了?」

陸薇語嗯嗯~兩聲表示否認:「下午我有喝到薛秘泡的龍井呢!」

「啊~」方年一副認真模樣道,「那你表揚薛秘唄,跟我說幹啥,我還開車呢!」

陸薇語嘻嘻笑了:「我問過薛秘了,是先生親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