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死去的生者 第十五章 在「黃金寢宮」

換句話說,在殯儀館裡面,人生的價值全部濃縮在經過防腐處理和化妝而呈現出的安詳遺容上。

——麥考夫&亨廷頓(Peter Metcalf & Richard Huntington)

《死亡慶典》()

1

為死者化上美美的妝,再特地打開棺材蓋子展示在賓客面前——這讓其他國家的人覺得有點奇怪的美式殯葬習俗,有的學者主張是源自歐洲王公貴族死後使用的化妝術和將屍體用石灰封存在瓮里的遺體保存法。也有人舉證說,百年戰爭時期就有幫戰死者做防腐處理的例子。更有人深信這些全是蘇格蘭的某解剖學家的弟弟發明的。然而,站在這個一國特有習俗的角度看,我們還是直接從南北戰爭前後的史實去追本溯源比較恰當吧!

十九世紀初,美國出現大規模人口遷徙。為了把親人的遺體運送回家,有的人不得不踏上長途旅程。再加上南北戰爭期間有很多青年死在離家幾百里的異鄉,導致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在此之前,葬禮只要有製造棺材的木匠、牧師、掘墓工,再租輛車就可以搞定,但那時候,為了讓屍體承擔長途旅程,防腐處理勢在必行,專業遺體化妝師應運而生。

遺體保存技術在此情況下出現,真可謂正是時候。而一起事件的發生讓它成為全美百姓關注的焦點:那就是南北戰爭後不久,林肯被刺殺了。這位偉大總統的送葬隊伍要經過東北部和中西部,從華盛頓到伊利諾伊州的春田。遺體的防腐處理十分重要。

這次送葬的宣傳效果十分驚人。國葬之後,北方人都在客廳里掛上了總統的遺像,當聖像膜拜。而在南北戰爭中失去親人、心靈傷口尚未癒合的人們,只要想起送葬隊伍中總統那安詳的遺容(當然他們那時候還不知道有遺體防腐這回事),就都迫切渴望日後自己死後,也能以如此美麗的模樣出現在眾人面前。

就這樣,美國人民做好了心理準備,接受了遺體防腐的新技術。

如果要問就此崛起的近代殯葬業的老祖宗是誰,想必大部分現役工作者會露出不耐煩的表情,不過他們能給出的答案也只能是四年內為四千具遺體做了防腐處理的霍姆斯博士。從業者都討厭這個男人,並不是因為他是引發業界革命的先驅,而是因為他對屍體和解剖有著超乎尋常的迷戀,甚至有人懷疑他是個冒牌大夫。

政府同樣憂心這類冒牌大夫充斥市場,便早在十九世紀初就著手制定了遺體化妝師資格認證法令。到了一八八〇年,隨著動脈注射的出現及面部修復技巧的日趨完善,遺體化妝師終於取得專業優勢。這讓美國的殯儀業趨於統一,也促成了其日後的繁榮。換句話說,就是保存遺體需要用到專業儀器,這使得在家自行舉辦葬禮十分困難。此外,為了讓前來弔唁的賓客更好地瞻仰美好的遺容,必須有個體面壯觀的靈堂才行。

至此,美國特有的殯葬習俗確立。經遺體化妝師的巧手打造的鮮活遺體,在音樂和鮮花的環繞下陳列於富麗堂皇的殯儀館內,與賓客進行最後的會面。接著,在殯儀館所屬的禮拜堂內做完彌撒後,遺體就被送往公園墓地埋葬。墓地風光優美,有的賓客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來掃墓的還是來觀光的。

2

格林現在所在的地方是殯儀館的太平間,美式葬禮的最大賣點正進入高潮——此時正在展示的,正是前墓園統治者及偉大領主的遺體。

史邁利·巴里科恩的葬禮預計持續兩天。死後翌日下午,遺體就被送進了太平間。雖然事發突然,但家屬以外的賓客也都陸續抵達了。照理說,這種大人物的葬禮,考慮到要為遠道而來的賓客提供充裕的準備時間,都會死後過幾天再舉行,不過因為史邁利本人生前交代過一定要趕在下雪前下葬,約翰才把行程安排得如此緊張。

史邁利的靈柩擺在殯儀館內最崇高、最特殊的「黃金寢宮」里。格林穿梭在弔唁的賓客之間,將這間「為死人打造的寢宮」又好好欣賞了一遍。

「黃金寢宮」——這個兼具賓客休息室和殯葬室功能的華麗房間,裝修基調是巴洛克風格,每個細節都讓人聯想到敬愛路易十四的范德比爾特家族那過頭的狂熱。

富麗堂皇的大理石石柱,牆壁上鑲滿孔雀石、貝殼和金箔。格林抬頭一看,發現橫樑上都貼滿了金箔。反射出耀眼光芒的天花板被厚重的裝飾板條切割成各種形狀,分別描繪有朱庇特和奧林匹斯諸神的浪漫神話。

