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可造之材

一百分的題考了十分,霍弋居然還趾高氣昂,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劉禪和陸郁生都陷入了石化。

劉禪倉促閱覽了一下試卷,發現這題目也不算難,要是自己去做,得二十分一點問題都沒有。

陸郁生也把小腦袋湊過來,感慨地道:

「這題目都是非常基本的內容了,如果在五十分以下……真得好好學習一番了。

太子不如請義父再出些題目,讓大家每日練習,總會有些進步。」

劉禪:……

也難怪霍弋這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那些益州和荊州的子弟將手上的試卷紛紛呈上,看的劉禪和陸郁生簡直要抱頭痛哭。

霍弋的十分已經是相當驚人的分數,最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分數是各位數,甚至還有不少人考零分的——

為什麼考零分的人也會被送到這來,那是因為考零分的實在是太多,諸葛亮後來大幅放寬選拔標準,只要懂得基本的原理、知道幾個數字和一些簡單的物理化學名詞概念就已經可以入圍。

劉禪仔細閱讀了一下諸葛亮出的題目,也突然感覺一陣頭皮發麻。

除了一開始的一些基礎解方程題目看起來還是比較友好,後面居然還有大量的物理和化學,而且看著題目……

丞相最近對天書的理解又到一個新的層次,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覺得簡單的題目已經超過正常人理解的範圍了。

這特么沒有選擇題,而且題目這麼難,霍弋能考十分真的是已經竭盡全力了。

「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僅將其中某一個與速度方向相反的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後又逐漸從零恢複到原來大小(在上述過程中,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變),則此物體的加速度是怎樣變化……」

「甲、乙兩物體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甲物體的加速度大於乙物體的加速度,則在某一段時間內甲乙物體的速度誰更大……」

劉禪下意識的抓住頭髮思考了許久,不確定地道:

「這個加速度應該是先增大後減小吧?」

陸郁生攥緊拳頭,在一邊開心地道:

「不愧是太子,果然學究天人啊。」

這道題霍弋完全不會,聽劉禪解答,也終於露出一臉敬畏之色,嘆道:

「太子學究天人,霍弋佩服。」

唔,我就勉強只會這些了,其他的這都是什麼題目,這也太難了。

眾人都把試卷拿上來讓劉禪閱覽,糜威見劉禪的臉色越來越不好,也知道這幾分十幾分實在是有點拿不上檯面,

他乾咳一聲,尷尬地笑道:

「其實,還是有人做的不錯。」

劉禪已經對不錯這個概念徹底絕望了,

這群人裡面能有考個三十分往上的應該已經是神仙了,實在不指望再指望這裡面有什麼能人異士。

直到糜威微笑著將一張試卷展開在劉禪的面前,劉禪這才頓覺豁然開朗。

55分……

這是人才啊。

劉禪忙問這是何人的考卷,糜威趕緊招招手道:

「奉宗,太子喚你呢!」

隨著糜威的呼喚,一個身材消瘦的年輕人低垂著頭,緩緩走上前來,朝劉禪恭敬地下拜,沙啞著嗓子道:

「汝南陳祗,參見太子。」

陳祗!

劉禪當然聽過這個名字。

甚至,聽見這個名字的時候他還緩緩捏緊了手上的試卷,下意識的睜大眼睛,想看看這個歷史上自己極其看重的親信人物是什麼模樣。

今年只有二十歲的陳祗形容枯槁,面色慘白,只穿一身粗布儒袍,頭戴進賢冠,足踏一雙草鞋,向劉禪拜的謙恭謹慎,可依然多有幾分生疏落寞,幾乎不敢大聲喘息,生怕給劉禪帶來不好的印象。

劉禪對陳祗頗為了解。

此人乃司徒許靖的外孫,自幼失去雙親,一直養在許靖府上,雖然謹小慎微,可還是靠著一身才氣脫穎而出,在季漢後期成為了朝堂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也是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在擔任尚書令期間,一改之前費禕的政策,堅決支持姜維北伐,是主戰派中的佼佼者。