比起這些東西,一件擺設更是將巴洛克特徵展現得淋漓盡致。那就是穿過休息室的紅色絲絨布簾後,擺在左邊的大鏡子。這面鏡子出自絕代無雙的詩人、雕刻家貝尼尼的弟子菲利浦·帕洛蒂之手,鏡子邊緣同樣鑲滿了鍍金裝飾。裸體的丘比特、藤蔓、花朵和貝殼交纏在一起,兩頭刻有獅子的底座穩固地支撐著它。

想對著這面華麗的鏡子照的人應該會被嚇一跳吧。鏡子中會映照出一條往內延伸的小路,小路盡頭隱約可見天使、亞當、夏娃等人物聚集的樂園。一時之間你會以為自己眼花了,再仔細看後反而會更吃驚——因為那美麗的圖景不是鏡子映照出來的實景,而是畫出來的,是描繪在鏡子上的精緻錯覺畫。通往天堂的小徑當然也不是真正的路。打造這個與眾不同的裝飾品時史邁利說過:「這是連范德比爾特家族和路易十四都想不到的壯舉。」因此得意不已。

與賓客休息室隔著一道門的殯葬室也是巴洛克風格的。不過不是那種豪華宮廷風的巴洛克,而是較早期的浪漫巴洛克。也就是以服務宗教為目的,以此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剛踏入殯葬室,格林就被天花板那巧奪天工的構造吸引了注意。

整體造型是巴洛克式教堂特有的橢圓形頂蓋,仰頭看的人會輕易想到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天體,並因為精神和肉體的雙重震撼而產生令人身心愉悅的眩暈感。另有由無數條細玻璃管組成的枝形吊燈,自天花板呈放射狀垂下,綻放出祥和的金色光芒。它代表著從天而降的光束,穿過雲層間的縫隙,斜射到地面,也就是俗稱的「雅各布的梯子」,被喻為上帝恩寵的崇高之光。這些室內擺設大多是參考哈斯博士的建議訂製的,而博士會想到如此有戲劇效果的燈飾,是受到了貝尼尼(Bernini)的雕像《聖泰雷莎之幻覺》()的啟發。

然而,看到立於房間之中的巨型黃金雕像時,因吊燈獲得的幸福幻覺會瞬間冷卻下來。雕像散發出來自比巴洛克、文藝復興時期都還要早的中世紀的陰冷氣息。雕像的主角是中世紀君主弗朗索瓦一世的遺體,呈現出的畫面讓膽小的人不敢正視:令人生厭的蟾蜍爬滿雕像的臉,貼著眼耳鼻口,交握於胸前的雙手上有無數條蚯蚓鑽來鑽去。那畫面實在太噁心了,格林忍不住把視線移開,投向刻在底座的銘文。

注視我吧!不管青年還是老者,都仔細地注視我吧!看看我死後的下場。管你地位多崇高,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無法倖免。因此,可憐的人啊!沒有什麼值得驕傲自滿的,你不過是灰塵罷了。注視我吧!散發惡臭的屍體,爬滿蚯蚓的臉,終將化為灰燼。

對於這座把無常觀念和肉體腐朽的殘忍事實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雕像,墓園內有人欣賞也有人憎惡。不過,堅持把它放在這裡的哈斯博士自有他的考量。前幾天在茶會上他也曾提出並討論過,照他的說法,這是罪惡得到救贖的證明。

這座雕像被創作出來時,君王們都沉溺於基督教所禁止的現實歡愉中。臨死之時,為了躲避神明的審判,他們想到獻出自己的肉體供蛆蟲啃食,說不定能免去生前耽於享樂的罪這樣的辦法。這座雕像所要表達的就是那樣的場景。

沒想到,這種寄托在恐怖雕像上的古代思維直到現代都還蠻受歡迎的。比方說經營著大公司的老闆,還有年輕時就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傢伙,眼看著自己就要不行時都會趕緊皈依宗教,巴望著現世犯下的罪孽能得到救贖。也正因如此,「黃金寢宮」成為微笑墓園最大的賣點,有錢客人趨之若鶩。對於仿如墓碑村封建領主,一輩子呼風喚雨、隨心所欲的史邁利而言,這間風格明顯的太平間亦可謂安置其遺體的最佳寢宮。

此刻,兩邊有高聳的立燈、四周有花環裝飾的史邁利的靈柩,就停放在弗朗索瓦一世那慘不忍睹的必衰生死像下方。格林看著棺材裡的史邁利和展現出屍體腐敗景象的恐怖雕像,心裡想著:史邁利爺爺也好、我也罷,有一天都會變成這副樣子嗎?格林不覺得自己犯過什麼罪,需要接受這樣的懲罰。然而如今自己扮演的角色就相當於那雕像的活動廣告牌啊!格林忽然想到,不知史邁利爺爺會怎麼樣?

他也會蘇醒過來嗎?會變成能走路的屍體雕像嗎?史邁利爺爺是否犯了什麼罪,導致他必須受到這樣的懲罰?

格林突然有股衝動,想立刻走上前去把正在跟遺體話別的賓客推開,沖著棺材大喊:「史邁利爺爺,起來!告訴我,我們到底會變成什麼樣?」

「哦,選用的棺材還真是平凡啊!」

背後突然響起的聲音讓格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