可為了控制朝堂,他又違背種種原則,跟宦官黃皓積極交往,互為表裡,在他死後,黃皓已經無人能制,連大將軍姜維都毫無辦法,可謂是為季漢的滅亡留下了禍根。

看著面前的陳祗,史書中的種種記載撲面而來,讓劉禪幾乎一陣恍惚,彷彿自己經歷的種種不過是一場空,自己又回到了歷史上季漢最後的歲月中。

「陳奉宗……」

「臣在。」

聽見劉禪呼喚自己的字,陳祗緩緩抬起頭,心中略略有些迷茫。

自從劉禪崛起之後,魏國吳國眾人都在積極分析他的戰術思路,而季漢內部則在揣摩這位註定要接過大漢戰旗的太子之後的用人思路。

可分析來分析去,眾人依舊沒分析出什麼門道。

要說劉禪不重視世族豪門吧,馬謖、姜維、諸葛喬、句扶這樣的人物都在他手下展現出了過人的本領。

要說劉禪不喜歡文士吧,他手下有虞翻這樣的大儒,也對諸葛亮頗為恭順。

總體來說,他應該跟他父親劉備的用人思路一致,只用賢才,不重名聲。

要是真這樣,許靖一家可就……

要知道,劉備其實是非常不喜歡許靖的為人,只是因為許靖的名聲著重,才勉為其難用他。

這讓許靖非常惶恐,生怕自己掛了以後,自己家人的前途斷絕。

跟外公喜歡經典和品評名士不同,陳祗特別喜歡旁門左道,

這次諸葛亮在益州推廣所謂的「科學」,有不少人站出來消極對抗,認為這是鬼神之說,不足為信。

只有陳祗一直在用心苦學,加上他的領悟能力相當不錯,居然很快就靠著對物理學的理解混到了這次考試的最高分,可謂是結結實實在丞相的面前露了臉。

陳祗本以為,丞相這麼重視這科學一道,自己出仕之後應該先在朝廷公幹,然後再到地方當太守,最後平步青雲成為朝廷的核心人物。

可這次諸葛亮居然把他們組團拉到交州來體驗基層生活。

這一路上的青山綠水看的陳祗臉都綠了。

交州有什麼好體驗的?

在陳祗的印象里,交州只有病疫和山匪,太子應該是上頭了才為了面子遠徵士燮,

等士燮歸順了,太子肯定要收拾行裝抓緊轉進回去,

他們這些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被丟在交州歷練,再混幾年除了糜威、霍弋能被太子記起來,其他人還不是就成了徹底的混子,只能對著這青山綠水吃吃龍蝦,享受一下形如發配的幸福時光。

好慘啊,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啊。

他盡量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可在劉禪面前仍露出幾分失望之色,所以顯得有氣無力。

畢竟陳祗只有十八歲,就算劉禪再重用他,又能給他多大的官?

估計一個郡丞到頭了(郡丞是上面派來的,名義上是太守的助手,可因為實際上不屬於太守的幕僚,所以懂得都懂),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荒蠻之地蹉跎幾年才有出頭之日。

劉禪許久才緩緩恢複過來,他捏著陳祗的試卷,沉吟道:

「奉宗,這是你做的?」

「稟太子,正是微臣所做。」

回答劉禪的時候,陳祗心中多少有種荒謬的感覺。

這種奏對,如果問的是大儒的學問,那當然是非常光彩的事情,

可太子偏偏問的是這種旁門左道……

雖然陳祗自己就很擅長這個,但他還是不願被人標記為以旁門左道得到太子寵信的佞臣。

「奉宗的學識不錯,就以奉宗為……交趾太守,

汝可以自行徵辟官吏,再過幾日,就能去上任了!」

陳祗:???

啥?

太守?

交趾太守?

在地方做官跟在朝廷做官是兩個概念。

如果在朝廷混個衛尉之類的九卿,那真是有嘴就行,連常雕都能幹的不錯。

但地方上的太守就不一樣。

太守責權重大,在大漢的體制下可以自己徵辟官吏,堪稱一方諸侯。

士燮的父親就當過日南太守,可士燮做交趾太守前也是先慢慢從小官學起,開始緩緩過度,有了一定的經驗,知道朝廷的大概路數才能混的不錯。

一上來就當太守的人也不是沒有,但那些人都是本領高強,最少要熟悉環境,跟上面的人有很深的關係,還能指揮得動下面的人馬。

但這幾點,陳祗哪個都沒有……

交趾太守!

那不是士燮的地盤嗎?

太子你自己都不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